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5 孔乙己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孔乙己》同...

更新时间:2023-03-28 浏览次数:3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积累
  • 1. 选出有错别字的一组()
    A . 荤菜 颓唐 涨红 聚集 B . 荐头 伤痕 格局 惋惜 C . 伤疤 阔绰 附和 破绽 D . 棉袄 矜持 失踪 书藉
  • 2. 下列对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概括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好喝懒做、迂腐穷酸、看不起人、非偷则窃、麻木不仁。 B . 穷困潦倒、好喝懒做、满腹经纶、麻木不仁、善良诚恳。 C . 自命清高、好喝懒做、迂腐穷酸、麻木不仁、善良诚恳。 D . 自命清高、好喝懒做、好为人师、麻木不仁、善良诚恳。
  •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运用不当的是()
    A . 刘静的文章大胆针砭时弊,振聋发聩 , 受到人们一致好评。 B . 新中国的航天事业是白手起家的,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现在已经取得辉煌成绩。 C . “阳光跑操”活动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眼花缭乱 D . 那位教授说话的语调抑扬顿挫 , 很有节奏。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通过阅读文学名著,使我们常常能够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B . 广州正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C . 为防止溺水事故不再发生,教育局要求各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 . 各所学校线上开设有关新冠病毒防疫课程,可以增强同学们自我防护的意识。
二、综合性学习
  • 5. 2022年九月开学后,学校组织了以“点亮梦想,执着追求”为主题的语文活动。

    【活动一:即兴演讲——争做追梦青年】

    小梅同学做了《争做追梦青年》的即兴演讲:

    梦想是一道星光,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梦想是一泓清泉 , 润泽着我们拼搏的心灵:梦想是一座高山,激励着我们不懈攀登;梦想是一树繁花,吸引着我们追逐美好。青年朋友要实现梦想,需要坚忍的付出与执着的追求,还要有宽阔的胸怀与乐观的心态……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中加点的三个词“坚忍”“执着”“宽阔”都是形容词。 B . 文中画横线的三个短语结构一致。 C . “梦想是一树繁花”中的“繁”字,一共17画,第五画是“一”。 D . 朗读文中波浪线的语句时要声音低沉,语气轻柔,语调平缓。
  • 6. 【活动二:聆听声音——走近经典形象】

    小兰同学分享了三本名著中人物的“声音”:

    A.“我在自己的一生里也曾经历过被遗弃和背叛的痛苦。可是有一种东西却救了我:我的生活永远是有目的、有意义的,这就是为社会主义而奋斗。”

    B.“你以为我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赐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于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同你我走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C.“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请任选其一,完成下面填空。

    我选,这段话出自(人名)之口。体现了他(她)的品质。

  • 7. 【活动三:同学寄语——君子自强不息】

    同学小明在追求理想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引用一句古语送给他,勉励其自强不息。

    你的寄语:

三、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②……

    ③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④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⑤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1. (1) 对孔乙己给酒客所带来的欢笑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 . 孔乙己性格随和,人们喜欢和他开玩笑。 B . 孔乙己迂腐不堪,是人们生活中的笑料。 C . 孔乙己的言谈举止引人瞩目,令人感到新奇。 D . 孔乙己有幽默感,总能给大家带来欢乐。
    2. (2) “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一句中的“仍然”一词表现出掌柜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3. (3) 叶圣陶评价《孔乙己》一文时说:“小说中最妙的文字是‘孔己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最妙的文字”妙在何处。
    4. (4) “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何用意。
  • 9. 阅读小说《孔乙己》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②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 , 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③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④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⑤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吗?”“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⑥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 , 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⑦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⑧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一九一九年三月

    1. (1) 概括情节——根据示例,概括选文事件。

      示例:孔乙己教我写“茴”字

      ①孔乙己  ②孔乙己   ③孔乙己

    2. (2) 品评视角——选文以小伙计“我”的视角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
    3. (3) 评析人物——在《呐喊》小说集中,鲁迅最喜欢《孔乙己》篇,想必他也很喜欢孔乙己其人。结合选文内容,简析孔乙己的可爱之处。
    4. (4) 一“笑”贯穿——选文多次写到人们的“笑”:“我”的笑、孩子们的笑、掌柜的笑和众人的笑,作者用“笑”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 10. 阅读《钓不到鱼,就去够苹果》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钓不到鱼,就去够苹果

    朱成玉

    ①那是我人生中苦不堪言的一年,高考落榜的痛苦,让我一度想到了自杀。我辜负了家人对我的期望,那些日子,我溺在负疚的潮水里,不能自拔。我抱怨上天的不公,自己多年来的寒窗苦读,却得不到一点回报。

    ②为了让我散心,父亲特意请了假,让我陪他去钓鱼。我还不知道父亲会钓鱼呢,我们来到郊区,看到广阔无边的原野,看到一簇簇野花尽情地绽放,舞动着城市里没有的妖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让大自然的清新暂时吹散我心头的阴翳。

    ③钓鱼的地方有一棵果树,上面结满了苹果。但那棵果树很高,那些高高在上的苹果,令我只有仰望的份儿。

    ④看我蹲在那里望身后的苹果树,父亲知道我是馋那树上的苹果了。就递给我一根树枝,对我说,蹲着是永远吃不到苹果的,为什么不站起来去试试?

