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

更新时间:2023-04-17 浏览次数:3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今后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东北的吉林和黑龙江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现在农业生产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 B . 地面坦荡,沙漠戈壁广布。 C . 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 D . 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2. (2) 影响该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是(    )
      A . 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不足 B . 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C . 机械化水平和粮食商品率低 D . 常受台风影响
  • 2. 为了能反映物候和农事活动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我国古代人民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二十四节气。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二十四节气中,清明节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多出现在(    )
      A . 3月6日前后 B . 3月31日前后 C . 4月5日前后 D . 4月20日前后
    2. (2) 对我国北方的城市来说,下列各组节气中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
      A . 小寒、小雪 B . 立夏、立秋 C . 雨水、清明 D . 雨水、处暑
  • 3. 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面积及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读图可知,新疆(    )
      A . 森林资源丰富 B . 土地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C . 牧草地面积广,可大幅度提高草场载畜量 D . 其他及未利用地比例大,后备土地资源丰富
    2. (2) 由图中信息推断,省级行政区甲为我国的(    )
      A . 青海 B . 江西 C . 四川 D . 内蒙古
  • 4. 不同区域的形成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下图为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相对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省和乙省相比,区域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二者都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B . 甲省比乙省整体海拔偏高 C . 两省河流流量都较大 D . 糖料作物中,甲省盛产甜菜,乙省盛产甘蔗
    2. (2) 丁省与乙省相比(    )
      A . 劳动力资源丰富 B . 陆地交通便捷 C . 城市化水平高 D . 第三产业比重小
  • 5. 读世界甲、乙两个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a、b、c、d四条河流所在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四条河流全年可通航,航运便利 B . 光照和热量丰富,水源充足,农业发达 C . 四条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D . 都可能存在土地沙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
    2. (2) 图中两水域附近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
      A . 油气资源 B . 水能资源 C . 森林资源 D . 水产资源
  • 6. 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M地气温最有可能是(    )
      A . 18℃ B . 22℃ C . 28℃ D . 32℃
    2. (2) 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差异 C . 地形起伏 D . 洋流性质
    3. (3) 图示季节,影响圣地亚哥的大气环流是(    )
      A . 东南信风 B . 副热带高压 C . 盛行西风 D . 东南季风
    4. (4) 图中西南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 . 断裂下陷 B . 火山作用 C . 流水作用 D . 冰川作用
  • 7. 下图是一组海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上述四海峡中,板块消亡边界穿过其附近地区的是(    )
      A . ①④海峡 B . ②③海峡 C . ①③海峡 D . ②④海峡
    2. (2) 上述四海峡中,两侧分属不同大洲,且两侧都不临近四大洋的是(    )
      A . ①海峡 B . ②海峡 C . ③海峡 D . ④海峡
二、综合题
  • 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寒潮是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24小时内下降8℃及以上,且使得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及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左图为1951~2020年我国寒潮每月累积发生次数统计示意图。

    材料二:2022年11月26日至30日,今冬最强寒潮来袭,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中央气象台11月26日6时发布寒潮预警信号。苏州市气象台于28日6时发布寒潮预警信号。右图为本次寒潮入侵路径示意图。

    1. (1) 1951~2020年我国寒潮每月累积发生次数最多的月份是,其原因为基础温度较低和
    2. (2) 苏州市气象台寒潮预警信号发布的时间比中央气象台晚的原因
    3. (3) 入侵我国的寒潮对西藏影响较小,其原因主要是
    4. (4) 寒潮天气对我国中东部地区的生产生活影响较大,其中,不利的有等。
  • 9. (2023高三下·广东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智利是首个与我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南美洲国家,并于2019年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近年来,中智两国经贸合作日益紧密,我国向智利出口机电、轻工等产品,从智利主要进口矿产、农林产品,两国合作前景广阔。

    1. (1) 智利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国家”,从位置和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原因。
    2. (2) 从S市和M市中任选一地,说明该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
    3. (3) 分析我国和智利在经贸合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
  •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铃薯喜温凉,易种、耐寒、耐旱、耐贫瘠,富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脂肪含量少。2015年,农业部提出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后的我国第四大主粮。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量全球占比接近1/4,但单产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下图为我国四大主粮与世界平均单产的比较。

    材料二 根据自然条件、种植规模、产业化基础、产业比较优势的差异,本着不与其他主粮抢水争地的原则,农业部将我国马铃薯主产区规划为五大优势区,旨在逐步实现马铃薯生产品种专用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主食化,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下表中数值代表我国部分地区马铃薯综合比较优势。

    地区

    东北地区

    西北地区

    西南地区

    华南地区

    黄淮海地区

    2016年

    0.87

    1.71

    1.68

    0.74

    0.16

    2020年

    0.8

    1.64

    1.76

    0.82

    0.17

    1. (1) 依据马铃薯的生活习性推测我国马铃薯优势区的分布特征。
    2. (2) 分析西北地区马铃薯综合比较优势高的原因。
    3. (3) 解释我国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