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3-02-17 浏览次数:3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 1. (2018·河南) “抓落实就好比在墙上敲钉子:钉不到点上,钉子要打歪;钉到了点上,只钉两下,钉子会掉下来;钉个三四下,过不久钉子仍然会松动;只有连钉七八下,这颗钉子才能牢固。”这启迪我们(    )
    A . 实现人生目标需培养坚韧不拔意志 B . 拥有自强精神就能够实现人生价值 C . 他人帮助是战胜困难的决定性因素 D . 参加实践活动比学习文化课更重要
  • 2.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对儿子的这些教诲告诉我们(   )

    ①宽以待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②修身养性,明确自己的人生志向

    ③转听教诲,做到唯父母之命是从

    ④发奋学习,提升个人能力和智慧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3. 英语课上,老师不断抛出话题,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语文课上,学生自愿组合、编排表演课本剧;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同学们开展探究小实验。经历这些过程后,同学们上课主动发言的多了,不合作交流的少了。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

    ①相信自己,克服自卑,就能收获学习的成功

    ②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③学习不只是在学校,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

    ④学习方式的多元化,要求我们更应主动学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品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智者对话:顺境时,给你清醒;迷惘时,给你希望;挫折时给你信心;追梦时,给你力量。这启示我们(   )

    ①学习点亮生命,激发前进动力

    ②学习就为生存,学习就是读书

    ③养成读书习惯,自觉主动学习

    ④重视书本学习,参与社会实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22七上·新丰期中) 认识自己很重要。如图启示我们(   )

    ①他人评价是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②公开自己的秘密才能被别人接纳

    ③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发现自己

    ④扩大盲目区有利于全面认识自己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6. 七年级学生小天和一位网友聊了好长时间,有一天,网友提出和小天见面的要求。小天应该(   )

    ①向班主任请假,偷偷和网友见面

    ②为了自身安全,让网友来校找他

    ③和父母与老师进行商量,寻求他们的帮助

    ④慎重考虑是否将网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22七上·新丰期中) 对此,作为好友的小杨应(   )

    小杨:你今天一直眉头紧锁,下课发呆,问你也不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我很担心。

    小江:你不要再问了,我不想说。

    A . 持续行动,继续追问 B . 尊重对方,给予空间 C . 保持冷静,结束友谊 D . 不辨是非,指责埋怨
  • 8. 小达和小州在生活中是好朋友,在学习上是竞争对手(如图)。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友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与别人竞争时不忘合作

    ③呵护友谊需要牺牲自我

    ④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2022·北京) 一位老师每逢节气都会给学生写寄语,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

    此举体现了(    )

    ①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②因循守旧,固守传统

    ③以文化人,润心启智

    ④尊师重教,教学相长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0. 读图,“超限效应”在处理家庭关系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父母对子女的批评教育是错误的

    ②子女是没有办法克服逆反心理的

    ③构建和谐家庭需要讲究教育艺术

    ④子女应正确对待父母的批评教育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一日,某老人突发疾病昏倒在地,一路过医生跪在他身旁对其急救,周围的群众也纷纷加入救护。经过急救,老人脱离危险。众人的举动(   )

    ①诠释了传统美德,彰显中国价值

    ②是对他人生命的关切,传递了温暖

    ③是凡人善举,传递了人间的大爱

    ④不过是举手之劳,不值得我们赞扬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我们守护生命,既要爱护身体,又要养护精神。下列选项体现充盈精神世界的是(   )

    ①居家学习期间注意规律作息,适当锻炼

    ②在学校的组织下一起收看“天宫课堂”

    ③参加应急逃生演练,掌握自护自救技能

    ④参加“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主题活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小诗《短》写道:“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一年很短,短得来不及细品初春殷红窦绿,就要打点素裹秋霜!一生很短,短得来不及享用美好年华,就已经身处迟暮……”这首小诗启发我们(   )

    ①懂得生命的短暂,活出生命的精彩

    ②延长生命的时间,追求生命的永恒

    ③直面生命的脆弱,增强生命的韧性

    ④感悟生命的宝贵,探索生命的意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4. (2022·扬州) 在北京冬残奥会上,我国运动员胸怀梦想,顽强拼搏,超越自我,取得了18金、20银、23铜的优异成绩。这说明绽放生命之花需要(    )

    ①拥有健全身体    ②直面人生挫折   

    ③拒绝贫乏人生    ④掩饰自身缺陷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简答题
  • 15. 材料:一位情操高尚、平民情愫、家国情怀,一位学识广博、光明磊落、真挚善良。一起工作的日子里,他们谈的是人民的疾苦与病痛,说的是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分开的日子里,他们彼此惦念,友情并未随日月流逝而淡漠。他们的心,总是紧紧地连在一起。

    上面是一段关于友谊的故事,故事中两人的友谊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三、探究题(本题有2个小题,其中第16题12分,第17题14分,共26分)
  • 16. 材料一:中国的春运,可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拥挤的身影,喜悦、期盼、焦灼等多样的神情……这个景观的背后,流淌的是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

    材料二:关于孝亲敬长,小明同学摘录了以下文字。

    《论语•学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材料三:明朝思想家王阳明认为孝顺有“三种境界”:一是养长辈的身,保障长辈吃穿不愁;二是养长辈的心,让长辈心情愉悦;三是养长辈的志,让长辈活得有意义。

    1. (1) 在中国人心目中,家的意味是什么?
    2. (2) 请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结合材料二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3. (3) 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从“养心”角度谈谈中学生应如何孝顺父母。
  • 17. 材料一  进入初中后,小卢学习进步很大。在一次分享中,地写道:“老师经常要我们去预习,过去我觉得预习很烦,随意应付。后来,我专门查找相关资料或看老师做的微视频,务力突破一些核心知识与主干知识上的难点,为第二天的学习做好准备,有准备地去学习与交流,使我的自信心得到增强。”

    材料二  据报道,某校各科作业本上,老师的评语不再是“优”“良”“中”“差”,而是一幅幅配有暖心话语的简笔画(见图)。极具创意、充满鼓励和爱意的个性化作业评语,得到众多网友和家长的点赞。

    材料三  青春向党,心系祖国。我们生于伟大的祖国,欣逢伟大的时代。身后是先辈希冀的目光,前方是民族托付的希望。我们脚踏祖国大地,意气风发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路上。

    1. (1) 谈谈小卢学会学习的原因。
    2. (2) 面对这些个性化评语,你会采取哪些实际行动作出回应?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内容,谈谈我们应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实现生命的价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