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

更新时间:2023-03-12 浏览次数:4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34分)
  • 1. 2022年11月10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圆满落幕。本届进博会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意向成交金额735.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9%,实现了成功、精彩、富有成效的预期目标。这表明网络(   )
    A . 为文化建设搭建新平台 B . 为民主政治拓展新思路   C .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D . 为生态建设提供新途径
  • 2. (2022八上·濉溪月考) 2022年,我国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具体包括打击网络谣言,打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等重点任务。开展“清朗”行动能有效(   )

    ①扩大公民表达权

    ②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③弘扬网络正能量

    ④提高文化传播的速度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 2022年2月,夏某某在明知其与一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的情况下,未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备,并多次出入公共场所,造成新冠病毒传播风险,最终被警方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依法立案侦查。该案例警示我们(   )

    ①做负责任的人,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②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现象普遍存在

    ③违背诚信原则必定会受刑罚的处罚

    ④树立诚信意识,做勇于担当的人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4. 如图漫画告诉我们(   )

    ①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③维护秩序靠规则,要敬畏规则

    ④自由划定了社会规则的边界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5. 下列典故与体现的相应观点,正确的是(   )

    ①程门立雪——尊师重道

    ②一诺千金——诚实守信

    ③三顾茅庐——勇于竞争

    ④卧薪尝胆——宽容礼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22八上·桂林月考) “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传播网络正能量是做一个负责人的网络参与者的表现。下列不属于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是(    )
    A . 利用网络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B . 积极参加正规的网络公益行动 C . 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 D . 一看到救助信息就转发朋友圈
  • 7. 如图图示表示了“违法与犯罪”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与这一关系一致的是(   )

    ①刑罚、附加刑

    ②主刑、死刑

    ③主刑、附加刑

    ④主刑、罚金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8. (2022·柳州) 金某拾得董某遗失的新手机并将其占为己有。董某报案后经查看监控找到了金某,要求其返还,金某拒绝归还。董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金某限期归还手机。金某的行为属于(    )
    A . 刑事违法行为 B . 行政违法行为 C . 民事违法行为 D . 严重违法行为
  • 9. 八年级某班同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参与“观生活 微点评”活动,其中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观生活

    微点评

    有序排队乘坐公交车

    遵守社会规则

    在军事禁区偷拍照片

    危害国家安全

    危害国家安全

    自由不受限制

    拨打119电话谎报险情

    民事违法行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江苏南京一老人脑梗倒在院中,院门紧锁。辅警梁鹏飞从隔壁4米高台跳入院中时摔骨折,仍忍痛爬行20米打开院门,老人获救。辅警梁鹏飞的行为(   )
    A . 不言代价与回报地承担关爱他人的责任   B . 珍视自己生命,延长了老人的生命价值   C . 值得赞扬,积极履行了赡养父母的义务   D . 得不偿失,收获的回报少于付出的代价
  • 11. 浙江郑待赎在凌晨3点半配送牛奶时路遇一店铺着火,她当即冲上去灭火,救下一家四口,火灭后默默离开。近日,郑待赎被浙江省政府记一等功。郑待赎的行为体现了(   )

    ①漠视生命,追求赞誉

    ②拒绝冷漠,关切他人

    ③敬畏生命,守护生命

    ④无私奉献,彰显伟大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2022·武汉) 彭士禄是革命英烈彭湃之子,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历经磨难,初心不改,一辈子为国家深潜”。他的感人事迹表明(   )
    A . 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B . 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矛盾的 C . 要始终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D . 人生是否有价值在于是否对国家作出重大贡献
  • 13.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当前我国种业的科技含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部分种子对外依存度高,需要大量进口。习近平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这表明(   )

    ①只有依赖对外进口种子,才能实现我国发展

    ②种源自主可控,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

    ③我国在种源上面临被国外“卡脖子”的风险

    ④依靠引进国外先进种业技术,维护种源安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4. (2022八下·港南期中)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向同学们出示了某部法律的两个相关词条(如下所示)。据此判断这部法律是( )

    词条一:规定了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词条二:其他法律不得与它的原则相违背

    A . 国旗法 B . 刑法 C . 民法典 D . 宪法
  • 15. (2020·仙桃) 毛泽东指出:“一个团体要有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据此,对下列各项之间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宪法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④其他国家机构

    A . ①→②→④→③ B . ②→①→③→④ C . ②→③→①→④ D . ③→②→①→④
  • 16. 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的主要内容如图所示,该图说明(   )

    ①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③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④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7. 习近平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保障宪法实施,要求中学生(   )

    ①坚持依宪治国

    ②增强宪法意识

    ③加强宪法监督

    ④自觉遵守宪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简答题(要求紧扣题意,简明扼要地回答。)
  •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1. (1)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的原因。
    2. (2) 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你准备怎么做?
三、材料分析题(要求运用所学知识,紧扣题意作答。)
  • 19.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材料三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国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坚持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等。

    1. (1) 运用宪法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 (2) 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说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依据。
    3. (3) 材料三中我国的举措体现了宪法的什么原则?
四、实践探究题(要求紧扣题意,结合社会生活实际,鼓励创新。)
  • 20. 2022年秋季期,劳动成为中小学独立课程进入我们的课堂。由此,劳动教育引发同学们极大兴趣,他们成立学习小组,请你一起参与其中。

    【劳动调研】就中小学生家务劳动情况,同学们搜集到以下调研信息:

    问卷事项

    问卷内容

    样本占比

    周平均家务劳动时长

    半小时左右及以下

    34.92%

    整理床铺

    不常做

    24.90%

    做饭

    不会做

    59.10%

    垃圾分类

    不会做

    33.20%

    (数据来源2021年8月《大中小学青少年劳动状况调研报告》)

    【中国奇迹】一世纪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一个个“中国奇迹”,书写着中华民族恢弘的史诗。

    ——《人民日报》述评片段

    奇迹”,请任选两个角度各举一例。

    【奋斗青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1. (1) 上表反映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2. (2) 百年来,谁带领中国人民用辛勤劳动创造着一个个“中国奇迹”?你知道哪些“中国

    3. (3) 道不可以坐论,德不能空谈。你参加过哪些家务劳动和志愿活动?活动结束后你以怎样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