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

更新时间:2023-03-29 浏览次数:2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M地纬度(   )
      A . 10° B . 30° C . 45° D . 60°
    2. (2) 图中M、N、O和Q四地中(   )
      A . Q地线速度1670km/h B . N地线速度大于837km/h C . M地线速度约是赤道的一半 D . O地自转周期约12小时
  • 2. 读我国四地区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四种地貌景观中属于外力沉积作用的是(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地貌与海南岛“南天一柱”的成因相同的是(   )
      A . 广东沿海的断崖 B . 北美的五大湖 C . 长江上游的三峡 D . 日本的富士山
  • 3. 读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甲),完成下面小题。

    1. (1) ①控制下的气候特点是(   )
      A . 高温多雨 B . 炎热干燥 C . 温和多雨 D . 寒冷干燥
    2. (2) 与图乙所表示的气候类型关系密切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
      A . B . C . D .
  • 4. 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沿非洲海岸延伸2100 km。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影响纳米布沙漠沿海岸线向北延伸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地形 B . 降水 C . 大气环流 D . 洋流
    2. (2) 纳米布沙漠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成因是(   )
      A . 寒暖流交汇,鱼类饵料丰富 B . 入海河流带来大量泥沙 C . 上升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 D . 东南信风带来大量鱼类饵料
    3. (3) 下列关于奥兰治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汛期在当地夏季 B . 下游地区农业欠发达 C . 雨水是最主要的补给水源 D . 自上游至下游水量渐多
  • 5. 我国南、北方自然特征存在差异,导致建筑物景观明显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有关南、北方建筑物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B . 北方民居的墙体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C . 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南方的大 D . 北方民居的屋檐较南方的窄
    2. (2) 地理环境的差异是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点不同的主要原因。下列有关北方建筑物特点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强——平原地形 B . 墙体严实厚重(保温御寒)——冬季寒冷漫长 C . 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降水量大 D . 房屋进深和高度大(利于通风、纳凉)——夏季湿热
  • 6. (2019高二上·桂林月考) 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如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A . 无划分指标依据 B . 与自然河道一致 C . 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 . 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 (2)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A . 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 . 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 . 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 . 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 7. 读某国国情简表,回答下列小题。

    人口和民族

    427万,3/4以上为犹太人

    国土特征

    50%以上为沙漠;盐碱地面积广

    农业特点

    种植业尤为发达

    1. (1) 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是(   )
      A . 劳动力 B . 水源 C . 市场 D . 农业科技
    2. (2) 该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但种植业发达,主要受益于(   )
      A . 广阔的市场 B . 发达的交通运输 C . 先进的农业科技 D . 传统的耕作经验
  • 8. (2019高二上·吉林期中) 读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恶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图中甲表示( )
      A . 土地盐碱化严重 B . 冰川融水减少 C . 河流水量减少 D . 沙丘移向绿洲
    2. (2) 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施是( )
      A . 禁止游牧活动 B . 大力发展畜牧业 C . 加强资源勘探开发 D . 发展节水农业
  • 9. “收缩型城市”是指城区常住人口大量流失、失去活力的城市,一般可分为资源枯竭型、产业变迁型、地理偏远型、被动虹吸型四类。以下是根据2014~2017年全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出的26个连续三年人口净流出城市情况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所属省区

    数量

    城市名单

    黑龙江

    8

    绥化、齐齐哈尔、七台河、黑河、鸡西、伊春、双鸭山、鹤岗

    吉林

    7

    吉林、白城、白山、松原、四平、通化、辽源

    辽宁

    6

    锦州、鞍山、抚顺、本溪、阜新、丹东

    陕西

    1

    安康

    内蒙古

    1

    通辽

    四川

    3

    巴中、广元、内江

    1. (1) 下列关于“收缩型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城市人口断崖式下降 B . 城市经济增速慢 C . 城市第三产业比重大 D . 以一、二产业为主
    2. (2) 东北地区“收缩型城市”未来发展中应特别注意(   )
      A . 加大资源开发,推动工业发展 B . 鼓励人口生育,提高人口数量 C . 大力发展交通,改善基础设施 D . 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
  • 10. 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比较。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

    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

    10

    1.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8

    20

    城市化水平(%)

    68

    90

    GDP占全国比重(%)

    18

    20

    1. (1) 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比长三角城市群(   )
      A . 城市人口多 B . 城市人口比重低 C . 经济水平高 D . 区域面积大
    2. (2) 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有(   )

      ①人口密度小②城市等级体系完整③城市用地规模小④城市化水平高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11. (2021高二上·山东竞赛) 加强区域协调和产业的区域分工,实现区域的错位发展,这是建设好城市群的重要举措。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群不同区域间的产业发展方向及区域分工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下列城市群中,区域产业分工和区域发展目标定位最接近该模式的是( )
      A . 京津冀城市群 B . 长三角城市群 C . 海峡西岸城市群 D . 珠三角城市群
    2. (2) 区域错位发展及产业分工有助于( )
      A . 扩大城镇总体规模 B . 发挥区域特色优势 C .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D . 改善区域交通联系
  • 12.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

    1. (1) 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 . 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 . 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 . 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2. (2) 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 .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 .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 .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总最低且增长缓慢 D . 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二、综合题
  • 13.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说出甲地的地质构造名称。
    2. (2) 说出乙地的地形类型及形成原因。
    3. (3) 简述丙地附近多地震的原因。
  • 14. 读甲、乙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甲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25°经线以东地区等温线分布的特点。
    2. (2) 简述图乙中B所在国家的地形特征。
    3. (3) 比较甲、乙两图中A、B两地的农业生产的异同。
  •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我国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南方丘陵区、西南山地区、青藏高原区及东部沿海水陆交接地区。加强生态脆弱区保护,增强生态环境监管力度,促进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 (1) 图中A地区日照时数不及B地区,而积温却高于B地区,试分析其原因。
    2. (2) B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试分析造成该地区生态脆弱的原因。
    3. (3) 请为B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汽车工业的集群化效应初步显现,基本形成了以东北、京津、中部、西南、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六大汽车产业群(如下图)。

    材料二资料显示,我国汽车从年产量不足200万辆,激增到超过850万辆,只用了6年时间。目前,我国汽车市场增长率仍较高,在全世界汽车产业的排名较为靠前。

    1. (1) 在六大汽车产业群中,东北汽车产业群竞争优势较大。试分析该地发展汽车工业的主要竞争优势。
    2. (2) 分析我国汽车销量一直增长的原因。
    3. (3) 汽车工业以产业集群化模式发展,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强。试分析这种发展模式的好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