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生物学人教版八下期中复习2.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更新时间:2023-04-12 浏览次数:40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3八上·新丰期末) 下列昆虫的发育方式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
    A . 蝗虫 B . 蜜蜂 C . D .
  • 2. (2023八上·长春期末) “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蚕吐丝的阶段是(  )
    A .   卵
    B . 幼虫
    C .
    D . 成虫
  • 3. (2023八下·汨罗月考) 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与“蝴蝶”所处的发育阶段分别是(    )
    A . 幼虫、成虫 B . 蛹、幼虫 C . 蛹、成虫 D . 幼虫、卵
  • 4. (2022八上·宁津月考) 判断某一昆虫是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主要比较哪两个时期(    )

     

    A . 受精卵和幼虫 B . 蛹和成虫   C . 幼虫和成虫 D . 受精卵和成虫
  • 5. (2022八上·城阳期末) 如图是柞蚕发育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柞蚕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 B . 柞蚕的发育过中需要蜕皮 C . 柞蚕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D . 柞蚕的幼虫与成虫差别很大
  • 6. (2022八上·南阳月考) 地中海实蝇是一种危害水果和蔬菜的害虫,其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经历的时期是(  )
    A . 卵→幼虫→蛹→成虫 B . 卵→蛹→幼虫→成虫 C . 卵→若虫→成虫 D . 卵→若虫→蛹
  • 7. 黑长喙天蛾(如图)常被误认为是蜂鸟,其幼虫经蛹期羽化为成虫。下列与黑长喙天蛾发育过程相同的是( )

    A . 蝗虫 B . 螳螂 C . 家蚕 D . 蟋蟀
  • 8. (2022八上·柳城期中) 在探究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的实验中,应选(  )作初始实验材料。
    A . 受精卵 B . 幼虫 C . D . 成虫
  • 9. (2022·绵阳) 家蚕的发育过程有四个时期,可用流程图“①→②→③→④”来表示。为提高蚕丝产量,可适当延长的发育时期是(  )
    A . B . C . D .
  • 10. (2023八上·揭东期末)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疟疾能通过按蚊叮咬传播。下图是按蚊的生长发育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B . 胚胎发育类型为卵生 C . 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D . 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 11. (2023八上·普宁期末) 如图是两种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昆虫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卵生 B . 甲和乙都具有变态发育的现象 C . 甲昆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乙昆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D . 甲与乙相比没有发育过程3蛹期
  • 12. (2023八上·内江期末) “金蝉脱壳”“作茧自缚”“蜻蜓点水”“飞蛾扑火”四个与昆虫有关的成语中,与昆虫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  )
    A .  金蝉脱壳 B . 作茧自缚 C . 蜻蜓点水 D . 飞蛾扑火
  • 13. (2022八上·莱西期末) 下列成语描述了昆虫生殖发育过程中的某种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A . 作茧自缚——化蛹 B . 金蝉脱壳——产卵 C . 蜻蜓点水——求偶 D . 秋蝉鸣叫——蜕皮
  • 14. (2022八上·莱西期末) 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的全过程可以分别用如图的部分内容表示。已知D为卵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用此图表示蜻蜓的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D→A→B→C B . 若用此图表示蜜蜂的发育过程,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 C . 若用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 . 若用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
  • 15. (2022八上·江城期末) 如图表示蜻蜓的发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为受精卵,是蜻蜓发育的起点 B . 蜻蜓的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C . 蜻蜓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卵生 D . 据图可知,蜻蜓与家蚕的发育过程相同
  • 16. 下表为家蚕卵孵化实验的记录,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蚕卵数/个

