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滨州市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3-04-22 浏览次数:45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
  • 1. 2021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____,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
    A . 建成了小康社会 B . 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C .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 .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2.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1年11月3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____院士和清华大学____院士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A . 顾诵芬   王大中 B . 刘永坦   钱七虎 C . 黄旭华   曾庆存 D . 王泽山   侯云德
  • 3.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____的决议》。(    )
    A . 历史结论 B . 经验成果 C . 理论创新 D . 历史经验
  • 4. 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2022年经济工作要____、稳中求进。(    )
    A . 扎实落地 B . 稳字当头 C . 稳健有效 D . 平衡协调
  • 5. 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0年增长____,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
    A . 9.1% B . 5.5% C . 6.5% D . 8.1%
  • 6. 2022年2月22日,21世纪以来第十九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____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文件提出,牢牢守住保障____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    )
    A . 乡村振兴国家粮食安全 B . 乡村振兴国家经济安全 C . 城乡一体国家粮食安全 D . 农业农村国家经济安全
  • 7.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____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即将进入____阶段。(    )
    A . 天问一号     巡航 B . 神舟十二号    运行 C . 神舟十三号   建造 D . 神舟十三号    实验
  • 8. 2021年11月,教育部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学指南》,提出力求做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为学生健康发展、终身发展和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该《指南》的印发和有效实施(    )

    ①有利于中小学生树立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观念

    ②有利于中小学生学会科学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危机事件

    ③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政府保护、学校保护和司法保护

    ④能避免让学生受到任何伤害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9.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江梦南,半岁时由于耳毒性药物导致极重度神经性耳聋,通过读唇语她学会了“听”和“说”,凭借自己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考上重点大学,最终成为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博士研究生。江梦南的励志人生启示我们(    )

    ①成就不平凡的人生,需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韧性

    ②有了梦想,就能成就美好未来

    ③生命的价值要用认真、勤劳、坚持、勇敢、责任来书写

    ④经历挫折,人生就能成功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2023七下·汕头开学考) 2021年9月,“留虾女孩”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为了让做完手术的妈妈补补身子,女孩经常把学校午餐里的虾、牛奶、水果等平常在家很少吃到的东西带给妈妈吃。“留虾女孩”的故事与下列诗句或古语所表达内涵一致的是(     )
    A .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B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11. 观察漫画。国家的双减政策(    )

    A . 将彻底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B .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C . 意味着学习不再是学生的主要任务 D . 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 12. (2022八上·港口期中) 2022年3月,上海宝山一家超市老板所在的楼栋因疫情要封控管理,但当时店铺仍可继续营业,于是老板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大门敞开、无人值守、远程监控、自助结账,超市由此进入了自助售货模式。超市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顾客无一人逃单。人们纷纷为疫情之下的这份善良和信任点赞。对此,你的感悟是(    )

    ①诚信促进社会文明与和谐   

    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要运用诚信智慧,权衡利弊,尊重他人隐私   

    ④失信者处处受限,要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用图示表示概念间的关系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图表示的是违法和犯罪的关系。下列各组概念之间关系与图示关系不一致的是(    )

    A . 人格尊严权与隐私权 B . 公有制经济与国有经济 C . 公民的基本义务与依法服兵役 D . 基本政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4.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容之一: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这说明(    )
    A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B . 坚持依法治国就是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宪执政 C . 宪法是由中国共产党制定的,集中体现了党的意志 D . 宪法是最严厉的法律
  • 15.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人故意隐瞒行程轨迹,有人发布虚假信息,有人拒不配合防疫检查,有人涉疫造假……最终,这些人相继被依规依法追究相应责任。这启示我们(    )

    ①行使权利有界限       

    ②疫情关乎人民生命健康,不配合疫情防控的行为都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③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④违反规则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③
  • 16. (2022八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期中) 202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指出,从严追诉网络诽谤、侮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侵犯公民权利犯罪。这告诉我们(   )

    ①网络违法行为都应受到刑罚处罚

    ②打击网络违法行为,有利于震慑不法分子,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④国家厉行法治,坚持科学立法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7. 2022年2月14日,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宣布了首例制售盗版冬奥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玩偶案,犯罪嫌疑人任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4万元。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②制售盗版冬奥吉祥物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③公民要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④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得使用冬奥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 18.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揭示了(    )

    ①改革、开放、发展是相互关联、内在统一的

    ②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

    ③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中心工作

    ④开放水平决定改革、发展水平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两会”召开期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到“五个必由之路”。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这是因为(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②中国共产党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

    ③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是领导一切的

    ④国家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这是中华民族历史演进大势所决定的,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解决台湾问题(    )

    ①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基本方针

    ②要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

    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

    ④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1.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因为伟大建党精神(    )

