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专题练习:...

更新时间:2023-03-07 浏览次数:28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3八上·紫金期末) 社会生活是极其复杂的,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矛盾时,我们(    )

    ①可以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不说出实情

    ②可以善用诚信智慧,权衡利弊,不说或少说

    ③必须坚持做人的基本原则,绝不撒谎或隐瞒

    ④要讲信用,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 (2023八上·紫金期末) 在课堂上不能随便讲话,在图书馆要保持安静,在公园游览不能攀折花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这表明(    )

    ①生活处处有规则   

    ②有了规则就失去了自由

    ③规则制约着我们的行为   

    ④规则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
  • 3. (2023八上·紫金期末) 某市开展"机动车礼让行人,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司机斑马线前减速停车,礼让行人。这一活动的开展(    )

    ①有利于让司机形成文明礼让的行车习惯   

    ②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③杜绝了汽车撞人的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   

    ④提高了所有司机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2023八上·紫金期末) 八年级学生李某经常旷课到网吧玩游戏,后因缺钱上网,持刀抢劫并造成受害人重伤,李某受到了刑罚处罚。在班会课上,同学们对该事件展开讨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佳:我们应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法律规范,增强道德观念

    ②小坤:李某是因为玩网络游戏而引起犯罪的,我们要远离网络

    ③小琦:任何违法行为都应受到刑罚的处罚,我们要自觉守法

    ④小潼:从不良行为到违法犯罪仅一步之遥,我们要防微杜渐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2023八上·紫金期末) 诚信,对个人来说,是安身立命之本;对国家和社会来说,也很重要。这体现在( )

    ①诚信促进社会文明   

    ②诚信净化社会空气,促进社会和谐

    ③诚信能够提高国家形象和声誉   

    ④诚信的人一定会成功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6. 下列对维权方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调解是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 B . 当事人可以将争议提交仲裁,但不受仲裁裁判约束 C . 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D . 当公民的合法权益被他人损害时,应该向公安机关提起诉讼
  • 7. (2022八上·中山期末) 据2022年9月22日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官网通告,某女子入职长沙市某健康管理公司,试用期工资为每月7200元,上班十余天被无故开除,不予支付报酬。你认为该女子想要回报酬,可以(   )
    A . 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B . 在网络上夸大公司的错误做法 C . 运用法律知识与公司协商解决 D . 依据法律追究公司的刑事责任
  • 8. (2022八上·中山期末) 如右图漫画,两个人的争吵启示我们要(   )

    A .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B . 宽容他人,杜绝争吵 C . 平等待人,减少歧视 D . 尊重差异,和谐相处
  • 9. (2022八上·中山期末) 中山市启动“摩电交通违法集中整治月”行动,在全市范围内严查摩电驾乘人员不戴头盔、乱停乱放、逆行、冲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开展这一活动(   )
    A . 表明中山市民严重缺乏社会公共秩序意识 B . 有利于健全法律法规,全面落实依法治市 C . 以他律促使驾乘人员遵规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D . 杜绝交通违法行为发生,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
  • 10. (2022八上·中山期末) 某市一小区居民楼发生火灾,由于小区周边消防通道被隔离桩、停放的轿车等占用,消防车无法到达火灾现场,最终由附近市民合力掀翻和抬走堵路车辆,才给消防车让出一条路。为了畅通消防通道这一“生命通道”,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
    A . 村居两委要为畅通消防通道提供法律保障 B . 居民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随意更改消防通道 C . 小区物业要严格执法,惩处占道停车行为 D . 每个公民都应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11. (2022八上·中山期末) 下图漫画中的做法(   )

    ①警示失信之人,提高社会的失信成本

    ②加强管控,让失信的人失去人身自由

    ③使诚实守信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④有利于推广诚信行为,建设诚信社会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2. (2022八上·中山期末) 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
    A . 小王因饲养的宠物狗经常扰民,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刑事违法行为 B . 某装修公司因质量问题遭顾客起诉,被责令赔偿损失——行政违法行为 C . 高某某因非法狩猎,被有关部门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民事违法行为 D . 小强的爸爸因违规停车,被交警依法处以200元罚款——行政违法行为
  • 13. (2022八上·中山期末) 根据以下图示推断,张某的违法行为最有可能是(   )