    100

    100

    100

    培养温度/℃

    16

    20

    30

    孵化出幼虫所需时间/天

    10

    9

    8

    孵化率/%

    90

    98

    68

    A . 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蚕卵的孵化有影响吗?” B . 控制蚕卵数相同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C . “孵化出幼虫所需时间”和“孵化率”是实验结果 D . 由表可知,家蚕卵孵化的最佳温度为16℃
  • 17. (2022八上·青州期中)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对诗中所涉及生物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 飞入菜花的黄粉蝶在取食花蜜的同时帮助油菜传播了花粉 B . 诗句中的生物都进行有性生殖,生命的起点都是受精卵 C . 黄粉蝶和蝗虫的雌虫一般都产卵于叶片上,便于卵的孵化 D . 油菜花具有鲜艳的花冠和香甜的花蜜,属于虫媒花
  • 18. (2022八上·南康期中) 2020年2月,东非国家遭遇数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蝗灾,肯尼亚北部一片蝗虫群的覆盖面积达到了2400平方公里,给农作物造成了毁灭性的灾害,有关蝗虫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蝗虫的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的器官,防止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生活 B . 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具有感觉功能,胸部长有足和翅,腹部的气门是外界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 C . 蝗虫发育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东非蝗灾时期处于成虫期 D . 蝗虫喜食禾本科和阔叶植物的叶片,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
  • 19. (2022八上·高州月考) 蝉蜕是一味中药,它是蝉发育过程中蜕掉的一层“皮”。下列关于蝉的正确叙述是()
    A . 蝉的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B . 这层“皮”是蝉的外骨骼 C . 蝉的鸣叫是一种觅食行为 D . 蝉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 20. (2022·东营) 果蝇繁殖能力强,有明显的相对性状,常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如图表示果蝇的长翅和残翅在亲、子代性状中的表现,用A、a表示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果蝇的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B . 果蝇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蜕皮现象 C . 亲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均为Aa D . 子代长翅果蝇基因组成是AA的概率是50%
  • 21. (2022·日照) 丝绸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物之一,是由蚕结茧时分泌的蚕丝纺织而成。如图是家蚕发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 阶段③→⑦存在蜕皮现象 B . 家蚕的发育方式是完全变态发育 C . 与蝗虫相比,家蚕特有的发育阶段是⑧期 D . 农业上可通过延长⑧期来提高蚕丝产量
  • 22. (2022·潍坊) 为了解梧桐木虱对梧桐的危害,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走访了不同街道的园林工作人员,了解到梧桐木虱是一种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靠吸食梧桐叶片汁液为食。一般使用石硫合剂防治,也可通过释放啮小蜂、七星瓢虫等天敌进行防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研究过程采用的是调查法 B . 梧桐木虱与梧桐之间是捕食关系 C . 梧桐木虱的幼虫与成虫形态相似,食性相同 D . 通过释放天敌进行防治更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 23. (2022·株洲) 家蚕与蜘蛛都能吐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家蚕与蜘蛛的发育都是由受精卵开始的 B . 家蚕的附肢分节,而蜘蛛的附肢不分节 C . 家蚕属于昆虫而蜘蛛不是,生物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多 D . 家蚕吐丝结茧有利于保护蛹时期的个体,蜘蛛吐丝有利于捕食,可体现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二、读图理解题
  • 24. (2022八下·潮南期中) 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热烈响应,小小的家蚕竟促进了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如图是家蚕发育的各个阶段,请据图回答:

    1. (1) 将图中字母按发育顺序排列(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2. (2) 每天吃桑叶的家蚕,正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图[D]期,随着生长,大约蜕4次皮,原因是限制幼虫的生长。
    3. (3) 适当延长家蚕发育过程中的期和保证这一时期的食物供应,有助于提高蚕丝的产量。
    4. (4) 图[B]期显示家蚕正在“作茧自缚”,这是一种由家蚕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5. (5) 蝗虫、螳螂等昆虫的发育过程与图中家蚕的相比,没有期,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任举一例)
  • 25. (2023八上·惠城期末) 读图理解

    沃柑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皮薄、水分足、口感好,深受人们的喜爱。农业生产中大多选用香橙、红橘等做砧木进行沃柑的嫁接培育。沃柑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橘小实蝇的危害。

    1. (1) 图一所示为嫁接,其中①是,这种繁殖方式属于生殖,而图三的繁殖方式属于生殖。
    2. (2) 图二所示的橘小实蝇的发育顺序是(用标号和箭头表示)。与蝉相比较,橘小实蝇的发育过程多了[]期,这样的发育过程为发育。
    3. (3) 图三表示人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其中A是,B是,C是,胎儿通过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
三、实验探究题
  • 26. (2022八下·安庆期中)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探究影响家蚕卵孵化的环境因素”的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组别

    A

    B

    C

    蚕卵数(个)

    1000

    1000

    1000

    培养温度(℃)

    16

    20

    30

    培养湿度(%)

    75

    75

    75

    孵化出幼蚕所需时间(天)

    10

    9

    8

    孵化率(%)

    90

    98

    68

    1. (1) 这个实验的变量是
    2. (2) 从实验结果看,最适宜蚕卵孵化的环境温度是℃。
    3. (3) 家蚕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28对,产生的受精卵的染色体数是
  • 27. (2022·揭阳模拟) 实验探究

    蚕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匀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实验分为三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表:

    “薄头茧”所占百分比的统计表

    分组处理实验记录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明亮而不均匀

    光线明亮而均匀

    光线暗而均匀

    实验Ⅰ(5月份)

    15.48%

    7.5%

    4.92%

    实验Ⅱ(9月份)

