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中山市2022年初中历史毕业班学业水平考试三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6-29 浏览次数:22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 半坡遗址的大量出土文物表明,半坡居民发明了伐木、除草、平整土地、松土、点种及收获的整套生产工具。这可用于印证半坡居民(   )
    A . 广泛使用打制石器 B . 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C . 生活方面衣食无忧 D . 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 2.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孔子的这种做法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
    A . 因材施教 B . 有教无类 C . 温故知新 D . 顺应自然
  • 3. 汉代的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北魏孝文帝此举意欲(   )
    A . 体现皇权至上 B . 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C . 彰显政权合法 D . 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 4. 下表是西汉时期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据,据此可知(   )

    皇帝年号

    公元纪年

    郡级行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 . 郡国与朝廷矛盾在激化 B . 推恩令使郡国数量增多 C . 中央集权得到有效加强 D . 郡国控制区域日益扩大
  • 5. 下图是2013年河南洛阳衡山北魏帝陵墓出土一枚光亮如新的拜占庭帝国金币(铸造时间为491年至518年)。由此可以推定(   )
    A . 金币专供于北魏帝王享乐之用 B . 北魏时期东西方的商业交流频繁 C . 丝绸之路的终点是拜占庭帝国 D . 丝绸之路的起点已经易位于洛阳
  • 6. 朝鲜高丽王朝开国君主王建曾云:"惟我东方,旧慕唐风,文物礼乐,悉遵其制。"材料表明( )

    A . 唐朝三省六部制得到广泛的推广 B . 唐朝支持高丽王朝的建国 C . 唐朝与高丽之间实现了互通有无 D . 唐朝文化推动邻国的发展
  • 7. 蕃坊是唐宋时来华贸易的外商、外侨在中国聚居的场所,受当地市舶司的管辖。宋政府在蕃坊中选有声望者为蕃长,主要职责是代表当地政府管理蕃坊中的各类公事。这反映了(   )
    A .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 . 政府重视对外贸易的发展 C . 外贸发展打破坊市界限 D . 北方政权的加重财政负担
  • 8. 如图是唐、元两代的交通路线图,从中体现出元朝(   )

    A . 开明政策促进民族交融 B . 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C . 商业管理打破时空界限 D . 海外贸易进一步繁荣发展
  • 9. 戚继光在平息倭寇的斗争中,注重“彼以何器,我必求长于此”、“长短相杂,刺卫兼合”。据此可知,戚继光(   )
    A . 注重发展优势武器 B . 反对“以夷制夷”的策略 C . 固守中国传统文化 D . 主张改革部队的教育训练
  • 10. 明朝中后期,一些实力雄厚的商帮在上海外冈、枫泾、南翔诸镇投重资开设棉布字号,收购棉布。同时,开设染坊并雇佣工匠加工,亦工亦商。材料反映商帮的经营活动(   )
    A . 促进了投资方式的改变 B .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C . 标志着资本主义的产生 D . 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兴起
  • 11. 19世纪40年代,清政府设五口通商大臣,由地方总督兼任,钦办与西方各国通商事务,无专设衙门。其握有驭夷之权,“相机妥办”,化解各种交涉事端。这表明(   )
    A . 清政府尚没有近代外交观念和制度 B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 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程度日益加深 D . “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得到认同
  • 12. 下图是上海小校场年画《上海新造铁路火轮车开往昊淞》,描绘了1876年昊淞铁路开通时的情景,此年画反映了(   )

