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走向未来的少年 /第六课 我的毕业季 /学无止境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初中道德与法治3.6....

更新时间:2023-03-10 浏览次数:4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面的漫画警示我们:面对未来,我们(  )

    A . 只管低头走路,无需抬头看天 B . 只要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C . 既需要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也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 D . 只需要对人生作出努力,无需规划
  • 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正确认识自己,勇于战胜自己,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下列名言警句与材料体现的要求一致的是( )
    A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 .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C .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D .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 3. 世界500强企业中流传了这样一条知识折旧定律:“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有人曾这样说道:“一天不进步,就可能出局;三天不学习,就赶不上业界巨头。这是严酷的事实。”据此回答下题。新独家原创 以下适合材料内容的一个标题是(   )
    A . 学习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B . 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C . 坦然面对学习压力 D . 在创新中不断进步
  • 4. 下图《上学去》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终身学习,勤学不息    B . 主动学习,注重实践 C . 努力学习,考上大学    D . 学无止境,压力山大
  • 5.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说:“电脑和书本里种不出水稻,要多联系实际,多到试验田走走看看,把论文写在稻田里,写在大地上。”这启示我们要(   )
    A . 重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B . 勤钻研,学会独立思考 C . 多阅读,体味读书乐趣 D . 立大志,树立远大理想
  • 6. 下图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②要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学习焦虑

    ③适度的焦虑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④焦虑程度越高,学习效率就会越高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7. 随着中考的临近,有些同学感觉“压力山大”。下列对漫画中同学的建议不可取的是(   )

    A . 调整心态,坦然面对 B . 放弃中考,辍学打工 C . 树立信心,不畏挫折 D . 自我暗示,调节情绪
  • 8. 在中考就要来临时,九年级学生小小倍感“压力山大”,担心中考考不好,晚上常常难以入睡。作为同窗的你,可以这样开导她(   )

    ①要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

    ②过度的考试焦虑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③一定要考好才对得起父母、老师的期待

    ④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奋斗目标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9.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谈到收徒条件时说:“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这条看起来充满土味儿的“门规”引发热议。下列看法,你赞同的是(   )
    A . 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B . 书本的知识已经不再重要了 C . 科技的进步取决于实践能力 D . 优秀科学家都能慧眼识英才
  • 10. 下面是某校八(l)班班务日志的摘录:

    3月19日,12名同学参加了公园管理部门开展的“约‘绘’春天”绘画活动。

    4月22日,全班同学到水稻种植基地上劳动课,部分同学还操作了智能农机。

    5月12日,全班同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应急逃生演练活动。

    同学们在日志评论区纷纷留言,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

    ①小哲: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       

    ②小怡:在实践中体验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③小天:社会实践不是真正的学习活动     

    ④小晖:参加社会实践可以代替课本知识的学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说:“电脑和书本里种不出水稻,要多联系实际,多到实验田走走看看,把论文写在稻田里。”这启示我们(   )

    ①从小要有志向,树立远大理想

    ②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③积极进取,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④善于阅读“无字书”,体验生活的快乐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2. 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在学习中,我们可以帮助他人 B . 不会用电脑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C . 学习是年轻人的事,老年人不用学习 D . 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需要学习
  • 13. 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曾说:“我36岁学力学,44岁学俄语,58岁学电池知识。很多人以为年纪大了不能学东西,我学计算机是在64岁以后,我现在也搞计算机了。”钱老的话告诉我们(   )

    ①学习没有终点,要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

    ②要善于抓住和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

    ③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以适应社会发展

    ④终身学习能够满足我们发展的所有需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4. 观察下面漫画,以下说法中你不赞成的是 ( )

    A . 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用平和的心态面对考试 B . 学习压力只会使我们陷入焦虑,做出过激行为 C . 要理智面对学习压力,变压力为动力,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健康成长 D . 有一些学习压力,感到担心、紧张、焦虑,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
  •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强调,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之所以要让学习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因为 ( )

    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②学习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

