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202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冲刺演练科学(一...

更新时间:2023-04-12 浏览次数:193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2022年3月22日是第30届世界水日。2021年宁波市水资源公报显示,我市用水总量持续增加,呼吁市民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下列行为不利于节水的是(    )
    A . 正确使用抽水马桶大小水按钮 B . 不用长流水解冻食材 C . 用漫灌方式浇灌绿地 D . 合理安排洗车次数
  • 2. 以下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使用显微镜对光 B . 夹持试管 C . 使用量筒读数 D . 使用胶头滴管
  • 3. 2022年6月5日(农历五月初七),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并顺利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送人预定轨道;下午5点42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完成和空间站核心舱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一天的月相是上弦月是平衡的 B . 这一天起接下来一周内,白昼逐渐变短,夜晚逐渐变长 C . 对接成功后的组合体运行时可视为绕地球做匀速运动,则组合体受力 D . 对接成功时,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是运动的
  • 4. 2022年2月11日,中国选手闫文港(体重约为80 kg)在北京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比赛中获得一枚铜牌,这是我国在该项目上获得的首枚奖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运动员受到的重力约为80N B . 钢架雪车水平运行时,它的重力做了功 C . 运动员运动时通过同化作用释放能量 D . 运动员跳上雪车后,雪车对冰面的压强增大
  • 5. 如图所示是一株架在金属支架上的空气凤梨花,它的生长不需要土壤,有很强的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也有节约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它的茎有负向重力性 B . 生长所需的水分几乎全部来自空气 C . 它的细胞没有细胞壁 D . 气孔白天大量关闭,减少蒸腾作用引起的水分散失
  • 6. 矿泉水瓶在初中科学实验中有很多应用,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够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收集满CO2的矿泉水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

    矿泉水瓶变瘪

    CO2能与水反应

    B

    矿泉水瓶中加满水当做简易放大镜,近距离观察书本上的字

    字变大

    加满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凹透镜

    C

    加满水的矿泉水瓶,正立、倒立放在同一块海绵上,观察海绵凹陷程度

    瓶盖朝下放置时,海绵凹陷程度大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D

    在注满水的矿泉水瓶下放一张纸条,当用力快速抽出纸条

    矿泉水瓶不倒

    矿泉水瓶具有惯性

    A . A B . B C . C D . D
  • 7. 2022年9月18日14时44分,中国台湾花莲县(北纬23.15°,东经121.35°)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造成台湾全岛震感强烈,浙江的宁波(约东经121°,北纬30°)等地反映震感明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宁波市既处于北半球又处于东半球 B . 台湾处在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是地震多发地区 C . 地震发生时,高层住宅的室内人员应到厨房、卫生间等狭小的空间进行躲避 D . 地球内部力量是此次地震的动力来源
  • 8.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

    A

    B

    C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 =2的稀盐酸至过量

    等质量的 Zn和Mg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反应

    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

    M、N两物质在室温下的饱和溶液,升温后,M溶液有晶体析出,而N溶液还可以再溶解N晶体

    A . A B . B C . C D . D
  • 9. 燃料电池汽车是通过氢气以及氧气的化学反应,然后驱动车辆行驶。燃料汽车动力产生的过程中,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B . 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 C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 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 10. 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出土了青铜面具和黄金面具,是我国考古史上非常重要的文物。出土的青铜面具表面有不少铜锈(Cu2(OH)2CO3),而黄金面具色泽光亮,最薄处仅2 m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铜裸露在干燥的空气中易生成铜锈 B . 越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越容易生成氧化物 C . 金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可用来做面具 D . 铜生成铜锈的过程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 11. 为了缓解停车问题,越来越多的双层车位进人商场停车场。通过改变流入电动机的电流方向,停车位可以在电动机的驱动下,实现停车平台的上升和下降。小科发现,只有当操作员一直向下按住上升按钮时,电动机才会正转,使平台上升;当松开按钮时,按钮回弹使电动机停止转动;当操作员一直向下按住下降按钮时,电动机会反转,使平台下降。为此,小科设计了如下电路图,能实现该操作的电路图为( )
    A . B . C . D .
  • 12. 小科利用实验室光具座,对“小孔成像”特点进行了进一步探究。所用光屏是用表面涂有白漆的铁板制成,在30 cm处放置带有小孔的黑色不透明塑料板。小科把“F”字光源置于离小孔20 cm处,移动光屏至如图位置。通过下列操作,小科不可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

