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更新时间:2023-04-27 浏览次数:47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惠安县地处闽南沿海,依托当地自然条件,以石造像,石雕产业闻名。近年来,当地石雕产业所需石料多从国外进口。2017年,惠安县积极打造雕艺文创园,建设雕艺博物馆、大师工作室、世界石雕公园三大板块,逐梦“世界石雕之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早期惠安县发展石雕产业的主要优势是(    )
      A . 气候湿润 B . 河湖众多 C . 山地广布 D . 植被丰富
    2. (2) 近年来惠安县石雕所需石料多从国外进口的原因可能是(    )
      A . 当地石料品质较低 B . 当地环保意识增强 C . 国外石雕市场广阔 D . 国外开采成本低廉
    3. (3) 惠安县打造雕艺文创园,主要致力于(    )

      ①加强文化传承②推进产业转型③强化技术创新④推动产业外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省际行政边界区是以省级行政边界为起点向行政区内部横向延展一定宽度所构成的、沿边界纵向延伸的窄型区域。省际边界区内部县域在空间上临近但联系并不密切,远离行政和经济中心,发展较为缓慢,多数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下图为2019年我国省际边界区县域城镇化水平分布城镇化水平分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导致省际行政边界区内部县域空间邻近但联系不密切的普遍原因最可能是(    )
      A . 自然条件恶劣 B . 交通条件落后 C . 行政壁垒 D . 文化差异
    2. (2) 部分西部省际行政边集区城县城城镇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形平坦 B . 资源丰富 C . 人口稠密 D . 科技发达
    3. (3) 促进省际行政边界区高质量发展应(    )

      ①调整省级行政区划便于统一管理②增强中心城市对边界区的帮扶带动

      ③大力承接传统工业推进产业发展④加强边界区临近县域间的沟通协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3. 黄河下游河床由于泥沙淤积,在大堤的束缚下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悬河。某悬河段两岸群众曾在主河槽两侧自发加建新堤,下图为该悬河段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在大堤内自发加建新堤的目的是(    )
      A . 增加流速提高河段冲淤能力 B . 减少水流对黄河大堤的冲刷 C . 促进泥沙淤积提高土壤肥力 D . 扩大耕地面积保障生产安全
    2. (2) 自建堤可能导致该河段(    )
      A . 洪水发生频率增加 B . 河道摆动更加频繁 C . 大堤冲决风险减小 D . 形成新一级的悬河
二、综合题
  • 4. 呼伦湖(左图)为内蒙古地区最大湖泊,受湖泊自身特征和区域内气象因素等影响,呼伦湖不同部位冰情复杂。在呼伦湖湖冰冻结消融过程中,湖泊南部是最早开始结冰的区域。右图为呼伦湖封冻期与气温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呼伦湖南部水域结冰最早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 湖泊盐度较低 B . 湖泊深度较大 C . 湖泊水域封闭 D . 纬度位置较高
    2. (2) 受大风天气影响,呼伦湖融冰最早的区域是(    )
      A . 西南部湖区 B . 西北部湖区 C . 东南部湖区 D . 东北部湖区
    3. (3) 呼伦湖封冻期(    )
      A . 长短与同时段平均气温呈正相关 B . 累积负积温高,结冰早 C . 累积负积温低,封冻时间长 D . 同时段平均气温和累积负积温呈负相关
  • 5. 二十世纪中期以来,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农业农村发展近乎停滞。为扶持国内农业农村发展,日本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构成了日本乡村振兴的基本框架。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与实践,日本农业实现了高端化升级,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下表为日太不同阶段出台政策的高频词语统计和政策目标。

    阶段

    出台政策中的高频词语(次数)

    政策目标

    阶段①1947-1985年

    组合(2667)

    土地(1997)

    集中生产,盘活地方

    协同(810)

    公共(1438)

    阶段②1986-1998年

    维修(324)

    设施(143)

    开发乡村旅游

    基础(218)

    市民(76)

    经营(187)

    都市体验(51)

    阶段③1999年至今

    养老金(306)

    保险(319)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肥料357

    多样(298)

    1. (1) 分析日本乡村振兴起步时面临的突出问题。
    2. (2) 为了推进日本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阶段③出台政策的高频词语中任选2个,推测日本可能采取的措施。
    3. (3) 分析20世纪90年代日本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条件。
    4. (4) 简述日本乡村振兴对我国的启示。
  • 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浑善达克沙地(下图)曾经水草丰美,20世纪后期,由于草场退化严重,沙尘暴频发。21世纪初,这里开始进行生态恢复。在浑善达克沙地深处某行政村,设计了乔一灌一草多层次、高密度防风林。同时,为了保证树木成活,使用生根剂处理树木。当年种植的早柳萌芽了,然而好景不长,次年这些树木就不再抽叶,并逐渐枯死。2002年,人们在严重退化的土地上,建起了围栏,让其自然恢复。到2008年,该行政村草被完全恢复,自然生长的榆树高达5-8米。

    1. (1) 推断浑善达克沙地的主要气候特征。
    2. (2) 分析当地在严重退化的沙地上,人工树木短暂存活后逐渐枯死的原因。
    3. (3) 说明建起围栏后当地植被自然恢复的过程。
    4. (4) 对于“在浑善达克沙地类似地区应加强人工恢复植被”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7. 利用水库对黄河调水调沙是一种有效的工程措施,小浪底水利极纽工程从2009年竣工至今,每年均将下游上亿吨的泥沙送入大海。小浪底调水调沙时期,水流从坝顶和底部排水排沙洞室群中下泄,场面壮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看。下图为小浪底水利枢纽纵剖面示意和调水调沙实景图。

    从观赏时间、景观特点及对黄河防汛的贡献三个方面写一段小浪底调水调沙的简介。

  • 8. 多年冻土是寒冷气候的产物,气候变暖则会造成多年冻土退化。多年冻土退化的表征之一就是地下冰融化,使得地表土壤失去支撑,形成多种地貌(下图),进而导致多年冻土区环境发生改变。

    分析地下冰融化对多年冻土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