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3-05-09 浏览次数:45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0分)
  • 1. 史料中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时所产生的。下列可作为研究北京人情况的第一手史料是(   )
    A . 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B .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C . 知名历史学家著述 D . 考古现场影像资料
  • 2. (2019·深圳模拟)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 .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 .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 3. 如图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A . 社会转型 B . 文明起源 C . 政权分立 D . 国家产生
  • 4. (2017·潍坊模拟) 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汉武帝采取的下列措施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

    A . 派张骞出使西域 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颁布“推恩令” D . 反击匈奴
  • 5. “他倡导和鼓励进谏,在专制体制下,实行了一定内容和形式的‘民主’,使贞观年间诤谏成风,政治生活趋向健康、和谐。”下列各项与文中皇帝有关的是(   )
    A . 开通了大运河 B . 创建了科举制度 C . 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D . 派鉴真东渡日本
  • 6. 下列画家及代表作搭配正确的是(   )
    A . 顾恺之——《送子天王图》 B . 阎立本——《洛神赋图》 C . 吴道子——《步辇图》 D .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 7. (2022七下·大方月考) 如果把“西夏建立、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岳飞抗金、偏安一隅”提炼为一个学习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
    A . 国家建立巩固 B . 时代繁荣开放 C . 民族政权并立 D . 盛世危机四伏
  • 8. (2022七下·潮南期中) “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材料中的“中央政府”和“行政机构”分别指的是(    )
    A . 吴国、夷洲 B . 宋朝、市舶司 C . 元朝、宣政院 D . 元朝、澎湖巡检司
  • 9. 以如图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A处应为(   )
    A .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 .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C . 赔款2100万银元 D . 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10. 第一二九师提出了“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个车站,不留一个碉堡,不留一座桥梁”的口号,正太路沿线所有铁轨、车站、桥梁、涵洞、水塔全部被破坏。这里描述的是(   )
    A . 百团大战 B . 台儿庄战役 C . 武汉会战 D . 平型关大捷
  • 11.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某一法规:“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必须根据农民的要求,消灭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这一法规的实施有利于(   )
    A . 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 B . 团结地主阶级抗日 C . 激励农民支援解放战争 D .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 12. (2017·桂林) 2016年上映的电影《我的战争》出场的场景:1950年,一批批志愿军战士在祖国的号召下,齐集鸭绿江边,唱着战歌登上军列,奔赴战场保家卫国。由此可知,该电影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抗美援朝 B . 二月抗争 C . 西藏和平解放 D . 红卫兵串联
  • 13. (2019·贵港) 邓小平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这个“反面教训”是(   )
    A . 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B . 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C . 过度依赖苏联政府 D . 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严重的个人崇拜
  • 14. (2021·南京) 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会议是(    )
    A . 中共八大 B . 中共十二大 C . 中共十五大 D . 中共十九大
  • 15. 如图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部分重大科技成果,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 . 绿色 B . 创新 C . 协调 D . 开放
  • 16. (2022·桥西一模) 二战结束后,顾维钧代表中国提出香港何时收回的问题,丘吉尔说以后再说吧,而1997年香港却顺利地实现了回归。实现香港回归的根本原因是(    )
    A .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B .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 . 英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D . 英国对香港的治理力不从心
  • 17. (2022九上·南阳期末) 古埃及人根据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涨水的经验,制定了太阳历;由于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这表明,古埃及文明(    )
    A . 凝聚了顺应自然的智慧 B . 以农耕经济为本 C . 受益于文明的交流互鉴 D . 因尼罗河而兴亡
  • 18. 著名学者刘康华在(人类六千年)中写道:“由于层层封受土地,9世纪至10世纪的西欧便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下列构成“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的是(   )
    A . 庄园与法庭 B . 教会与大学 C . 富农与市民 D . 封君与封臣
  • 19. (2022九下·苏州开学考) 大化改新解放了部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这段话叙述的是(    ) 
    A . 大化改新背景 B . 大化改新条件 C . 大化改新内容 D . 大化改新意义
  • 20. (2022九下·江油开学考) 14世纪,西欧农村出现了新的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 
    A . 领主 B . 封建领主 C . 市民 D . 富裕农民、骑士等
  • 21. 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句解说词:“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牛顿和瓦特的历史贡献分别是(   )
    A . 发明火车、发明电灯 B . 发明飞机、提出相对论 C . 发明汽车、研制内燃机 D .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研制改良蒸汽机
  • 22. (2020·威海) 2020年疫情防控网上学习期间,某老师上传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课的资源包。下列不应该出现在其中的是(   )
    A . 电子书《联合国家宣言》 B . 纪录片《巴黎公社》 C . 微视频《共产党宣言》 D . 电影《青年马克思》
  • 23. (2022·福田模拟) 杜鲁门回忆:“1947年3月12日下午一点钟,我走上众议院大厅的讲台,向国会联席会议发表了演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这一演说(   )
    A . 导致柏林危机 B . 导致两极格局形成 C . 标志着冷战开始 D . 终结了朝鲜战争
  • 24. “他1917年出生……30岁时从世界的边缘站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1985年,他动了一场大手术,不见成效,1991年,不治身亡。”1985年的“一场大手术”是指(   )
    A . 赫鲁晓夫改革 B . 戈尔巴乔夫改革 C . 苏联解体 D . 苏联模式形成
  • 25. 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认为,“欧盟和中国将是主角。在正常情况下,俄罗斯将东山再起,印度可能会崛起成为一个有影响的角色。长期趋势无疑是朝着这几个大国的力量进一步平衡、美国优势下降的方向发展”。他意在(   )
    A . 揭示美国单边主义即将破产 B . 说明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C . 阐释国际力量已经走向失衡 D . 倡导大国建立国际合作机制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5.0分)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古至今,茶叶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商品之一。公元6世纪茶叶就随着商人的驼队传到了中亚。到了元代,蒙古人建立了贯通欧亚的大帝国,茶文化也迅速地在阿拉伯半岛和印度传播开来,到了清朝时期,中国茶叶通过海运输往了许多国家。