    A . 小科在光屏上像的形状是 B . 当小孔的位置在40 cm处时,光屏上的像变小 C . 小科在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D . 当光屏向上移动时,像的位置不发生移动
  • 13. 小科同学在科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做了下面这样一个实验:将20 mL无色的洗洁精倒入锥形瓶中,取大约30 g的碘化钾放入锥形瓶,再将200 mL浓度为30%的双氧水倒入锥形瓶中,黄色的泡沫喷泉瞬间产生。该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有H2O2+2KI=2KOH+I2 , 产生的I会催化双氧水分解。有关该实验,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双氧水在碘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了氧气 B . 氧气溢出时与洗洁精一起形成了喷泉 C . 双氧水与碘化钾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D . 若用浓度较低的双氧水,实验现象会不明显
  • 14. 2022年02月08日,北京冬奥会女子自由式滑雪决赛上,中国选手谷爱凌最后一跳稳定地完成1620度转体的超高难度动作,从而逆转对手夺得冠军。下图是模拟运动员在滑雪赛场上的几个瞬间,整个过程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运动员在⑦位置时的动能比在②位置时的动能大 B . 运动员在④位置时上升到最高点,但处于不平衡状态 C . 2→④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不断增加,但机械能始终守恒 D . ②→⑥过程,运动员的动能先减小再增大,④位置时动能最小,动能大小为零
  • 15.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中,有这些信息或现象:①实验中所用的稀盐酸是用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密度为1.18 g/cm3)与水按照体积比1∶2的比例配制而成的(混合过程中体积不减小);②本实验所加稀盐酸的体积为40 mL;③完成实验后,当锥形瓶内不再产生气泡时,大理石有剩余。假设,大理石中的其他杂质不溶解在稀盐酸中。根据以上信息或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本实验中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以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B . 本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约为17.5% C . 本实验中所用的40mL稀盐酸的质量为42.4 g D . 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CaCl2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4分)
  • 16. 为积极开展宁波市“五水共治”建设,更好的净化江河水质,奉化区根据上中下三层水域的生物特点投放了不同鱼苗,并开展了内河增殖放流行动。据统计,共计投放蝙鱼、草鱼、鱼、花链等近2万余条鱼苗。
    1. (1) 该投放区域河道中编鱼、草鱼、鱼、花链等所有生物可以称为一个。其中草鱼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它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属于
    2. (2) 在投放时,选择多种鱼苗,而非单一物种,这样做保持了内河渔业资源的多样性,提高了该区域生态系统的

      能力。

  • 17. 在中国空间站里开设的太空科普课中,王亚平老师往水球中打入一个气泡,水球被气泡变为了两部分,中间大部分是空气,气泡周围是水。这个时候整个水球就变成了两个透镜:①外圈成为了一个凸透镜,呈现出一个倒立的像,②内圈相当于变成了两个凹透镜的组合,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正立的像。因此在水球中同时看到一正一倒的两个像。下列图片中,与②中描述的原理相近的是            。(图中阴影部分是水,空白部分是空气)

    A . B . C .
  • 18. 为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小科用砂纸除去铜丝表面的氧化物,将铜丝绕成螺旋状,插入有20%的AgNO3溶液的试管中,不久溶液变蓝,铜丝表面出现银白色固体。

    1. (1) 此时溶液的质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 (2) 铜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
  • 19. 近几年,北极甲烷大爆发,整个北极地区的永久冻结带在快速融化,甲烷冒着泡从水中涌出。随着西伯利亚永久冻结带的融化,甲烷释放量的增长可能会加速气候的变化。
    1. (1) 甲烷大量释放到空气中,会加剧
    2. (2) 甲烷从水中涌出的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大,是由于受到的减小。
  • 20. 物理知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很大的影响。
    1. (1) 小米11Ultra全相变散热技术采用了可相变有机烃材料,固体导热垫吸热后(填物态变化),大大提升了表面的亲和力,如同冰水附着在处理器表面上。
    2. (2) 氢能源汽车成为了北京冬奥会的赛时保障车辆,其氢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氢原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失去电子形成氢离子,氢离子移动到阴极后,与氧气结合产生水,实现了“零碳排放”。氢燃料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电流方向为:。(填“a→b”或“b→a”)。汽车在滑行时可以反向给电池充电﹐其产生电流的原理是

  • 21. 做功,是指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1. (1) 利用滑轮组打捞沉在井底的正方体木箱,已知木箱边长为20cm,水深4m,木箱重400N,打捞过程中使木箱从井底匀速上升2m,其中定滑轮和动滑轮均重20N,不计绳重与摩擦。在这一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为J。(ρ=1.0×103kg/m3)
    2. (2) 电热桌垫在冬天很受欢迎。插上电源打开开关,1分钟后桌垫就很暖和了。在此过程中电能转换为。较长时间后,电热桌垫的温度维持恒定,原因是
  • 22. 现有A、B、C、D 四种单质,均能与O2反应,其中A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C。已知A,C与氧气反应能生成黑色固体,B、D在空气中燃烧均产生淡蓝色火焰。“一”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

