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嘉兴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检测卷

更新时间:2023-03-31 浏览次数:18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都在变化中。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海波受热熔化 B . 铁制成铁钉 C . 木炭剧烈燃烧 D . 车胎爆裂
  • 2. 借助仪器和工具能拓展观察内容和范围。下列实验中,仅借助放大镜无法观察到的是(    )
    A . 人的指纹 B . 蜗牛的外形 C . 蔗糖颗粒的形状 D . 细胞的结构
  • 3. 小嘉不慎被圆规的针尖戳到手指感到疼痛,说明人体皮肤含有(    )
    A . 神经组织 B . 保护组织 C . 肌肉组织 D . 上皮组织
  • 4. 生活中常需要对事物进行估测。下列是对一本科学课本的相关估测,贴近事实的是(    )
    A . 质量约为1.8千克 B . 宽度约为18厘米 C . 封面面积约为100分米2 D . 体积约为2.5米3
  • 5. 小嘉在研学中看见一块外观类似“五花肉的岩石,岩石上有层层的纹理。从岩石的分类看,它属于( )

    A . 岩浆岩 B . 沉积岩 C . 变质岩 D . 花岗岩
  • 6. 不久前,中国科考队员在西藏察隅县发现的高达83.4米的云南黄果冷杉,超过了之前在西藏墨脱发现记载的76.8 米的不丹松,成为中国第一高树。 黄果冷杉和不丹松都属于( )
    A . 蕨类植物 B . 苔藓植物 C . 裸子植物 D . 被子植物
  • 7. 对一个厚壁塑料瓶内的油施加高压,瓶壁无裂痕,瓶内的油会从瓶壁渗出。该现象说明( )
    A .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 B . 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C .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D . 分子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
  • 8. 如图是目前已探明的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科学家们曾想要直接从地球的表面钻探到地球中心,但只钻探到了12262 米。这个深度到达的地球结构是( )

    A . 地壳 B . 上地幔 C . 下地幔 D . 地核
  • 9. 长时间玩手机会影响视力,学校每学期都会对学生进行视力检查,以评估学校学生视力变化情况。“视力检查”这一过程相当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建立假设 C . 设计实验方案 D . 收集事实与证据
  • 10.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这种适应表现在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等方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鸟类的骨骼中空,有利于飞翔 B . 蜗牛的贝壳坚硬,有利于爬行 C . 鱼的体形呈梭形,有利于游动 D . 青蛙的皮肤湿润,有利于呼吸
  • 11. 下列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 . 雾的形成属于汽化 B . 露的形成属于液化 C . 霜的形成属于凝固 D . 雪的形成属于熔化
  • 12. 初中科学实验中,有许多操作涉及“先”“后”顺序问题。下列操作顺序错误的是( )
    A . 借助水测量不规则小石块密度时,先测质量,后测体积 B . 使用水银体温计时,先用力甩几下,后放腋下测量体温 C . 使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先添加小砝码,后添加大砝码 D . 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 13. 科学研究重视实证,下列各项研究中证据与结论相匹配的是( )
    A . 笔尾比笔尖后消失证明地球是球体 B . 铅柱未被拉开证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 . 书本拱起证明板块碰撞形成山脉 D . 磁铁不能吸引铁绣证明铁锈不是铁
  • 14. 神秘的江南精灵——安吉小鲵(如图)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其珍稀程度堪比大熊猫、扬子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鲵和大熊猫都有脊椎骨 B . 小鲵和大熊猫体温都恒定 C . 小鲵和扬子鳄体表都有鳞片 D . 小鲵和扬子鳄都用鳃呼吸
  • 15. 人类对地球构造的认识过程中形成了以下几种重要的科学假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相吻合后,结合化石等证据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1960-1962年,美国科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进行研究,发现离大洋中脊越远的岩石年龄越老,提出了“海底扩张说”。

    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基础上创建了“板块构造学说”。

    A . “大陆漂移说”“是基于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事实提出的 B . “海底扩张说”对大陆“票移”的动力来源做出推测性解好 C . “板块构造学说"推翻了“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 D . 科学假说可以被解释、支持或修正,甚至形成新科学假说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16空,第16-18题每空1分,第19-22题每空2分,共30分)
  • 16. 在某次测量中,小嘉用刻度尺和三角尺测出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和高度。 请分析回答:

    1. (1) 用如图方式对圆柱体的直径进行测量,其中正确的是。(填字母编号)
    2. (2) 小嘉同学对圆柱体的高进行了五次测量,数据记录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测量值(cm)

      17.72

      17.69

      17.70

      17.18

      17.71

      上表记录的数据中存在错误的是第 (填序号)次;小嘉同学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17. 2022 年是虎年,虎所在的生物分类等级如图所示。

    1. (1) 虎、猫、狮、狼、犬这五种动物都归为哺乳动物,其依据是
    2. (2) 虎和人共同的分类等级是,在猫、狮、狼、犬中,与虎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18.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此次地震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板块挤压碰撞造成的。震中指图中的 (选填“A”或“B”) 。

