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

更新时间:2023-03-17 浏览次数:35 类型:期末考试
一、下列各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本卷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4分)
  • 1. 2022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3岁华诞,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内外友人齐聚天安门广场,见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庄严时刻。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会让我们感受到( )
    A . 国家发生巨大变化 B .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 . 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D .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 2. 2022年11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 11 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我国首次实现中国空间站6个舱段组合体结构和6名航天员在轨驻留。小明在电视里看到这些新闻时,感到非常自豪,对中国航天人的进取和奉献精神感到由衷敬佩。这说明( )
    A . 个人是社会的一个“结点” B .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C .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D . 我们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关心国家的发展,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 3. (2022八上·凤山期中) 利用网络直播对农产品进行推广和销售,已经成为“互联网+农业”的又一力作,助推了乡村振兴。这主要说明(    )

    ①网络能够推动社会进步   

    ②网络打破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③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④网络无所不能,要处处依赖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红灯停,绿灯行”是一条小朋友们都能明白的基本交通规则,但我们身边却有意识淡薄的人未能遵守。2022 年12月,某市交警部门集中曝光300名司乘人员闯红灯和102名行人过马路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的行为。这启示我们( )

    ①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②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

    ③要不断维护和改进规则

    ④在规则面前是没有自由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22年12月12日,某中学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做诚实守信学生”为主题的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做诚实守信的学生,要求我们( )

    ①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对待同学,信守承诺

    ②运用诚信智慧, 恪守诚实要求,尊重同学隐私

    ③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准则

    ④完善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6. 某地一男子因火烧马蜂窝引发森林火灾,所幸山火被及时扑灭,该男子被公安机关依法治安拘留10日。该男子的行为( )

    ①是犯罪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

    ②是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③是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④是行政违法行为,应受行政处罚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近年来,各地的中小学欺凌行为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有的地方校园欺凌事件仍时有发生。遭遇校园欺凌正确的做法是( )

    ①及时寻求法律救助

    ②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③不惜一切代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④忍气吞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8. “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敬业奉献模范”……从评出的“模范”身上,我们对责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下列对责任理解正确的是( )
    A . 责任全部来源于法律的规定 B . 承担责任获得的回报的是精神上的 C . 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D . 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相同的责任
  • 9. 我们往往无法改变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位置,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待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这告诉我们( )
    A . 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B . 可以选择承担的责任 C . 承担责任能获得回报 D . 要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 10. 小陈同学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他却说:“这是理所应当的。”这里的“理”体现在( )

    ①服务社会,人人有责

    ②公益活动,积极参与

    ③法定义务,必须履行

    ④责任所迫,不担受罚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1. 帮助他人时,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这句话主要表明关爱他人要( )
    A . 心怀善意 B . 尽已所能 C . 讲究策略 D . 委屈求全
  • 12. 小闽参加志愿者活动后,感慨道:“参加这次活动,既帮助了他人,自己也得到了锻炼。” 这说明服务社会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有( )

    ①体现人生价值

    ②促进全面发展

    ③维护社会和谐

    ④推动国家进步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小林同学绘制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图(图1),老师对此图略作调整(见图2)。老师做这样的调整,想要告诉我们( )

    ①国家利益至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②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根本一致

    ③以国家利益为重,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④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近期“躺平”成为一个网络热词,“躺平”是指人在面对压力时,内心再无波澜,主动放弃,不做任何反抗。我们不能做“躺平”青年,因为(    )

    ①人世问所有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

    ②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首先要对社会负责

    ④劳动创造财富,人们的每一次劳动都能获得成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⑧④
  •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这展示了我国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这启示我们(    )

    ①要树立维护国家安全意识

    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③和平年代无所谓国家安全

    ④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义务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6. 2022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某中学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发劳动课程,让学生在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中,感受“双减”带来的快乐。该校

    的做法(    )

    ①能引导学生珍惜学习的机会

    ②有利于学生提升劳动实践能力

    ③有利于学生认识劳动的价值

    ④有利于学生掌握全部劳动技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17.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犹如闪亮的坐标,坚守岗位、初心不改,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追梦路上,用自己的奋斗故事诠释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从事不同的劳动对国家和社会所作贡献都是一样的

    ②每个岗位的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

    ③脑力劳动者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④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
  • 18. 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1. (1) 我的角色,我的责任。

      ①我的角色是子女,我的责任是

      ②我的角色是学生,我的责任是

      ③我的角色是公民,我的责任是

    2. (2) 除了对自己负责,还需要对他人负责。我们该如何对他人负责?
  • 19. 2022年10月 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1. (1) 请你简要叙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2. (2) 我们青少年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做些什么?
    3. (3) 请你设计两条关于国家安全的宣传标语,
  • 20.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自施行以来,对于促进城乡居民强化文明意识,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起到重要作用。但是,毕竟也有些人文明意识不强,出现了很多的不文明行为。针对社会上广大市民反映强烈的不文明行为,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围绕“文明与法治”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

    [了解条例]《条例》在“法律责任”一章中明确规定:乱涂、乱画、乱刻,随意张贴、喷涂广告,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清除,处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释疑解惑]《条例》重点瞄准10种不文明行为,列出重点治理清单,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城市违法携带犬只户外活动”“行人横过道路不按照规定通行”等。看到这些治理清单,有同学质疑: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行为受到约束啦,我们还有自由可言吗?

    [文明劝导]《条例》实施后,某市招募志愿者,围绕“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就医"等方面,开展劝导志愿服务,引导广大群众学以致用、文明言行。

    1. (1) 依据《条例》规定,“乱涂、乱画、乱刻”等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2. (2) 请你运用“自由与规则”的相关知识,帮助同学释疑解惑。
    3. (3) 中学生小林想参与文明劝导的志愿服务,你认为他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