    1. (1) 物质C是。(填化学式)。
    2. (2) A 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的。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6分)
  • 23. 小科为完成科学实践作业,设计了“烟草浸出液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

    【提出问题】烟草浸出液对绿豆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实验猜想】烟草浸出液的浓度越高,绿豆种子萌发率可能越低。

    【实验过程】

    ①在80毫升水中加入烟草,浸泡12小时后进行过滤,得到-杯原烟草浸出液。

    ②用水稀释部分原浸液,分别得到浓度为20%和50%的烟草浸出液。

    ③四个纸杯分别标好组号1、2、3、4,每个纸杯中垫好洗脸巾,放入20颗健康的完整程度相同的绿豆种子,然后分别加入清水,浓度为20%、50%、100%的烟草浸出液。

    ④将四个纸杯的杯口用纸巾封住,一同放在窗台上,所处的环境合适且相同。

    ⑤经过5天后,拆开了四个纸杯顶部的纸巾,观察绿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如表:

    组号

    绿豆种子数量

    添加液体种类

    萌发颗数

    1

    20颗

    清水

    19颗

    2

    20颗

    20%浓度的烟草浸出液

    15颗

    3

    20颗

    50%浓度的烟草浸出液

    11颗

    4

    20颗

    100%浓度的原浸液

    5颗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本实验步骤中有一处不合理的地方,请指出:
    2. (2) 第④步中将四个纸杯的杯口用纸巾封住的目的是
    3. (3) 已萌发的种子中,幼苗的生长状况是否会产生差异?小科继续探究,对4组萌发的种子再次进行实验。绿豆种子萌发后,到长出叶片前,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
  • 24. 小科在学习光的折射时发现,折射角会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提出问题】折射角与入射角在数值上有怎样的关系?

    【探究】①把玻璃砖放在木板上,下面垫一张白纸;

    ②在白纸上描出玻璃砖的两个边α和α’;

    ③用红光以一定的入射角透过玻璃砖,在入射光线上垂直纸面插入A、B两枚大头针;

    ④在眼睛这一侧再插第三个大头针C,使它把A、B都挡住,插第4个大头针D,使它把     ★     都挡住。

    ⑤在白纸上描出光线的路径,测量相应的角度。

    【数据】

    序号

    入射角

    折射角

    入射角的正弦值

    折射角的正弦值

    1

    15°

    10°

    0.259

    0.174

    2

    30°

    19°

    0.500

    0.326

    3

    45°

    28°

    0.707

    0.469

    【思考与分析】

    1. (1) 步骤④中“★”处应填:
    2. (2) 小科进一步了解发现:光从介质1射入介质2发生折射时,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介质2相对介质1的折射率,简称相对折射率,则该实验中的相对折射率的大小为。(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3. (3) 实验结束后,小科用紫光重复了上述实验,发现紫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的折射率(填“>”“=”或<”)红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的折射率
  • 25. 小科为完成水电解实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为直流电,正负极均接有完全相同的铜片。小科将两块铜片放入只盛有水的大烧杯中,打开电源后进行观察:

    1. (1) 发现一:一段时间后,小科发现(填“a”或“b”)铜片上产生的气泡较多。
    2. (2) 发现二:小科发现出现气泡的速度非常慢,请教老师后,小科明白现象不够明显是由于烧杯内溶液的能力差所造成;针对这一问题,小科往烧杯中加入了硫酸钠。
    3. (3) 发现三:随着实验的进行,细心的小科又发现了一个现象,溶液中产生蓝色絮状沉淀,你推测该沉淀可能是(填化学式)。
  • 26. 测未知电阻R的阻值时,小科用2节干电池作为电源,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5欧 1 A”。