    ⑤我犹豫了一下,但终究还是站了起来,走到那棵树下,拿那根树枝使劲地去够树上的苹果。费了半天劲,终于被我够下来一个又大又圆的苹果。我捧着它,兴奋地向父亲跑去。

    ⑥“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父亲看似漫不经心地说,“但首先是,你要站直了,只有挺起了腰身,才能摘到树上的苹果。”

    ⑦父亲的话,让我顿开茅塞。是啊,活着,人生就会有种种不容易,正是因为这份不容易,阳光才显得格外耀眼,绿叶才衬得格外鲜嫩。那些不容易,是命运赐给我们的苦难的盐,它可以为我们补充坚强的钙质。

    ⑧偶尔会有阴天,或者大雨滂沱。但太阳终会露出和蔼可亲的笑脸。一个合格的人,要像那棵顽强的向日葵那样,不能因为太阳的短暂缺席,就低下仰望的头颅。

    ⑨我听明白了父亲的话,也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我和父亲说了想重读一年的打算,并在心底发誓,来年的这个时候,一定会让自己人生的树上,结出一颗闪光耀眼的苹果。

    这才是我的儿子。”父亲如释重负,高兴地拍着我的肩膀。那天,我们父子俩谈了很多,不知不觉,天色已晚。

    ⑪霞光满天,我们收拾好行囊准备回城,这个时候我才发现,父亲一条鱼都没有钓到。我半开玩笑地对父亲说:“不会吧,你钓鱼的技术不会这么差吧?看回家妈妈怎么笑话你!”

    ⑫父亲挠挠头,不好意思起来。“其实我压根就不会钓鱼,就是想找个借口和你谈谈心。这套渔具是我跟同事借的,也就是来装装样子。你看,早上匆忙,连鱼饵都没带。”

    ⑬我大声地笑着,“爸爸,你告诉了我,要站直了才能摘到树上的苹果。那我也告诉你,要挂上鱼饵才能钓到鱼!”

    ⑭“没关系,钓不到鱼,就去够苹果。”父亲也忍不住大声爽朗地笑着。

    ⑮在晚霞的照耀下,这个一条鱼都没有钓到的“笨蛋老爸”,竟是如此可爱!

    1. (1) 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那些不容易,是命运赐给我们的苦难的盐,它可以为我们补充坚强的钙质。

    3. (3) 文中画波浪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才是我的儿子。”父亲如释重负,高兴地拍着我的肩膀。

    4. (4)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5. (5) 有人说文章的标题《钓不到鱼,就去够苹果》很好。请你分析这个标题好在哪里?
  • 1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霞妈妈的西瓜豆瓣酱

    ①霞姐是我青葱岁月里最好的姐妹,霞妈妈是做西瓜豆瓣酱的高手。

    ②每到浓夏,大概相当于南方的梅雨季节,或是北方的桑拿天,夕阳西下,暑气稍沉,满天彩霞,霞妈妈喜欢摇着个大蒲扇,沿着去菜市场方向的马路溜达,有卖西瓜的老农拉着卖不了的西瓜,沿街慢行,看到霞妈妈这样面善的人会喊上一声:西瓜,便宜卖喽——这个“喽”字,拖长,像一支缓行的箭,直入人心,扎得瓷实——卖不了,就算瞎了,隔夜的西瓜,县城里不会有人再买,瓜贱伤农,何况卖不出去。霞妈妈心软,上前问“是沙瓤的吗?”老农答“水瓤的,汁多,甜……”“好好好,我全都要了,你帮我送到家,不远,拐弯就到。”霞妈妈说。老农满心欢喜,今年的西瓜是水瓤的,现在的人们追求口感,喜欢吃沙瓤的,除了甜,还有沙楞楞的感觉——没想到最后十几个居然都卖完了。到了霞妈妈家,西瓜卸下,放在院子里的丝瓜藤下,阴凉沙土,好去处。

    ③霞妈妈点钱给老农,老农姓王,种了多年西瓜,今年的西瓜种儿居然没有选些沙瓤的,都是水瓤的。老王歉意道:“明年种沙瓤的,我拉一车给你尝尝。”霞妈妈好意道:“水瓤的好,汁丰味甜,正好腌西瓜豆瓣酱。”说完,给老王盛一碗绿豆粥,几个肉包子,说:“老王,你看,咱这年岁差不多,都60多岁的人了,你回家太晚了,饿,我这新蒸的包子,你来几个。”老王红了脸,连连推辞:“钱没少收,还吃你包子……”霞妈妈说:“我也是打农村出来的,知道农村人不易——吃吧——”说完把老王按在椅子上吃。