    17.17%

    8.85%

    4.50%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1. (1) 蚕属于昆虫,它的生殖方式为(选填“卵生”或“胎生”)
    2. (2) 从整个发育过程看,蚕的个体发育属于发育,蚕茧是蚕蛾在发育过程中的期出现的;与蝗虫相比,蚕的发育过程多了期,若要保证蚕茧高产,应在家蚕发育的期满足食物供应。
    3. (3) 该小组假设是
    4. (4) 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变量是。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变量是
    5. (5) 从表中分析,提高蚕茧的出丝率,减少“薄头茧”的产生,蚕在结茧时应提供的环境条件。进行重复实验的目的是
四、资料分析题
  • 28. (2022·成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都市因地制宜改良了多个“耙耙柑”生产基地,优化旅游观光农业,有效促进农民增收。部分果农用红橘做砧木进行“耙耙柑”的嫁接培育(图甲),同时采取相关措施控制橘小实蝇(图乙)对“耙耙柑”的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甲所示,利用嫁接技术培育“耙耙柑”的繁殖方式属于。这种繁殖方式具有等特性,因此在生产上应用广泛。
    2. (2) 图乙所示的橘小实蝇在繁殖后代时,由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橘小实蝇的发育顺序是(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其发育的过程属于变态。
    3. (3) 橘小实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A、a控制。科研人员利用长翅橘小实蝇与残翅橘小实蝇作为亲本进行交配,所产生的子代(数量足够多)都表现为长翅。据此判断,橘小实蝇的长翅与残翅中,显性性状是;该杂交实验中,子代长翅橘小实蝇的基因组成(填“可能”或“不可能”)是AA,根本原因是
  • 29. (2023八上·蓬江期末)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请分析下列三则关于昆虫的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2020年初,一场历史罕见的蝗虫灾害,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本次灾害的“主角”是沙漠蝗虫,主要啃食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粟、甘蔗等。

    资料二:黄粉虫又叫“面包虫”,黄粉虫幼虫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库”。常用来作为鱼类的饵料;干燥的黄粉虫的蛋白质含量:幼虫40%、蛹57%、成虫60%,故亦作为宇航员在太空的肉源食品之一。

    资料三:前几年,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梁杜坚通过山东,江西和新会本地的昆虫杂交,培育出吃新会柑肉的陈皮虫,实现了新会柑肉的无公害处理及回收利用,为解决制作新会陈皮过程中浪费掉的数万吨新会柑肉问题提供了一条出路。

    1. (1) 三则资料介绍的昆虫都属于动物;此类动物就因而得名。
    2. (2) 资料一中介绍的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和成虫三个时期,所以蝗虫和黄粉虫的发育过程(填“相同”或“不同”),像黄粉虫这样的发育过程叫
    3. (3) 新会陈皮是柑的果皮风干后,贮存三年或以上制成的,它保存时间长的主要原理是经人工方法脱去,从而抑制了的生长和繁殖。
    4. (4) 从资料三可知,陈皮虫的培育和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一样,是人们应用的原理培育的新品种。
  • 30. (2022·德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蜜蜂,(Bee/Honeybee)膜翅目、蜜蜂科。体长为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触角膝状,后足为携粉足(可携带花粉)。两对翅:前翅大,后翅小,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

    蜜蜂与鸟类、蝙蝠等传粉者影响了全球35%的作物生产,增加了全球87种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千百年来,蜜蜂作为地球上最勤劳的生物之一,造福了人类、植物和环境。通过将花粉从一朵花带到另一朵花,蜜蜂和其他传粉者不仅帮助生产了大量的水果、坚果和种子,还使产品更加多样且质量更高,有助于粮食安全和营养,被誉为“农业之翼”。“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是对蜜蜂这个“不可或缺的工人”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蜜蜂在一些农业区遭受重创,这些地区单一的种植模式导致蜜蜂赖以生存的野花大规模消失,农场过度使用杀虫剂也给蜜蜂种群造成了伤害。为保护蜜蜂,5月20日被定为“世界蜜蜂日”。

    1. (1) 蜜蜂的身体分为三部分,足和触角分
    2. (2) 蜜蜂与蜜源植物的关系是。蜜蜂的发育过程经过四个时期,这种发育方式是
    3. (3)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说明蜜蜂分布广泛,能适应干旱的环境,这与其体表的可以防止水分蒸发有关。
    4. (4) 当一只工蜂发现蜜源后,会通过复杂的动作,将食物的数量、距离和方位等信息传递给同伴,其他蜜蜂便会“蜂拥而入”。
    5. (5) 蜜蜂作为生态系统中特殊的消费者,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请提出有效保护蜜蜂的建议或做法:(答出一条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