    实验序号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1

    1.0

    0.10

    2

    1.6

    0.16

    3

    2.0

    0.20

    4

    2.4

    0.34

    1. (1) 请添加导线将实物电路图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向右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小。
    2. (2) 电路连接正确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其中第组的数据存在问题。
    3. (3) 小科在实验中进行了多次测量,下列选项中与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的是          
      A . 探究重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B . 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C . 测量物体的长度              D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27、28、32小题各6分﹐第29小题5分﹐第30小题4分,第31小题8分,第33小题10分,共45分)
  • 27. 春季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氯雷他定为抗敏药物,分子式为C22H23ClN2O2 , 常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急性或慢性荨麻疹、花粉症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
    1. (1) 一个C22H23ClN2O2分子中共有个原子。
    2. (2) C22H23ClN2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
    3. (3) 口服氯雷他定片,药片成分进入血液循环后,首先到达心脏的
  • 28. 小科切洋葱时,被呛得泪流满面。通过了解发现,洋葱被切开时会释放出蒜氨酸酶,这种酶易和细胞质中的氨基酸反应,转化成次磺酸。次磺酸分子重新排列后成为硫代丙醛一S一氧化物释放到空气中,接触到眼睛后,会刺激角膜上的游离神经末梢,引发泪腺流出泪水。
    1. (1) 切开洋葱时,破坏了(填细胞结构)导致蒜氨酸酶被释放,与自身细胞质中氨基酸反应产生了次磺酸。
    2. (2) 上述切洋葱过程引发泪腺流出泪水属于(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3. (3) 神经活动通过反射的方式刺激自主神经纤维,自主神经纤维又将信号带回眼睛,命令泪腺分泌泪液将刺激性物质冲走,这是生物对环境的
  • 29. 小科对马德堡半球实验很感兴趣,进行了如下模拟实验:①取两个皮碗,紧贴在一起尽量挤出皮碗间的空气;②用双手往不同的方向拉,拉不开;③将此对皮碗放入真空保鲜盒中,盖上盖子向外进行抽气。一段时间后,轻轻摇晃保鲜盒,会出现什么现象?请你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 30. 分析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近年,宁波市小学、幼儿园多发手足口病,该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专家建议5岁以下儿童应积极进行手足口病EV71疫苗接种以预防手足口病。小科接种该疫苗后,出现了轻度的发热反应,小科妈妈询问医生后得知注射疫苗后,会出现暂时的不适,如轻度发烧、乏力、头痛等,若情况严重要及时就医。一段时间后小科的体温恢复了正常。

    资料二:浙江省已全面启动18周岁以上居民新冠疫苗免费接种工作。我省提供的新冠疫苗均是灭活疫苗,在实验室或疫苗生产车间培养新冠病毒,然后将其灭活,使之没有毒性,但其进人人体后依旧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从而起到保护效果。

    1. (1) 浙江省全面启动新冠疫苗免费接种工作,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2. (2) 接种疫苗后小科由轻度发热到恢复正常,期间起到调节作用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人体的(填“大脑”小脑”或“脑干”)部位。
  • 31. 超大型货轮“长赐号”在埃及苏伊士运河触礁搁浅,造成河道严重拥堵。“长赐号”长400米,宽接近60米,自重22万吨,最多可装载2万个标准集装箱,是目前运营的最大型巨型船舶之一。而货轮的头尾深陷运河两侧河床,要让这个庞然大物重新上浮,工程难度很大。期间,提出了几种尝试方案:

    1. (1) 方案一:用多艘船推动货轮,令其“转身”。以下几种推动方式中,较合理的是        
      A . B . C .
    2. (2) 方案二:等待运河涨潮,涨潮后搁浅货轮排开水的体积将填(“增大”或“减小”),从而有可能实现上浮。
    3. (3) 方案三:结合潜艇的上浮和下沉相关知识,通过卸载“长赐号”上的货物及燃油,以改变自身的方式,使之上浮。
    4. (4) 受该事件启发,小科用模型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如图,现有一装有水,底面积S0为50 cm2的容器,内装有长方体木块M,质量为40 g,木块底面积S1为10 cm2。木块上方压有一铁块m,质量为20 g。当小科将铁块取出后,发现木块上浮,水面下降。问:取出铁块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多少?(ρ=l g/cm3)
  • 32. 实验室中有一包质量为16.1g的CaCO3和CaCl2。固体混合物,放入烧杯中,然后将140 g Na2CO3溶液分7次加入到该烧杯中,得到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组别

    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20

    20

    烧杯中固体质量(g)

    7

    9

    11

    13

    m

    15

    15

    1. (1) 表中m的值是
    2. (2) 第六组实验结束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g。
    3. (3) 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 33. 小科在学习了“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后,设计了一款可以用于测量电阻的仪器-“电阻表”。他在灵敏电流表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其中,电源电压为3V,灵敏电流表的量程为0~30 mA。将电路上的电笔接触导体两端后,灵敏电流表将会偏转,便可将灵敏电流表的示数转化为导体电阻大小。

    1. (1) 为了保护电路,该电路中R。的阻值至少为多大?
    2. (2) 若R0=150Ω,小科在原有电流表表盘基础上,重新画了一个显示电阻的表盘。当电路上的两支电笔直接触碰时,对应的被测电阻应标为欧;指针指在15 mA 时,所测的电阻大小为欧。
    3. (3) 在测试后发现,该“电阻表”的读数是不均匀的,当表头的指针偏转在表盘以外时,读数才准确。而测量的电阻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串联的电阻。为了提高仪器的测量范围,小科为“电阻表”设计了档位(如图乙)。当档位拨到2档时,请计算可以测量的导体阻值范围。
    4. (4) 在使用中发现,电源的电压会随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变小,若电源电压减小时,则测得的电阻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