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

更新时间:2023-04-28 浏览次数:4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描述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 昙花一现 B . 铁锅生锈 C . 火山爆发 D . 昼夜交替
  • 2. (2020七上·重庆期末) 在“调查公园的生物”活动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 甲发现一只老鼠,既害怕又觉得很恶心,就没有记录 B . 乙发现几株从未见过的小花,便将它们拔起,准备带回学校去问老师 C . 丙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都没有,于是将它删掉了 D . 丁拨开草丛,一只蝗虫跳出来蹦到了公园栅栏外,于是将它也记录下来
  • 3.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B . 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空气和水 C . 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D .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 4.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 . 农田生态系统 B . 森林生态系统 C . 草原生态系统 D . 城市生态系统
  • 5.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其作用是(    )
    A . 为细胞提供营养 B . 减慢细胞运动 C . 保持细胞的形态 D . 方便细胞染色
  • 6. (2017·湖南模拟) 贮藏粮食的适宜条件是(    )

    A . 低温、潮湿 B . 低温、干燥 C . 高温、干燥 D . 高温、潮湿
  • 7. (2018七上·来宾期末) 人和动物的身体柔软,而树木却笔直硬挺,从细胞的角度分析,主要是因为(  )
    A . 人和动物的细胞没有液泡 B . 树木的细胞里有叶绿体 C . 树木的细胞里有细胞壁 D . 人和动物的细胞数量少
  • 8. 图为动物细胞模式图,该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

    A . B . C . D .
  • 9. 下图所示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流程图,图中空格处应该依次填写的是(    )

    A . 滴、展、染 B . 染、展、滴 C . 展、滴、染 D . 滴、染、展
  • 10. 在植物细胞分裂时,其结构最先发生的变化是(    )
    A . 形成新的细胞壁 B . 细胞核分成两个 C . 形成新的细胞膜 D . 细胞质分成两份
  • 11. 下列各项中,在结构层次上不属于器官的是(    )
    A . 血液 B . 大脑 C . 果实 D . 种子
  • 12. 下列单细胞生物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
    A . B . C . D .
  • 13. 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分和提供营养,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
    A . 营养组织 B . 机械组织 C . 分生组织 D . 输导组织
  • 14. (2018八下·庆云月考) 在研究池塘植物类群是,有的同学认为黑藻属于藻类植物,但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们肯定的判定黑藻属于被子植物,他们最有力的证据是(  )
    A . 黑藻有根、茎、叶的分化 B . 黑藻有种子 C . 黑藻有果实 D . 黑藻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 15. 下图中甲和乙分别为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成的枝条,丙为根尖的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的①是幼叶,将来发育成乙图中的A B . 甲图中的②是芽轴,将来发育成乙图中的B C . 甲图中的③是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乙图中的C D . 幼根的生长主要靠丙图中的③和④两部分区域
  • 16.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在测定“海水稻”种子发芽率时,3次测定的结果分别为94%、96%、98%。这批种子的发芽率应为(    )
    A . 94% B . 96% C . 98% D . 95%
  • 17. (2017·兰州) 植物任何部位的活细胞都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

    A . 呼吸作用 B . 光合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细胞分裂
  • 18. 图为桃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 B . 雌蕊由④和⑤组成 C . 花粉落到①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D . 受精完成后,①②④⑤都凋落,③能继续发育
  • 19.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 . 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 B . 吸收空气中的氧 C .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 . 把化学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 20. 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人类的下列行为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 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B . 退耕还林还草,垃圾分类回收 C . 少用一次性筷子 D . 大量砍伐森林,促进经济发展
二、连线题
三、综合题
  • 22. 下图表示将植物叶片制成临时切片以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片的结构图,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 (1) 在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多切几次,选取其中最(填“薄”或“厚”)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2. (2) 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发现物像偏向视野右上方,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向移动玻片标本。在显微镜视野中所观察到的呈绿色的细胞主要位于(填“表皮”、“叶肉”或“叶脉”)中,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组织细胞。
    3. (3) 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图中的(填“A”或“B”),它的开闭是受细胞控制的。
  • 23.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天竺葵做了如下有关光合作用条件和原料的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本实验若想成功,必须在实验前处理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正确的做法是:
    2. (2) 叶片A、B的处理如图所示。图中用黑纸片把叶片A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的目的是进行实验。
    3. (3) 正确处理后,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再将叶片A、B取下,去除A上的黑纸片,随后将A、B分别放入盛有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待叶片变成黄白色后,取出,用清水漂洗,并向两片叶片上分别滴加碘液,再用清水冲掉碘液,此时的实验现象是:叶片A的见光部分,遮光部分;叶片B。(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4. (4) 通过分析本实验中叶片A、B的颜色变化反应,可以依次得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和二氧化碳。
  • 24. 下图是几种常见植物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图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是;体内有输导组织且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是;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的植物是
    2. (2) 图中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
  • 25. 根据菜豆种子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⑥]所示部分既是菜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2. (2) 菜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的结构相比,菜豆种子中没有,营养物质储存在(填结构名称)。
    3. (3) 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填序号)。
    4. (4) 满足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且温度适宜时,将菜豆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种子仍不能萌发,这是因为缺乏种子萌发所需要的
四、资料分析题
  • 26.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长春市周边地区适合建造温室大棚种植有机蔬菜。为了提高蔬菜产量,农业技术人员给出了一系列建议:移栽蔬菜幼苗时根部要带个土团。移栽植物时,要选择阴雨天或傍晚移栽,去掉部分叶片。要进行合理密植,夜间、阴雨天采用人工照明。将大棚与猪舍,鸡舍连通,便于施农家肥。夜间,大棚要掀开一角,降低内部温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很多地区快速脱贫。

    1. (1) 移栽蔬菜幼苗时,根部带个土团的目的是保护幼根和
    2. (2) 移栽植物时,要选择阴雨天或傍晚移栽,去掉部分叶片,是为了降低作用。
    3. (3) 合理密植,夜间和阴雨天采用人工照明都是为了提高的效率。
    4. (4) 种植蔬菜要适量施肥,肥料为植物的生长提供
    5. (5) 夜间,大棚降低温度是为了抑制植物的,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