    A . 中西方文明在碰撞中相互渗透 B . 中国民众生活方式已完全西方化 C . 西方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D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飞速发展
  • 13. 据有关学者研究,1894年,中国产业工人人数不超过十万,外国企业雇工人数3.4万左右,到1919年,中国产业工人人数已达261万,外国企业雇工人数达23.5万。这一现象( )
    A . 凸显了民众力量不断壮大 B . 直接推动五四运动的爆发 C . 预示了中国革命的新方向 D . 改变了中国民主革命性质
  • 14. “民国十五年真有板呀,穷人翻身打洋伞呀,打起洋伞来开会呀,没得洋枪和大炮呀,就用梭镖来开道呀。”与此歌谣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 . 辛亥革命 B . 北伐战争 C . 抗日战争 D . 解放战争
  • 15. 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在赣南成立中华钨矿公司,公司规模最大时跨江西三县,包括2个公营矿山、5个生产合作社和1个洗砂厂,到1934年10月,共获得超400万银元的现金收入。由此可知,中华钨矿公司的创办(   )
    A . 形成了武装割据局面 B . 支援了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C . 奠定了国家工业基础 D . 为反“围剿”提供了资金保障
  • 16. 陕甘宁边区群众创造的投票方法有:赞成谁,就把豆子投放在候选人背后的小盆中,或在候选人背后的小篮里放一支筷子,或在写有候选人名字的纸上用点燃的香烧一个小洞。该历史现象反映的是(   )
    A . 人民群众参政热情高 B .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大变革 C . 抗日根据的政权建设 D . 人民代表制度的逐步确立
  • 17. 全面抗战爆发前,在南京国民政府倡导下,国内各研究机构展开了诸如防治毒气武器、钢铁、光学玻璃、高空气象、航空工程实验等专项研究,使中国有限的科学资源中的相当部分投向国防科学研究。这反映了国民政府(   )
    A . 改变近代中国教育与科研的布局 B . 增强国家科技实力提高国际地位 C . 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应对战争需要 D . 奠定了抗战胜利后科技发展基础
  • 18. 1953年洛阳城市人口有11万人,到1959年市区非农业人口已达到34.96万人。在增加的人口中,年轻、男性、有文化的人居多。这主要是因为( )
    A . 国家实行向中西部移民的政策 B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吸引人口流入 C . 大批工业建设项目在洛阳落户 D . 土地改革促进洛阳生活水平提高
  • 19. 如表19中国出访代表团目的地统计表(1976年7月1日至1980年6月30日),由此可知(   )
    A . 中国掀起了建交的热潮 B . 出访主要目的是维护相互友好关系 C . 中美国家利益完全一致 D . 国家发展战略的改变催生多边外交
  • 20. 1979年3月美国参众两院分别通过《与台湾关系法》,同年4月中国向美国发出抗议照会,指出该法案严重违反了中美建交协议。此后,中国把精力集中在全面推进中美关系上,涉及各领域的框架性安排和实施细则。这表明此时中国(   )
    A . 坚定维护国家根本利益 B . 将台湾问题视为外交头等大事 C . 对外开放首选的是美国 D . 重新全面调整对基本外交政策
  • 21. 在希腊,女性要保住面子,就必须一直把自己关在家里。伯里克利劝告寡妇们说:“女人最大的光荣就是做到让男人们极少议论。”这主要反映古希腊(   )
    A . 仅成年男性享有公民权 B . 民主政治的弊端 C . 妇女社会地位十分低下 D . 专制体制的特点
  • 22.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中。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旨在说明(   )
    A . 拜占庭文化对欧洲近代的影响力 B . 改革与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C . 《查士丁尼法典》的地域局限性 D . 帝国的对外扩张引发统治危机
  • 23. 15、16世纪,意大利出现了很多表现儿童天真、可爱的世俗画,儿童逐渐被发现。与这一历史现象主题一致的是( )
    A . 《蒙娜丽莎》 B . 《社会契约论》 C . 《人权宣言》 D . 《共产党宣言》
  • 24. 在1787年的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在我很高兴的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对材料中“日出”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
    A . 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利于国家稳固 B . 分权制衡,有利于维护民主制度 C . 确定共和政体,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 . 制定宪法,消除了种族歧视局限
  • 25. 伊藤博文访美时,曾在旧金山洋洋得意地说:“欧洲革除封建制度需要进行长时期的战争,而日本滴血未流、一弹未发就根除了封建制度。”伊藤博文意指哪项政策措施(   )
    A . 废藩置县 B . 文明开化 C . 殖产兴业 D . 对外扩张
  • 26. 下表为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通过的部分法律,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法律

    主要内容

    《银行法》

    建立了联邦储蓄保证公司,由政府担保存款安全

    《农业调整法》

    设立农业经济调整署,缩减农业生产

    《社会保障法案》

    提供社会保障形式的救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A . 提高国家信誉 B . 增加就业岗位 C . 扩大国内市场 D . 增强国家干预
  • 27. 苏德战争爆发后,盟国开始就开辟第二战场问题进行协商。丘吉尔表示,在目前情况下,大举登陆必遭“血腥还击”,而小规模袭击“只能导致惨败”,拒绝了苏联的提议。丘吉尔拒绝的缘由可能是(   )
    A . 德国军事策略得当 B . 英国考虑本国安全 C . 同盟国的矛盾尖锐 D . 二战涉及的战线长
  • 28. 下表是关于007系列部分电影的基本信息。据此可推断这些电影(   )