    1662年

    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为英国宫廷带来饮茶风尚。

    17世纪末

    英国上流社会刮起“饮茶风”。

    1750年

    喝下午茶成了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习惯。

    18世纪中后期

    在英国,即使贫困百姓家也能一天两次茶,茶成为英国的国饮。

    材料二:茶叶最开始在欧洲是被当作医治昏迷、虚弱、胃肠痛的药品,之所以能风靡整个英国,是因为后来茶叶被作为奢侈品推荐给英国皇室,皇室以饮茶为荣。随着社会的发展,英国人饮茶习俗发生了变迁。

    材料三: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旅行家以及传教士纷纷东来,深入中国内地,对茶叶的认识和宣传更深更广。在17世纪,素有“海上马车夫”的大国是欧洲国家中最大的茶叶贩运国和经销商。从18世纪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支配世界的茶叶贸易。茶叶带给英国国库的税收平均每年达到330万英镑,占国库收入的十分之一,因此茶叶被称为“绿色黄金”。加之清政府放松对茶叶的控制,茶叶贸易出现了跳跃式发展。

    材料四:在清代的对外贸易中,茶叶是抵御外国商品倾销、保持贸易顺差的有力武器。而对英国人来说,茶叶贸易就是白银贸易。……而巨额的白银大多是英国人通过向美洲贩卖黑奴换来的“黑钱”。……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找到了白银的替代物—鸦片,……茶叶使英国欲罢不能,鸦片使清朝不能自拔,金钱战胜了道义,这场贸易争端最后以一场战争结束。

    材料五:到19世纪60年代末,印度茶开始出口并发展迅速。……而此时华茶出口税却较高,茶价跌落后税收却如故,加之本国制茶叶技术又比较落后,致使茶货出口逐年递减。1919年,英国为确保印度茶叶销路,拟对华茶征收特别税,使华茶雪上加霜,而当时中国政府无力与英国交涉,最终华茶外销急转而下。

    材料六:中国是茶的故乡,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扎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但当前我国茶叶出口仍面临许多问题,如近年来出口遭遇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国内品牌化程度较低,阻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非地区,过于集中和单一;茶类虽齐全,但以绿茶为主,其它优质茶的出口占比偏低。……当前“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需再度复兴。

    1. (1) 结合所学指出“驼队”将茶叶传到中亚的商路。材料中贯通欧亚的大帝国的建立者是谁?清代茶叶通过哪一港口运输到其它国家?
    2. (2) 结合材料指出茶叶最开始在欧洲的用处。依据英国人饮茶习俗的变迁表,归纳在英国皇室之后饮茶人员身份的变迁。
    3. (3) 结合所学指出17世纪欧洲最大的茶叶贩运国家。同时依据材料简要概括“茶叶贸易出现了跳跃式发展”的原因。(不可直接摘抄原文)
    4. (4) 依据材料指出茶叶在当时清代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同时指出,英国白银主要是通过哪一罪恶的贸易获得?材料中的“战争”的结果如何?这个结果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5. (5) 依据材料分析19世纪华茶外销递减的原因。同时指出材料中当时无力与英国交涉的“中国政府”。
    6. (6) 请针对材料六中我国茶叶出口面临的问题,谈谈怎样才能使中国茶叶贸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再度复兴。

      (2点即可)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个体劳动日益普遍化,终于导致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这就使一部分人可以利用自己占有的生产资料来剥削他人的剩余劳动,从而使阶级的产生由可能变为现实。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则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材料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客观存在的必然现象,并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全部发展过程。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的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

    ——“百度百科”

    1. (1) 依据材料指出阶级产生的动力、前提和直接原因。
    2. (2) 依据材料二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世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5例相关史实对此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2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