    A . 私自离校,旷课逃学 B . 散播谣言,扰乱秩序 C . 殴打他人,致其重伤 D . 敲诈勒索,数额巨大
  • 14. (2022八上·中山期末) 以前,我国不少景区规定1.2米以下儿童免票。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儿童平均身高也在增长。为此,越来越多景区作出了对14周岁以下儿童免票的规定。这一做法(   )
    A . 是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的表现 B . 体现了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改进完善规则 C . 会减少景区收入,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D . 有利于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 15. (2022八上·中山期末) 一男子穿陈旧的迷彩服进入书店时,被店员当成农民工拒绝入内。该书店的做法(   )
    A . 没有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应受到谴责 B . 有利于维护良好的读书环境,理应支持 C . 限制了他人的行动自由,应受法律制裁 D . 旨在提醒广大市民注意衣着,无可厚非
  • 16. (2022八上·广州期末) 高某因醉驾被执勤民警查获,经法院开庭审理,确认高某构成了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并处罚金人民币4000元。其中拘役属于_____,罚金属于_____。(   )
    A . 行政处罚、刑事处罚 B . 主刑、附加刑 C . 刑事责任、行政责任 D . 附加刑、主刑
  • 17. (2022八上·广州期末) 陈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介绍杨某向吴某等人非法收购走私入境的马来穿山甲(I类濒危野生动物)。经人民法院审理,陈某构成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陈某的这种违法行为的基本特征有(   )

    ①严重社会危害性

    ②刑事违法性

    ③应受刑罚处罚性

    ④规范教化性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8. (2022八上·广州期末)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一条款表明(   )
    A . 学校对考试作弊的学生要依法严厉惩处   B . 平时考试作弊都要受到刑法制裁 C . 只有在国家组织的考试中才不能作弊   D . 在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是犯罪行为
  • 19. (2022八上·阳西期末) 某名快递小哥在检查货物和实名登记过程中,发现顾客并未露面,来回运费超过货物本身的价值,同样的产品每件重量却不一样,感觉有疑点后,觉得问题可能很大,于是打电话报警。警察检查后,发现包裹里藏有毒品,随后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对该名快递小哥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①善于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②应对违法犯罪行为有勇有谋

    ③无视顾客隐私,害人害己

    ④自觉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0. (2022八上·阳西期末) 乘车时要自觉排队,依次上车;游览时要爱护公物、文物、古迹和花草树木;观看电影时,不能高声喧哗,这说明(   )

    ①社会秩序仅指公共场所的秩序

    ②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③社会正常运转需要秩序

    ④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22八上·中山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快速增长的青少年群体已经成为中国网民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某校针对八年级学生开展的调查数据统计结果:

    内容

    聊天、打游戏

    浏览不健康网站

    查阅学习资料

    看电影、听音乐

    其他

    比例

    61%

    9%

    15%

    10%

    5%

    材料二:2022年9月初开始,全国各地的网络课堂中发生了一种入侵网课捣乱的行为,被称为“网课爆破”。11月4日,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对建立健全网暴预警预防机制、强化网暴当事人保护、严防网暴信息传播扩散等作出要求。

    1. (1) 结合材料一,从调查数据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2. (2) 有人认为,中央网信办的要求限制了公民的网络自由。请从规则与自由关系的角度评析这一观点。
  • 22. (2022八上·广州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广东省某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张老师在讲解“预防犯罪”这一内容时出示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教授绘制的“未成年人犯罪心理路径与行为路径”(图a),以及李佳同学绘制的漫画《被“网”住的青春》(图b)。课堂上,张老师要求同学们完成下面的讨论,请你参与其中:

    1. (1) 请你简要分析以上两图所揭示的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
    2. (2) 结合以上两图,请你谈谈青少年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 23. (2022八上·阳西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规定:学校应该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

    材料二:2022年7月28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规定》要求,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包括电话手表)进入课堂,的确需要将手机带入学校的,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手机带入学校后交由学校统一保管,该规定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对此,小龙认为这项规定限制了大家使用手机的自由,太难受了。

    1. (1) 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 (2) 运用"自由与规则不可分”的相关知识,对小龙的观点进行评析。
  • 24. (2022八上·长春期末) 关注时政新闻,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20年12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 (1) 从规则的角度回答,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调整?
    2. (2) 材料警示青少年要如何预防和远离犯罪?
    3. (3) 为提高法律意识,中学生还可以学习什么法律?(写出一部即可)
  • 25. (2022八上·凤台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镜头一:孔庙国子监,学生在向老师行“拜师礼”。家长表示此类活动非常有意义,能使孩子更加尊敬老师、理解老师,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镜头二:七年级某班,大家就“同学交往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我的朋友都是游戏盟友”、“同学交往浪费时间,将来升学各奔东西,没必要交往”、“我和小红是单纯的异性朋友,但同学们都起哄,现在她都不跟我说话了”……

        镜头三:公交车上,郑州网友“雷进king”强忍胃疼为大妈让座,大妈发现后体谅还座。网友对此纷纷点赞,一“让”一“还”,正能量满满。

    1. (1)   请任选一个镜头,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良好的人际交往对个人和集体的意义。
    2. (2)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抹亲和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暖心的话语,都是文明交往的代名词。请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应如何文明交往。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