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东北片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道...

更新时间:2023-04-13 浏览次数: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 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主要启示我们学会学习,需要(   )
    A . 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B . 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C . 运用不同学习方式 D .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 2. 俗话说:嫉妒是一副毒药,伤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竞争中,当朋友取得成绩时, 我们应该(   )
    A .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B . 冷落朋友,让其冷静 C . 一拍两散,各自安好 D . 真诚欣赏,不吝赞美
  • 3. (2020七上·盐田期末) 不管互联网生活多么精彩,我们都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这是因为(    )
    A . 网络中存在着违法犯罪和一些不良信息 B . 现实的交往可以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 C . 网上交往不必承担现实交往的压力和责任 D . 网上交友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 4.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亲敬长( )

    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只需要在物质上来表达

    ③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                    

    ④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情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5. “哪有云淡风轻,哪有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那些抗疫最美逆行者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伟大在于(   )
    A . 创造与贡献 B . 享受与索取 C . 金钱与地位 D . 容貌与身材
  • 6. “学贵有疑”直接体现了思维的(   )
    A . 独立性 B . 创造性 C . 批判性 D . 开阔性
  • 7.  临近中考,小李同学情绪有些焦虑,担心考不好。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他在考场通过深呼吸来调节情绪。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A . 放松训练法 B . 注意转移法 C . 合理宣泄法 D . 改变认知评价法
  • 8.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些名言警句寓意深刻,经过岁月的沉淀,闪烁着时代的光芒,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启迪。从下列名言警句中得到的启示,正确的是(   )

    序号

    名言警句

    启示

    “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

    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我们要学法守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要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扬长避短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没有朋友的陪伴是十分孤独的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9.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该规定有利于对未成年人进行(   )
    A . 网络保护 B . 社会保护 C . 司法保护 D . 家庭保护
  • 10. 树立法治意识,需要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   )
    A . 认可和制定 B . 学习和理解 C . 维护和改进 D . 崇尚和遵守
  • 11. 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 良好社会秩序是自然形成的 B . 遵守社会规则主要依靠他律 C .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实现 D . 限制自由是遵守规则的目的
  • 12.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主要启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   )
    A . 学会换位思考 B . 遵守社会秩序 C . 学会欣赏自己 D . 不说粗话脏话
  • 13. 很多影视明星“刷流量 买粉丝”的造假行为亟需规范管理。这是因为(   )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②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③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                

    ④失信的人必须承担刑事责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4. 张某因饲养宠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处以 300 元罚款。他的行为属于( )
    A . 行政违法行为 B . 民事违法行为 C . 刑事违法行为 D . 严重违法行为
  • 15. 图示法是一种比较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下侧图示能正确反映两者关系的是(   )

    A . ①规则          ②法律 B . ①主刑          ②附加刑 C . ①犯罪          ②违法 D . ①价值观        ②文化
  • 16.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表明,在我国(   )

    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②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7.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深圳靠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一直发挥着“试验田”作用,创造了许多的“中国改革第一”。这表明(   )
    A . 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B . 发展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C .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D . 改革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 18.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这是因为(   )

    ①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④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和德治是人类自我管理和规制的一对经典关系。下列关于德治与法治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 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B . 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C . 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 D . 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
  • 20. 下列选项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是(   ) 
    A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 . 律己宽人,扬善抑恶 C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D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21. 几代塞罕坝林场人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使命,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塞罕坝人以实际行动(   )

    ①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水资源紧张状况          

    ②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③铸就了牢记使命以及绿色发展的精神          

    ④论证了人类是完全可以主宰大自然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2. 俗话说:“人不走不亲。”两岸同胞要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其政治基础是(   )
    A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 . 尊重台湾自由选择 D . 坚持两岸和平发展
  • 23.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面对人类共同的全球性问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因此,世界各国应该(   )

    ①相互信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主动作为,转移本国风险和危机

    ③我行我素,维护本国的根本利益       

    ④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的责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4. 来自284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亮相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35.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9%,向世界交出一张亮眼的“成绩单”。这说明我国(   )

    ①展示大国担当,共谋经济发展      

    ②参与全球治理,主导国际事务

    ③拓展国际市场,坚持合作共赢        

    ④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5. 23岁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航天集团数控维修工胡兴盛说“技能改变了我的命运,我的人生得到了升华和蜕变,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尊重,更有着满满的成就感。”他的成长经历启示我们(   )

    ①努力在实践中学习,完善自我,提升素质    

    ②在工作中培养兴趣,履行职责,爱岗敬业

    ③选择职业只考虑兴趣爱好,思考能做什么    

    ④只要报考职业学校就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25分。其中26题7分,27题8分,28题10分。)
  • 26.  2023年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晓,他们都是时代的英雄,都是全社会崇敬与学习的榜样。

    银发知播:天文、物理、文学、美学,没有墙壁的教室,不设门槛的大学……这群爷爷奶奶在网课直播间里,欢脱幽默地传授硬核知识。他们是老师、院士,将毕生所学通过网络授以青年,用日复一日的耐心播下知识的种子。

    林占熺: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是《山海情》中凌一农教授的原型人物。为解决“种植食用菌就必须砍树”的世界级难题,他和他的团队经过无数次试验,发明出以草代木培养食药用菌的方法…如今,菌草已走出国门,为全世界脱贫致富提供了方案。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春蚕不老,夕阳正红。请简述银发知播成为全社会崇敬与学习榜样的依据。
    2. (2) 从林占熺的事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怎样的创新精神? 
  • 27. 材料一: “直播带货”成为近年来得消费热词。去年6月10日以来,仅一个月时间,东方甄选涨粉超过两千万,董宇辉个人的粉丝也接近700万,东方甄选销售额高达6.81亿。

    材料二:低门槛、高回报的网红直播带货成绩耀眼,但同时也存在把人带进“坑”的情况。不少消费者反馈,部分网红推荐的商品存在质量低劣、虚假宣传、货不对版、以次充好等问题。为了让网络直播营销更规范,国家依法启动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约谈、下架、关停了一些直播平台。对此,少数人有不同看法。

    甲                                                             乙

    1. (1) 运用所学知识,简述网络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推动作用? 
    2. (2) 运用所学知识,对甲、乙两人的观点进行综合评析。
  • 28. 小华和同学们准备一起设计了一份题为“回顾2022,展望2023”的校报。

    【回顾篇——新年贺词我来读】苏轼有句话:“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意思是说“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发展篇——运河的沧桑巨变】打造“运河十二景”,就是要筑牢古运河生态底板、绿色基底,确保“水清”、维护“岸绿”、凸显“景美”,同时围绕“十二景”推出一批文化展示中心、非遗体验项目、文艺精品力作和数字化“爆款”产品,既各美其美,又串珠成链,让运河文化真正“活起来”“流淌起来”,争创“让古运河重生”和“致富河、幸福河”建设的“扬州样板”。

    【未来篇——大家的2023】为了让大家正确做好“职业”准备,小华对一些同学进行了专题采访,小明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能玩就玩。”小红认为:“我将来要做厨师,现在我要多帮父母做家务,从学习洗菜、切菜开始。”

    1. (1) 请你结合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思考:前行路上必然经历很多困难,少年的我们应怎样正确面对前行路上的困难和挫折? 
    2. (2) 请从文明与家园的角度,分别谈谈如何“让古运河重生”? 
    3. (3) 如果调查小组采访到你,你认为初中的学习对我们将来的职业发展有何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