    ④从此,每年夏天,老王都会给霞妈妈送十几个水瓤西瓜到家里。

    ⑤西瓜豆瓣酱的制作过程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稍有不慎,酱出来会发酸——西瓜的参与只是点缀提鲜,像漫漫人生路遇见的瞬间温暖,豆瓣里的西瓜,给我们甜意,激励我们前行。

    ⑥十天半月前,霞妈妈把顶层的房间收拾出一间,在里面做一个架子,架子上铺一个席子,席子上铺一层野生黄蒿,到菜市场挑选东北的黄豆五六斤,炒熟,用水淘一淘,炒熟2斤白面,花椒姜煮水,放凉备用。

    ⑦把炒面黄豆趁着余温和在一起用力搅拌,均匀地铺在黄蒿上面,豆子上再盖一层黄蒿,满屋子清澈的黄蒿香、豆瓣香、面香混在一起,无数个菌在又潮又热的小屋里欢天喜地地发酵,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两天后搅拌一次,以后每天搅拌一次,五六天的时间,豆子会生出黄毛或是绿毛,发酵完成。

    ⑧天热,霞妈妈穿着妈妈们常穿的带着小碎花儿的自制背心,挥汗如雨,脖子上挂着一个白毛巾,擦汗,把豆子们装在一个大缸里,切碎辣椒加1斤或是2斤,少许白酒和先前煮好的花椒姜水倒入大缸,把老王的西瓜用手抓碎均匀撒入,搅拌,仙女散花一样。用不完的西瓜放在盆里,霞妈妈会喊:“霞啊,橙子,上楼来吃西瓜。”霞妈妈说:“真羡慕你们年轻人,什么都能吃,我这糖尿病,不敢吃啊。”霞姐说:“那还往豆瓣酱里放西瓜,不怕糖分?”霞妈妈说:“味儿鲜,你们年轻人爱吃,还能帮衬一下老王,农村人,不容易呐。”

    ⑨吃完西瓜,霞姐遵从妈妈的指示,往缸里加入半斤或是四两盐,缸封口的时候,我按着塑料膜,霞姐在缸口缠绕细细的绳子,绑紧,打结。把缸放置在太阳下面暴晒十天半月,打开酱缸,红亮亮的酱那个鲜呐,平庸的食材亲密拥抱磨合重组,华丽变身——再不堪的湿热天气遇见豆,像极了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都是美好。炒肉、炖鱼、干煸,哪个菜都需要,到了冬日,打开酱缸,时光倒流一般,一股夏日的气息扑面而来。

    ⑩那天霞姐和我晨跑回家,碰上老王哆哆嗦嗦的过来,说:“霞啊,今天我过来赶集,碰到你,就不去你家了,给大妹子你妈带个话,我得了帕金森了,看看这手,抖得厉害,我种不了瓜了,娃儿们都嫌水瓤的瓜口感不好,不爱种,我年年专门种点水瓤的瓜给你妈做酱……”

    ⑪霞姐和我面面相觑,这……这……这不是霞妈妈要帮衬老王嘛,可爱可敬的两位老人家啊,暖心。

    ⑫回家给霞妈妈说,霞妈妈愣了半天,叹口气,道:“唉,实诚人呐,人老可怜,我也做不动了。”

    ⑬过了几年,霞妈妈去了天堂,我常常想起霞妈妈的西瓜豆瓣酱,像生活的苦辣酸甜,末了,总会有一丝丝甜,有一丝丝夏日天空的模样,凉风拂面,晚霞满天。

    (作者:橙子  原文有删改)

    1. (1) 联系上下文,说老王每年夏天都会给霞妈妈送十几个水瓤西瓜的原因。
    2. (2) 读完全文,你认为霞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3. (3) 根据括号里的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①看到霞妈妈这样面善的人会喊上一声:西瓜,便宜卖喽——这个“喽”字,拖长,像一支缓行的箭,直入人心,扎得瓷实———卖不了,就算瞎了,隔夜的西瓜,县城里不会有人再买,瓜贱伤农,何况卖不出去。(分析两个破折号在句子中的作用)

      ②无数个菌在又潮又热的小屋里欢天喜地地发酵,子孙孙无穷尽也。(请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4. (4) 文中的霞妈妈多年来做西瓜豆瓣酱都是为了帮衬老王,但在故事结尾处老王说自己年年专门种点水瓤的瓜是专门为了给霞妈妈做酱,你认为他们两个人的坚持是不是值得呢?请你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