  • 19. 如图是小嘉学习地形的变化后画出的部分思维导图。

    1. (1) 图中的“?”应填入的内容是
    2. (2) 嘉兴地处平原,其成因的外力作用因素是
  • 20. 小嘉给某固体物质持续加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数据见下表。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6

    -4

    -2

    0

    0

    0

    1

    2

    3

    1. (1) 以时间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在答题卷上相应图中画出变化的图像。
    2. (2) 分析图表可知,从第2分钟至第4分钟,该物质的温度变化情况是 。
    3. (3) 进一步分析图表可知:该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
  • 21. 如图表示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的结构层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b是细胞过程,判断的依据是
    2. (2) 从生物的结构层次来看,丁属于
  • 22.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天平,请根据要求回答。

    1. (1) 图中B是 (填结构名称)。
    2. (2) 天平使用前先要调平。把天平放在水平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观察到指针或左右摆动幅度相同,这时天平平衡。
    3. (3) 某次测量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所测物块的质量是克。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2空,每空2分,共24分)
  • 23. 某班同学进行临时装片制作,并制作细胞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制作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其目的是
    2. (2) 图甲中,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从A到D的调节过程中,一定不需要调节的显微镜结构是 (填序号) 。
    3. (3) 图乙是小君用橡皮泥制作植物细胞示图,现将制作的指标评价标准。

      等第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且齐全,整体美观。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整体整洁。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不完整,名称标注有误或不全。

      根据评价指标,小嘉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 。

  • 24. 在研究“气泡运动规律"实验时,小禾在细玻璃管中注入水,管中留一个小气泡,让玻璃管与水平面间保持不同的倾角,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气泡的运动快慢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做出了如下猜想:

    气泡长度约2cm

    实验序号

    倾角/°

    气泡经过AB段的时间/秒

    1

    15

    22.5

    2

    30

    14.9

    3

    45

    12.2

    4

    60

    13.8

    5

    90

    19.9

    猜想一:跟气泡的长度有关;

    跟玻璃管与水平面的倾角有关。

    为了便于研究,她在玻璃管上做上记号A、B,测出气泡经过AB段的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

    1. (1) 实验中,除刻度尺、量角器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为
    2. (2)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气泡运动的快慢随倾角的变化规律:
    3. (3) 若用上述器材探究气泡的运动快慢与气泡长度的关系,则需要控制相同。
  • 25. 小禾发现大蒜露出地面部分是绿色的,而地下部分却是白色的,据此她开展了相关探究。
    1. (1) 小禾猜想:大蒜露出地面部分呈绿色与光照有关。她提出猜想的依据是
    2. (2) 小禾用蒜瓣进行探究。将2粒蒜瓣分别栽种在甲、乙两个相同的花盆中,然后将甲花盆放在阳光下,乙花盆放在黑暗的纸箱中。小嘉认为她的设计有问题,理由是
    3. (3) 如果“大蒜露出地面部分呈绿色与光照有关”的猜想成立,一段时间后黑纸箱内乙花盆中长出的蒜苗颜色将为
  • 26. 在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建立如下假设:

    ①可能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②可能跟液体温度的高低有关;③可能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

    根据假设,设计了如图装置对上述三种假设进行实验,据此回答:

    1. (1) 进行甲实验时的具体操作是:在两块玻璃片上各滴一滴酒精,然后
    2. (2) 进行乙实验时,老师让同学用水来代替酒精进行实验,原因是      
      A . 水更容易蒸发 B . 酒精容易着火
    3. (3) 支持假设③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四、解答题。(本题有2小题,第27题7分,第28题9分,共16分)
  • 27.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形容沸腾的水“势如奔涛”。小嘉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1. (1) 甲装置中,温度计的使用错误之处是
    2. (2) 图乙为改正错误后进行实验测得的某时刻水的温度,为 ℃。
    3. (3) 沸腾的微观实质模型如图丙,请以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沸腾比水蒸发更剧烈的原因:
  • 28. 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经调查我国约有4亿人需要配戴近视或远视眼镜。组成眼镜主要材料的技术指标如表所示。

    材料技术指标

    树脂镜片

    玻璃镜片

    铜合金镜架

    钛合金

    镜架

    400度以下

    400度以上

    400度以下

    400度以上

    透光量

    92%

    90%

    -

    -

    密度(千克/米3)

    1.3×103

    2.5×103

    8×103

    4.5×103

    性能

    较耐磨损

    耐磨损

    较耐腐蚀

    耐腐蚀

    参考价格(元/副)

    300

    600

    100

    200

    120

    480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

    1. (1) 如果仅考虑使用轻便,眼镜的镜片应选用
    2. (2) 一副钛合金镜架的体积约为3×10-63 , 则该镜架的质量约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 (3) 小禾要配一副眼镜,经验光,需要佩戴350度的眼镜,同时要求透光量好,耐腐蚀。则在配制眼镜时应选择
      A、树脂镜片和铜合金镜架
      B、树脂镜片和钛合金镜架
      C、玻璃镜片和铜合金镜架
      D、玻璃镜片和钛合金镜架
      估计价格为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