    ①是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道路的具体体现       

    ②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22. 经过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中国高科技企业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美国一手策划下,被加拿大政府无理拘押一千多天后,于2021年9月25日乘坐中国政府包机返回祖国。孟晚舟在机场深情感言:“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对此,你的感悟是(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强大祖国是每一位中国公民的坚强后盾

    ②要自觉坚定“四个自信”,做自信中国人

    ③一味的打压和封锁,对中国的发展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④国际社会一致反对霸权主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23. 2021年12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白皮书说,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在我国,全体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②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已真正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③全过程民主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④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4.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2年3月30日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

    ②植树造林有利于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③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④加强森林和草原建设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 25.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为此,我们应该(    )

    ①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

    ②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大循环为辅助的新发展格局

    ③大力增强以军事和国防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④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 26. 价值引领助力成长

    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祈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被评为2022年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扎根高原、奉献青春,在雪域边关以身铸界碑;面对严峻复杂的现实考验,他们常备不懈、枕戈待旦,有理有利有节斗争,坚决捍卫祖国领土主权和边境地区和平安宁;面对疯狂挑衅和暴力攻击,他们毫不畏惧、团结战斗,以誓死挥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践行了“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铿锵誓言,谱写了一曲撼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1. (1) 从上述卫国戍边英雄官兵身上,你汲取了哪些成长的力量?(要求结合材料,答出两点即可。)
    2. (2) 运用凝聚价值追求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如何把所汲取的力量化为自身成长的实际行动。(答出三点即可。)
  • 27. 家国情怀学思践悟

    简要回答下列材料所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的基本观点或道理。

    材料

    体现的基本观点或道理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我调研了一些地方,看了不少情况,很有启发和收获。每到群众家中,常会问一问,还有什么困难,父老乡亲的话我都记在心里。——摘自习近平主席2022新年贺词

    (1)

    2021年,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载人航天、火星探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企业研发经费增长15.5%。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和。——摘自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2)

    北京的冬奥会、冬残奥会既是体育赛事,又是盛大的文化交流活动,吉祥物、会徽、火炬、奖牌、体育图标、体育场馆……所有的设计细节都融入了鲜明的中华文化元素。二十四节气倒数、“黄河之水”倾泻而下、破冰而出的奥运五环、焰火打造“空中迎客松”、十二生肖冰嬉、折柳寄情……以“中国风”托起“奥运范”,极好的把中华文化最闪亮的元素和奥林匹克体育赛事完美融合在一起,使“中国之美”与“五环之美”交相辉映,让中华文化释放出璀璨光芒。

    (3)

  • 28. 崇尚法治与法同行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于2021年1月20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之后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针对家庭教育法的名称、家庭教育的内容等意见,草案作出了7个方面的主要修改。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今后,家长如何更好地“依法带娃”,“为何教”“教什么”“怎么教”等困惑,将逐步得到解决。

    材料二  2021年11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座谈会上强调:一是全面落实政府的法定职责,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为家庭教育提供帮助。二是运用多种形式加强对法律的宣传教育普及,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三是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理解、拥护、践行这部法律,自觉承担各自应尽的职责。

    1. (1) 上述两则材料共同向我们传递了什么信息? 
    2. (2) 有人认为,家庭教育是每个家庭的“家事”,没有必要上升到国家法治层面的“国事”。请你对此作简要评析。
    3. (3) 结合材料,请从民主与法治关系角度,谈谈如何确保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有效实施。
  • 29. 在知爱建强市有我

    材料一  2021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勤力同心、艰苦奋斗,奋力完成改革发展艰巨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一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材料二  2022年2月28日,“山东走在前,滨州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暨“在滨州、知滨州、爱滨州、建滨州”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在滨州召开。市委书记宋永祥指出,要以创新为主导,解放思想、创新突破,成就“走在前”的担当,成就“民富市强”的样子,成就更高水平富强滨州的蓝图愿景。同时,要以“更高水平富强滨州,提升‘八个品质(发展品质更高、科创品质更强、开放品质更活、服务品质更优、文化品质更好、环境品质更美、民生品质更实、平安品质更稳)’”为主题,长期开展、全域开展、全员开展、全民开展“在知爱建”实践活动。“在知爱建”最终落脚点是“建滨州”,鼓励更多人深入了解滨州、深切爱上滨州、深情奉献滨州,让“在知爱建”化为全民行动自觉,让“在知爱建”有理由、有底气、有自信、有环境、有舞台。

    1. (1) 请你高度概括材料一所传递的主要信息。
    2. (2)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共圆中国梦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成就更高水平富强滨州的蓝图愿景。
    3. (3) 为了以实际行动响应市委市政府“在知爱建”动员大会精神,你所在的学校准备组织以“在知爱建·我在行动”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拟出演讲提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