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

更新时间:2023-05-08 浏览次数:3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四川遂宁矮晚柚因其树冠矮小、果粒成熟晚而得名,具有丰产、皮薄香甜、在春节前后成熟等特点。2021年2月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互认产品,“中国味道”通过中欧班列走向世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遂宁矮晚柚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互认产品后在欧洲市场销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
      A . 生产成本降低 B . 产品知名度提高 C . 产品质量提升 D . 政策支持力度大
    2. (2) 遂宁矮晚柚植株矮小,果粒成熟晚,均有利于(    )
      A . 增加复种指数 B . 增强抗虫害能力 C . 提高种植效益 D . 方便管理和采摘
    3. (3) 相比海运,遂宁矮晚柚通过中欧班列走向欧洲,将会(    )
      A . 丰富产品类型 B . 降低运输成本 C . 提升品牌形象 D . 保障产品品质
  • 2. 下图示意高速公路开通前后杭州与周边城市之间零售市场边界的变化,其中杭州人口1000多万,为区域中心城市,湖州300余万,嘉兴、绍兴、金华500余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对比高速公路开通前后,零售市场范围受杭州市影响最大的城市是(    )
      A . 湖州 B . 嘉兴 C . 绍兴 D . 金华
    2. (2) 促进该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 . 加强杭州市的集聚作用 B . 发展与杭州市相同的产业 C . 弱化与杭州市交通联系 D . 加强沿线城市的分工协作
  • 3. 南麂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高点海拔229.1米,周围多岛礁,区内海洋生物物种繁多,贝藻品种之多居各海域之冠,约占全国的29%以上。为满足岛上用电需求,当地通过开发海岛自身新能源,并铺设海底电缆与大陆电网联网,岛上供电线路采用地下埋设的方式。下图示意南麂岛地理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区域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条件是具有(    )
      A . 复杂的陆地生态系统 B . 著名的风景名胜景观 C . 代表性海洋生物系统 D . 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
    2. (2) 该岛供电线路采用地下埋设方式主要是为了(    )
      A . 保护海洋生物 B . 减轻台风破坏 C . 降低铺设成本 D . 尽量少占耕地
  • 4. 第四纪冰期,斯堪的纳维亚冰盖面积达到660万平方千米,向南覆盖广大欧洲地区。目前冰盖消失,海岸线退缩。下图示意波罗的海及沿岸斯堪的纳维亚冰盖边缘排水方向。研究表明图示T沉积物形成于冰下隧道的环境中,流水挟带物质沿冰下隧道排入大西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冰下隧道的形成与扩张得益于(    )

      ①冰川运动,裂隙发育 ②板块挤压,断裂发育

      ③流水下渗,不断侵蚀 ④海水入侵,不断侵蚀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 (2) 随着斯堪的纳维亚冰盖消融,该地(    )
      A . 陆面上升幅度小于海面上升幅度 B . 陆面上升幅度大于海面上升幅度 C . 陆面上升幅度小于海面下降幅度 D . 陆面上升幅度大于海面下降幅度
    3. (3) 斯堪的纳维亚冰盖的存在与消融,导致(    )
      A . 消融时地表吸热减少 B . 消融时北大西洋暖流增强 C . 消融后地表趋于平坦 D . 消融后海岸形态趋于曲折
  • 5. 湖泊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青藏高原东北部某高山封闭内流湖,有多种补给水源,湖泊海拔约5500米。下图示意1985~2015年该湖泊面积年际变化。研究表明,相比距离不远的青海湖,该湖泊面积波动变化较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1985~2015年该湖泊面积年际变化反映所在流域气候最可能(    )
      A . 冷干趋向暖湿 B . 暖干趋向冷湿 C . 暖湿趋向冷干 D . 冷湿趋向暖干
    2. (2) 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推测影响该湖泊1985~2001年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 . 地下水 B . 气温高低 C . 降水量 D . 冻土融水
    3. (3) 相比青海湖,该湖泊面积波动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有(    )

      ①封闭内流 ②海拔更高 ③面积更小 ④降水更多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6.  2015年某日,深圳宝安等地上空出现直径约数百米的云洞,称为“穿洞云”。类似的现象在一定的季节和区域上空常出现,美丽奇幻如画作(下图)。研究表明,“穿洞云”上的圆洞是飞机穿过云层时因某些条件变化导致云中的液态水滴迅速冻结形成冰晶落下时形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形成“穿洞云”云层的条件有(    )

      ①云层的高度低 ②云层的温度较高 ③云层的厚度薄 ④云层含冷却水多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 (2) 推测“穿洞云”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是(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3. (3) “穿洞云”可能导致其下方出现(    )
      A . 连续的降水 B . 短时的下雪 C . 较大的风力 D . 气流快速上升
二、综合题
  • 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城市的市场、资金、人才优势,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农副产品和良好生态环境。20世纪60年代从欧美等地区萌芽,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我国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逐渐兴起。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都市农业和传统农耕运作模式的对比。

    1. (1) 与传统农耕相比,指出该都市农业模式生产经营的优点。
    2. (2) 说明发展都市农业对都市居民的重要服务价值。
    3. (3) 在我国各城市大力推广该都市农业模式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 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发挥沿黄地区大中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是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依托西安、宝鸡、天水等城市及横贯东西的交通线,国家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构建西北产业集聚带,该经济区战略区位重要,科教实力雄厚,产业基础扎实,文化积淀深厚。下图示意黄河流域主要城市分布和辐射范围。

    1. (1) 指出影响沿黄地区城市辐射范围的主要因素。
    2. (2) 分析关中—天水经济区对黄河中上游区域发展的主要作用。
    3. (3) 从区域联系与协作角度,为黄河流域生态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地质历史时期,因环境变迁导致海面上升或陆地下降,造成海水对大陆区侵进的地质现象,称为海进;相反,造成海水从大陆向海洋逐渐退缩的地质现象,则称为海退。海进、海退导致海岸带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引起人类活动的空间变化。某区域青莲岗文化时期(6800~5900aBP),大汶口文化时期(5900~4400aBP),龙山文化时期(4400~3800aBP)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现明显的时代差异。下图示意该地海岸线变迁和现代位置以及相关遗址分布(图例中aBP代表距今多少年)。

    1. (1) 结合该区域五个岸线年代,说明该地区海侵、海退情况,并从海侵、海退角度分析临洪河口位置(现代)从下部到上部沉积物颗粒粗细的变化。
    2. (2) 与北部区域相比,分析南部区域海岸线变动较大的原因。
    3. (3) 据图文材料推测文化兴衰与海侵、海退的关系,并说出理由。
  •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非卡鲁牧场某水库大坝1974年因风暴损毁,水库蓄水外泄,坝后河床接受水流带来的泥沙沉积。经过数十年的自然演化,原被水淹没的坝后坡地出现草本和灌木植被,坡地上有切沟发育,且多数切沟未与干流相连。下图示意水库的位置及坝后地表覆盖情况。

    1. (1) 分析多数切沟未与干流相连的可能原因。
    2. (2) 与流域内其他区域相比,坝后更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