    ③学会学习,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④人类正是通过学习来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并在创新中不断进步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6. 据预测,现在80%的工作,尤其是重复性的工作,将会被机器取代。对于青少年来说,如果不想被淘汰,跟上时代的脚步,应该作出的正确选择是( )

    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

    ②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

    ④不断延缓机器代替人工劳动的发展进程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 17. 宋朝诗人陆游在教儿子写诗时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在另外一种情境下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告诉我们要注意深入现实,体验生活,收集素材,重视实践。这启示我们要( )

    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②养成注重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

    ③正确面对学习中出现的压力,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

    ④努力学习书本知识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8. 据有关调查显示,有69.75%的初中生和67.84%的高中生表示在学习过程中心理比较紧张,由此产生焦虑情绪,甚至产生自卑、嫉妒、封闭心理。而导致他们紧张的因素,主要是学习压力大。面对学习压力,作为中学生应该 ( )

    ①理智从容地面对

    ②懂得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才能激发我们的潜力

    ③在明确学习意义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④调整心态,积极投入,坦然面对学习压力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
  • 19. 暑假期间,从小就居住在城里的小王回到老家体验农村生活。在亲戚家里借宿和劳动的日子,使小王对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描述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同时让他也学到了许多农业种植、养殖的技能,暑期生活收获颇多。可见( )

    ①亲身参加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②书本知识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

    ③在实践中可以丰富人生经历和完善自我

    ④实践可以提高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0.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学习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不可急功近利,也不能坐失良机。我们不仅要重视学校学习,而且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我们应该( )

    ①逐步解决困惑,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升

    ②让学习成为我们最重要的生活方式

    ③始终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主动服务社会

    ④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 21. 在磨难中成长,在磨难中奋起。返校复学后,小云所在班级开展了以“众志成城战疫情”为主题的系列课程。

    【心理健康促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有同学说,这次疫情打破了平静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一些心理困惑。

    请针对下面心理困惑,运用所学知识写出对策。

    ◆困惑:面临考试,感到压力很大,心里非常焦虑。

    对策:

  • 22. 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以下是小明收集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相关指示,请认真反思,回答提出的问题。

    广大青年学生要走进社会、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民情,淬炼意志品质,增强实干本领,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讲话

    (2022年4月25日)

    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要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8年5月2日)

    我国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4年5月4日)

    1. (1) 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勉励广大青年学生走进社会、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民情?请结合本课时所学内容回答。
    2. (2)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学习的理解。
    3. (3) 我们应如何落实习近平的系列讲话内容?
  • 2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寒暑假参加夏令营或者研学活动,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使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这些孩子的足迹不仅限于国内,还到了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到国外研学不仅是为了填满假期生活,也是为了丰富阅历,增长见识,学以致用。

      对此,某校九年级(3)班的学生展开讨论:

      小明:初中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应该努力学好书本知识,其他社会活动等长大以后再参加。

      小静:我们现在学习的书本知识毫无用处,参加夏令营或研学这样的实践活动更能锻炼能力,学习知识。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辨析两名同学的观点。

  •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强调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以下为部分摘录:

      ◆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

      ◆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

    1. (1) 结合材料,请你分析国家出台“双减”政策的重要性。
    2. (2) 请结合材料,多角度谈谈应该如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3. (3) 有人认为:“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只有更多的作业和更多的培训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请你结合材料,运用“学习”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审题关键词:; 链接教材:。]

  • 25. (2022八上·新丰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把麦苗认成韭菜、以为西红柿长在树上、土豆长在藤上……现在城市的孩子大多缺乏基本的农耕常识、生活常识。针对这一现象,某校组织开展为期一周的农耕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学习农耕知识,体验农耕生活。

    1. (1) 对开展农耕教育实践活动,小林同学认为“当下,通过网络就能学习知识,没有必要参与农耕教育实践活动。”你赞同小林同学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2. (2) 通过一周的农耕教育实践活动,小明对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所学的“个人与社会”知识理解更深了。请你具体说说小明可能加深了对哪些知识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