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厦门市2023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3月)质量检测地理试...

更新时间:2023-04-24 浏览次数:74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性别比是一定时期区域人口中男性与女性的相对数,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表示,正常情况下出生性别比为102~107。1966年,某国人口总数约7660万下图示意该国1966年不同年龄组的性别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该国1966年40~59岁年龄组性别比的因素可能是(    )
      A . 人口政策 B . 军事战争 C . 生育观念 D . 产业结构
    2. (2) 下列年龄组中、该国1996年性别比最低的是(    )
      A . 0~19岁 B . 20~39岁 C . 50~69岁 D . 70~89岁
  • 2. 南麂列岛海域(下图)可生长温度适应能力不同的多种贝类(以藻类等浮游生物为食),是中国贝藻混养示范区。南麂岛海蚀地貌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单一贝类养殖相比,南麂列岛海域发展贝藻混养有利于(    )
      A . 降低全球气温 B . 行使海洋权益 C . 拓展养殖空间 D . 增强碳汇功能
    2. (2) 南麂列岛海域可生长多种贝类,主要是由于(    )
      A . 径流影响大 B . 自然灾害威胁小 C . 洋流影响大 D . 贝类天敌威胁小
    3. (3) 与乙区相比,甲区发展贝藻养殖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 . 风浪和潮汐影响较小 B . 光照条件较好 C . 海域面积和深度较大 D . 水体污染较少
  • 3. 某区域地下水水位平均为445米,主要采用滴灌种植棉花。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该区域土壤盐碱化加剧。下图示意这区域2001年11月20日~2002年4月3日气温和地表以下不同深度土温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代表该区域气温和深度30厘米、150厘米土温的折线依次是(    )
      A . ①②③ B . ②①③ C . ②③① D . ③②①
    2. (2) 与90~150厘米土层相比,该区域0~30厘米土层春季含盐量明显较低,主要因为0~30厘米土层(    )
      A . 积雪融水淋溶较强 B . 土壤温度回升较慢 C . 棉花根系吸水较多 D . 受地下水影响较小
    3. (3) 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
      A . 东北平原 B . 华北平原 C . 准噶尔盆地 D . 柴达木盆地
  • 4. 下图示意长江部分河段水系,上荆江自松滋、太平、藕池三口分流进入洞庭湖,三口分流对干流的输沙量影响较大。20世纪60年代,下荆江实施了人工裁弯工程,洞庭湖泥沙淤积减少。裁弯后,监利站同流量水位下降,而城陵矾站同流量水位上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三口分流进入洞庭湖水量是最大的时段是(    )
      A . 4~5月 B . 6~9月 C . 10~11月 D . 12月~次年3月
    2. (2) 下荆江裁弯后,上荆江(    )
      A . 流速加快,河床变深 B . 流量减少,水位下降 C . 流速减缓,河床变浅 D . 流量增多,水位上升
    3. (3) 推测下荆江裁弯后洞庭湖泥沙淤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上荆江含沙量下降 B . 三口分流水量减少 C . 洞庭湖排出泥沙增多 D . 湖区植被覆盖率提高
  • 5. 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较茂密,是中国唯一冬季存在稳定积雪覆盖的沙漠。研究表明,该沙漠春季(4~5月)沙尘天气出现频率高于夏季;春季沙尘天气出现频率与上一年冬季冻土平均深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沙漠春季沙尘天气出现频率高于夏季,主要是因为春季(    )
      A . 积雪融水较少 B . 植被覆盖较少 C . 空气对流较强 D . 耕作强度较大
    2. (2) 该沙漠冬季冻土平均深度较大的年份,次年3月(    )
      A . 土壤含水量较大,沙尘天气较少 B . 植被生长较好,沙尘大气较少 C . 积雪融水量较小,沙尘天气较多 D . 平均气温较低,沙尘天气较多
  • 6.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1°N,100°E)点火发射,并于30日05时42分与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成功对接,中国空间站距地面400~450千米,沿固定轨道绕地球运行周期为90分钟,轨道倾角(绕地球运行的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约42°-43°。未来,位于海南省的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将主要承担大吨位空间站的发射任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当日,与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相比,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A . 正午日影较短,日落方位偏北 B . 正午日影较长,日落方位偏北 C . 正午日影较短,日出方位偏南 D . 正午日影较长,日出方位偏南
    2. (2) 由于地球运动,中国空间站在一天的运行过程中,其轨迹在地球表面的投影与赤道依次形成交点G1,G2,…Gn,则G3位于G1(    )
      A . 以西2500千米 B . 以东2500千米 C . 以西1250千米 D . 以东1250千米
    3. (3)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承担大吨位空间站的发射任务,是因为该地(    )
      A . 对流层厚度较薄 B . 高层大气较稀薄 C . 自转线速度较大 D . 自转角速度较大
二、综合题
  • 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坑院是人们在平坦的地面向下挖6~7米深的方形土坑作为院子,然后在坑壁开凿窑洞用于居住的下沉式建筑。河南省S市地坑院冬季居住的舒适度较高,为提高其夏季居住的舒适度,当地村委会提出了一种改造方案(下图)。

    说明S市地坑院冬季居住舒适度较高的自然原因,并阐述上述改造方案对提高夏季居住舒适度的作用。

  • 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元1325年,位于墨西哥谷地的T城(图a)建立。由于人口剧增,当地居民在湖泊浅水区域建造众多奇南帕(图b)用于耕种,成为T城食物供应的支柱。奇南帕的农业生产采用人工翻耕、辣椒水杀虫;农作物收成一年可达7次,每次收成后,在奇南帕上覆盖一层湖泥即可继续种植。20世纪40年代起,墨西哥开始大量从国外进口农产品,约90%的奇南帕逐渐被弃用。2018年,奇南帕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1. (1) 根据粮食的产需矛盾,说明该地居民建造奇南帕的原因。
    2. (2) 分析奇南帕农作物可多次收成的原因。
    3. (3) 推测20世纪40年代起奇南帕被弃用的原因。
    4. (4) 简述墨西哥为保护奇南帕农业文化遗产可采取的措施。
  •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阿尔泰山隆起,山区河流汇入准噶尔盆地。第四纪初,构造运动发育若干断裂带,形成当今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并行的雏形(图1);之后,印度洋板块持续北移,阿尔泰山进一步隆升,使额尔齐斯河主河道的位置发生变化。图2示意北屯附近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地质--地貌剖面。

    1. (1) 画出额尔齐斯河发育的断裂带位置,并简述受断裂带影响额尔齐斯河形成的水系特征。
    2. (2) 简述额尔齐斯河形成以来北屯附近主河道位置变化的特点,并分析主河道朝一定方向移动的原因。
    3. (3) 科学家预测,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将在乌伦古湖附近自然联通,由此可能出现不同的情形。请从下列两种情形中任选其一,简述乌伦古湖以西的额尔齐斯河水文特征的变化。

      情形①:额尔齐斯河继续向西流;情形②:乌伦古湖以东的额尔齐斯河改道南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