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3-04-13 浏览次数:51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青春有得意,也有失意。只有经过挫折的洗礼,我们才能迸发出真正的潜力!致敬最美的需要(   )

    ①学会自我调节,健康成长   

    ②穿着奇装异服,张扬个性

    ③磨砺坚强意志,积极进取   

    ④培养健全人格,完善自我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①要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②要从生理、心理等多方面认识自己   

    ③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定是准确的   

    ④自知的前提是必须塑造完美的自己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3. 下面是小云与同桌的交往场景。

    场景一:午餐时,同桌把面包分一半给小云,小云把饭菜分一半给同桌。

    场景二:小云做错了事,同桌一边批评他,一边督促他改正。

    下列语句与上述两个场景蕴含的主题相同的有(   )

    ①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②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③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④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调查显示,在当今家庭生活中,最令父母焦虑的是子女事事与父母对着干。为了缓解这一现象,作为子女,我们应当(   )

    ①遇事主动与父母商量,倾听父母的建议   

    ②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对父母言听计从

    ③理解父母,换位思考,把注意力放在父母的用意上   

    ④和父母发生矛盾时要冷静处理,心平气和地讲道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法律已经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下列现象体现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的有(   )

    ①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让座   

    ②父母让适龄子女到学校接受教育  

    ③父母为出生的子女申报户口   

    ④经营网店,主动申报缴纳税款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对于李某的变化轨迹,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 李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都是“朋友”的责任 B .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C .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D . 法律对未成年人有特殊保护,我们年龄小,违法犯罪也没关系
  • 7. 下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②自尊自信, 自立自强

    ③我行我素,活出自我

    ④调节情绪 ,敬畏规则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以下名言警句与“言必信,行必果”的内涵相符的是(   )
    A .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B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D .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 9. 研学旅行作为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衔接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同学们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加深与自然、社会的亲近感。这表明( )

    ①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②亲社会行为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养成

    ③个人 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④中学生要放弃学习,融入社会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作为一种互联网经济新业态,“直播带货”发展迅速。然而,一些浑水摸鱼的商家和主播为获得人气和收益,进行虚假宣传,导致“直播带货”变直播“带祸”,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这需要( )
    A . 政府出台监管措施,关停所有“直播带货”平台 B . 网民提高媒介素养,远离网络直播 C . 消费者擦亮双眼,惩治违法行为 D . 商家坚守诚信红线,依法诚信经营
  • 11.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做文明有礼的中学生,我们应该(   )

    ①举止端庄,仪表整洁

    ②态度谦和,谨小慎微

    ③遵守秩序, 沉默不语

    ④语言文明,说话和气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因为宪法是(   )
    A .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 . 唯一的活动准则 C . 是其他法律的总和 D . 国家的具体法律
  • 13. 厘清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学好道德与法治的一个重要方法。下列图示对于概念之间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4. 上联:“多党派议国事议民事群策群力创大业”。下联:“谋合作求协商促发展同心同德建和谐”。这副对联体现的是(   )
    A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5. 下边画告诉我们(   )

    A . 我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B .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C . 非公有制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D .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 16. 最高检消息显示,2022年检察机关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共救助8.2万人8.4亿元,同比分别上升72. 2%和36.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检察机关一心为民,解决一切群众的难题 B . 司法救助是公民维护权益的最有效途径 C . 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司法救助的方式维权 D . 我国通过司法维护正义,尊重和保障人权
  • 17. 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举措(   )

    ①能够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②体现了 协调、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③体现 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表明推进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8. 以下是近三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主要任务”表述的如图。这(   )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发展和质量提升

    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A . 能够保证每个公民都有尊严地生活 B . 表明教育是我国当前各项工作的重心 C . 表明我国公民的受教育程度正稳步提高 D . 体现国家积极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致力教育公平
  •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施行后,“节约粮食 ”成为实实在在的法律要求,反食品浪费从此有法可依。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法治滋养道德理念,对道德建设有支撑作用

    ②有利 于传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③法律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引领和规范作用

    ④可以杜绝食 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0. 下图是小明在网上看到的一张“图解报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图中“一”是对立法机关的要求

    ②图中“二”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③图中 “三”是对执法机关的要求

    ④图中“四”要求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1.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 我国出生人口956万,死亡人口1041万;自然增长率是一0.60%,相比于2020年的0.34%o下滑了0. 94个千分点。上述数据 反映出( )

