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

更新时间:2023-03-01 浏览次数:8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本次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
    A . 十八 B . 十九 C . 二十 D . 二十一
  • 2. 2022年11月15日至16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       巴厘岛举行,本届峰会主题是“共同复苏、强劲复苏”。(   )
    A . 印度 B . 印度尼西亚 C . 缅甸 D . 巴基斯坦
  • 3. 下列名言与体现的观点不相一致的是(   )

    选项

    名   言

    观   点

    A.

    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

    帮助他人,关心社会

    B.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文明有礼,态度谦和

    C.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实守信,真诚待人

    D.

    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A . A B . B C . C D . D
  • 4. 人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和行为的底线分别是(   )
    A . 身份  讲诚信 B . 诚信  不犯罪 C . 诚信  不违法 D . 身份  不违法
  • 5. 图示有利于揭示概念间的关系。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对下图中男孩的行为最贴切的评价是(   )

    A . 礼貌待人,承担责任 B . 平等待人,增进信任 C . 关爱社会,温暖他人 D . 尊重他人,消除歧视
  • 7.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首次将国家安全单列一个部分进行集中部署,强调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此,我们青少年应(   )

    ①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②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③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④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是军人的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8.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正式升级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课程。新学期开学后,不少中小学的开学课表中“劳动课”正式入列,一些学校将“开学第一课”搬到农田里。这是因为(   )

    ①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唯一源泉              

    ②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

    ③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              

    ④参加劳动可以替代学习书本知识

    A . 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 9. 加强网络保护,促进健康成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期两个月的“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的内容是:侵犯未成年人隐私,对未成年进行人身攻击,侮辱、谩骂等网络欺凌行为;诱导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行为;引诱未成年不良交友、煽动负面情绪行为;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账号租售服务行为……

    材料二:15岁的单某在玩手机游戏时,有人添加其为微信好友,并宣称可以帮助其解除未成年人手机游戏的时间限制。单某信以为真,并依照对方的视频指导,偷偷使用家长手机先后3次扫码支付,合计被骗3800元。

    1. (1) 网络是把双刃剑,整治活动说明网络具有哪些不良影响?我们参与网络活动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2. (2) 网络无限,自由有限。针对材料二单某的遭遇,我们该如何防范网络诈骗?
    3. (3) 综合上述材料,运用“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知识谈谈我们中学生应怎样参与网络生活?
  • 10. 增强法治意识,远离违法犯罪。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

    15岁品学兼优的中学生陈某这样走上犯罪道路

    【阶段一】结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

    【阶段二】开始有些自责,后来放纵自己,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学校纪律处分。

    【阶段三】没有接受处分教训,经常偷窃财物等,被公安机关拘留。

    【阶段四】仍不悔改,为了搞钱和另外两个“朋友”拦路抢劫,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1. (1) 材料中陈某有哪些不良行为?
    2. (2) 请指出案例中陈某的犯罪行为。判断犯罪行为的依据是什么?
    3. (3) 从道德和法治的角度说说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历程给我们的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