    电影片名

    上映时间

    故事情节梗概

    《007之来自俄国的爱情》

    1963年

    该片讲述了英国特工邦德协助掌握重要

    情报的苏联女子逃往西方的故事

    《007之最高机密》

    1981年

    该片讲述了邦德要抢在苏联之前摧毁可

    以破坏北极星飞弹系统的发射机的故事

    《007之黄金眼》

    1995年

    该片讲述了邦德找回被苏联叛变军官劫

    走的黄金眼的故事

    《007之择日而亡》

    2002年

    该片讲述了邦德阻止朝鲜野心家发动的

    灾难性阴谋的故事

    A . 反映了对核战的焦虑 B . 拍摄于冷战的高潮时期 C . 体现了对时代的反思 D . 体现了典型的冷战思维
  • 29.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其中“安全网”含义是(   )
    A . 彻底消灭贫富差别 B .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 .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D . 鼓励发展自由贸易
  • 30. 随着20世纪向全球扩展,人类也被推入到一系列的矛盾与冲突之中:战争、革命、经济危机、意识形态对立等等使整个世界处于动荡、变革、分裂和重新积聚整合的状态。因此20世纪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震荡的世纪。以下说法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①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裂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与剧变的危机

    ③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活动导致了地区甚至是世界震荡
    ④新冠肺炎爆发所导致的世界的恐慌、混乱与死亡。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题,31小题12分,32小题13分,33小题15分,共40分)
  • 31. 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6项中的1项或几项标准:

    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城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能为一种巴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倒,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素材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是中国旧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1927年开始发掘,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在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饼世界。建国以来,又陆续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打制石器和用火遗迹等新材料,是研究人类发展史和中国原始社会史极其珍贵的资料。

    素材二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建筑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御敌,便据险修筑长城。秦统一中国后,把分段的防卫墙连接起来,建成规模宏伟的万里长城,以后各朝又陆续加固增修。到了明代(1368年至1644年),在旧有的基础上逐渐改建成如今的面貌。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

    问题: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长城”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长城”各列出两条申遗成功的理由并加以说明。(要求所提理由需依据评选标准,条理清楚,符合历史事实。)

  • 32. 近代以来,广告作为一种宣传形式折射出社会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11年,北京《大自由报》刊登此类广告:本主人……由上海特聘高等裁剪名师,专做西式各种改良便服……凡士商各界请一试之,方知予言不谬。

    ——《百年来中国服饰流变》

    材料二:下图是上海三兴烟草公司(成立于1924年,位于上海美租界)刊登在1926年10月10日《申报》上的一则“孙文牌香烟”广告。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路牌广告发展概况简表

    时间

    广告发展概况

    1955年

    上海市广告商业同业公会在中苏友好大厦承接了苏联展览会、捷克斯

    洛伐克展览会等会场布置及绘画任务。

    1966-1976

    广告路牌全部变成政治标语牌和毛主席语录牌。

    1978年底后

    上海路牌广告恢复和发展起来。1989年,上海主要公交线路车站有站

    牌广告400多块。至1995年,市区内约有大小广告路牌近5000块。

    ——据户迪、贺然《中国近代路牌广告的历史》整理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自由报》刊登该广告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运用此广告图片中的信息,确定一个相关的主题来研究民国时期的历史,并说明你的理由。

      答题示例

      主题:国民大革命

      理由:广告刊登时间为1926年,此时正是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广告图片中有孙中山像、“革命尚未成功”标语,与国民革命有密切关系。

    3. (3) 从材料三中选择一个时期,运用史实说明这一时期广告的特点。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广告在历史发展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 33. 国家经济政策的背后总是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84年,纽约州政府规定进口货物如果由外国船只运至纽约,将被收取比美国船只运送高出一倍的进口税。1816年又颁布了新的关税法案,对铁制品征收30%的关税,对棉织品和毛织品征收25%的关税,而且对部分工业原料进口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特别关税。

    ——邓峰《论美国关税法的演变》

    材料二: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19世纪,“自由放任”政策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普遍信条。进入20世纪以后,“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美国总统罗斯福力主由政府对经济进行积极的干预和调整,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新模式。

    材料三:不同学者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不同认识

    观点

    学者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大支柱,它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

    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但是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而增强。

    余伟民

    l951年,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l25亿美元。美国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迅速复原,使欧洲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但援助是不分意识形态,向所有国家提供的。然而,莫斯科却把这种提

    供说成是反共产党的策略,命令曾有意接受援助的捷克人和波兰人予以拒绝。

    斯塔夫里诺夫

    从1948年4月开始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把苏联与东欧排除在外,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历史·必修一》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建国初期主要的对外经济政策,并分析其历史背景。
    2. (2) 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3. (3) 材料三的三则材料中,有的观点可以互相印证,有些观点却互相矛盾。请你就这两方面的情况,从材料中举例说明。
    4. (4) 结合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你认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