    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已经过时,理应停止

    ②我国人口现状呈现总人口增速趋缓的特点

    ③我国应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完善生育政策

    ④我国人 口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22. 下列对漫画传递的信息理解准确的有(   )

    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②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细节中

    ③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④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23.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句体现出了(   )
    A . 对国家有认同 B . 对文化有底气 C . 对发展有信心 D . 对生死都看淡
  • 24.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春晚歌曲《一带繁花一路歌》以国际化的元素,展现文明交流互鉴带给各国人民的喜悦与欢欣。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要学习和借鉴人类一切文化成果

    ③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 贡献者

    ④交流互鉴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前提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25. 随着新兴玩乐消费异军突起,许多新兴职业进入大众视野。整理收纳师、密室策划师、自习室社长和宠物摄影师....这些新兴职业的兴起,提醒我们要(   )
    A . 追逐名利,立志成为精英人才 B . 放下学业,立即投身社会实践 C . 放弃传统,努力追赶时代潮流 D . 加强学习,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没有路,我们就是路!”

    2022年9月8日,在四川雅安地震救援现场,消防员在转移一名七十余岁的瘫痪老人时,遇到道路中断。于是,几名消防员趴在地上用身体构建起一座“人桥”,让其他救援人员踩在自己肩背上通过,将老人安全转移。

    ●网友热评

    @刹那花火:“把人民扛在肩上,把危险踩在脚下,时代楷模!”

    @方方:“这就是我们中国军人本色!骨子里的精神,不论穿上任何衣服,永远不变!”

    @L小精灵:“把这幅画画进教科书!”

    1. (1) 这些消防人员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 (2) 致敬救灾勇士,向他们学习,我们应如何做到服务和奉献社会?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10月26~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

    看点一:在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看点二:在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

    1. (1) 由材料可知,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2. (2) 在今天,红旗渠精神会产生怎样震撼人心的力量?
  • 28. 新时代十年来,云南成绩斐然。

    材料一:十年来,云南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由0.89件增长到4.02件,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由45.78亿元增长到219.2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551户增长到2578户。十年来,云南牵头主持完成的17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

    材料二:十年来,云南省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万亿元、2万亿元新台阶,正在迈向3万亿元大关,在全国的排名前进了6位,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全国前列。

    1. (1) 材料一中的成就得益于云南坚持怎样的新发展理念?
    2. (2) 云南实现跨越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 29. 阅读材料,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特殊保护】

    【自我保护】

    2023年1月,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通知,决定开展“情暖新春共护未来”2023年寒假春节期间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活动。通知要求,寒假春节期间各地要做好走访探视和摸底排查工作,保证儿童在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能够得到关爱服务

    1. (1)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为何要开展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活动。
    2. (2) 在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遇到困境时该如何保护自己?
三、分析说明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相应题号的位置。共24分)
  • 30.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202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为增强对我国法治建设的认识,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结合二十大报告并围绕“建设法治中国”相关内容开展探究性学习。

    小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我国已经基本形成,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小南: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1. (1) 结合上述观点,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 (2) 请你结合本次探究性学习活动,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能为建设法治国家作出哪些贡献。
  • 31. 中国空间站进入长期有人驻留模式,中国航天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奋勇攀登。九年级(1)班同学们围绕“航天点亮梦想,科学逐梦星辰”的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感受中国力量]右图是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太空合影。

    [努力追梦圆梦]追梦25年,“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邓清明时刻准备接受祖国挑选。56岁的邓清明,值得所有人致敬!邓清明是我国选拔培养的首批航天员,曾多次备份乘组梯队,他以“宁可备而无用,绝不用而无备”为信念,25年如一日坚持学习、训练,终于圆梦飞天。在见面会上,他表示,无论年龄多大,能够被祖国需要,就是最幸福的。

    [传承航天精神]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艰辛探索与伟大实践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敬爱的邓爷爷:

    我想对您说:您太了不起了!一次次训练,一次次落选,为了圆飞天梦,您坚持到56岁仍不放弃,这种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邓爷爷,我告诉您: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①。如果梦想成真,我将②。

    最后,祝愿邓爷爷③!

    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3年3月18日

    1. (1) 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2) 邓清明25年的追梦圆梦行动,给了我们青少年哪些启示?
    3. (3) 为表达对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敬意,请你给航天员邓清明写一封信,完成信中相应内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