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八下期中综合测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3-03-17 浏览次数:19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仔细观察图中的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
    A . B . C . D .
  • 2. (2021八下·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的四幅实验装置图中,肯定不能反映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
    A . B . C . D .
  • 3. (2021八下·杭州期中) 某同学研究磁体周围的磁场情况,将一根条形磁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它周围放置一些小磁针,小磁针的指向情况如图甲所示;将小磁针拿掉之后,在条形磁体上面放一块有机玻璃,玻璃上均匀撒一层铁屑,轻轻敲打玻璃,可以看到铁屑的分布情况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甲和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用磁感线描述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情况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图甲的实验,研究的是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方向特点 B . 图乙的实验,研究的是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特点 C . 图丙的条形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人们为了描述磁场而引入的物理模型 D . 由图丙可知,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是由磁感线组成的
  • 4. 如图所示是消防应急灯的电路图,其中少连了一根导线,外部电路为220 V交流电,消防应急灯的工作原理是当外部电路正常时,两盏标有“6 V”字样的灯泡不发光;当外部电路停电时,两盏标有“6 V”字样的灯泡发光。对于这一装置及其工作特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当外部电路停电时,电磁铁所在电路工作 B . 电磁铁通电时,弹簧被拉长 C . 电磁铁的上端始终为N极 D . C点应该和B点相连
  • 5. 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灯泡不亮。用测电笔检测插座的两孔,发现只有插入右孔时氖管才发光。用测电笔检测A点时氖管发光,检测B点时氖管不发光。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 灯泡断路 B . 灯泡短路 C . 进户零线断路 D . 进户火线断路
  • 6.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电流表的内部构造图,线圈通电后就会受力转动,使指针发生偏转而显示电流值,下列四幅装置图,与其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 B . C . D .
  • 7. 图中的做法没有违反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 使用绝缘层破坏的导线 B . 电冰箱外壳接地 C . 在电线上晾晒湿衣服 D . 电视天线与电线接触
  • 8. 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第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从表中不能直接获取的信息是( )

    A .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 . 原子的质子数 C .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D . 原子的中子数
  • 9. 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有一种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该铕(Eu)原子的质量为( )
    A . B .  g C . D .  g
  • 10. 对图中甲、乙、丙、丁四幅图解释合理的是( )

    A . 图甲:可以从磁场中获得电流 B . 图乙:闭合开关,小磁针N极将向右偏转 C . 图丙: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 D . 图丁:闭合开关,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 11. 《我不是药神》是一部关于白血病的电影作品。药品“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可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和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原理是融合基因,使BCR-ABL蛋白得不到磷酸,不能活化,无法发出指令,细胞的增殖态势便会得到抑制。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化学式为C29H31N7O·CH4SO3 , 下列关于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磺酸伊马替尼是由八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 甲磺酸伊马替尼由77个原子构成 C . 甲磺酸伊马替尼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0∶35∶4 D . 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89
  • 12. (2021八下·杭州期中) 瑞德西韦一度被认为是治疗新冠肺炎较为有效的药物,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C27H35N6O8P,对此分析可得出的信息是(   )
    A . 相对分子质量为602g B . 1个C27H35N6O8P分子中有35个氢原子 C . 该分子由五种元素组成 D . 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3.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扩散,过氧乙酸(分子模型如图)能有效杀灭病毒。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过氧乙酸的分子式为CH3COOH B . 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 C . 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6 D . 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4. 某同学在学习中构建了图所示“碳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下列a、b、c三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合理的是 ( )

    A . CO、H2CO3、CH4 B . CO2、H2CO3、CH2 C . CO、H2CO3、CH2 D . CO2、HCl、CH2
  • 15. (2021八下·杭州期中) 现有一种由FeSO4和Fe2(SO4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已知该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则该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 31% B . 40% C . 30% D . 46%
  • 16. 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环形磁体a、b、c、d套在塑料支架的光滑杆上。静止时磁体a、b、c悬浮在空中,d压在塑料支架底板上。若每个磁体受到的重力均为G,磁体a的上表面是N极。则( )

    A . 磁铁b的上表面是N极    B . 磁铁c的下表面是N极 C . 磁铁d对底板的压力是G    D . 磁铁d对底板的压力是4G
  • 17. 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发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卢瑟福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B . α粒子可能是某种原子的原子核 C . 图乙所示原子核式结构是一种模型 D . 通过该实验可知原子内有较大的空间
  • 18. 如图所示,螺线管接上电源后,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 19. 声控开关在静音时处于断开状态,在接收到一定响度的声音时会自动闭合一段时间。某市一地下通道两端的入口处,各装有一个声控开关来控制同一盏电灯,以确保行人不管从哪端进入,电灯都能接通电源发光。图中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要求的电路是( )
    A . B . C . D .
  • 20. 化学上常用符号””表示原子的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Xn+Ym-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b-a=d-c B . a+n=c-m C . a-n=c+m D . b-n=d+m
二、填空题(共26分)
  • 21. (2021八下·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是一款“运动手环”,其主要部分是一段内置一小块磁体的密闭空心塑料管,管外缠绕着线圈。戴着这种手环走路时,塑料管跟着手一起运动,磁体则在管内反复运动,线圈中便会产生电流,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出运动的步数,此过程利用了的原理,将能转化为电能。

  • 22. 回答下列问题。
    1. (1) X、Y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X与Y组成的化合物中,X、Y两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8,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2. (2) 已知X、Y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由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X、Y的质量之比为2∶3,其中X的化合价为+a,则在该化合物中Y的化合价为。 
  • 23. 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磁悬浮的核心技术是利用导体的反磁性。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是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煅烧结合而成的。
    1. (1) 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中钇(Y)元素的化合价为。 
    2. (2) 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中钇(Y)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9,相对原子质量为89,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 24. 如图甲所示是测电笔的结构,图乙和图丙中,正确使用测电笔的是图。当用测电笔插入插座的左孔时氖管不发光,插入右孔时氖管发光,则说明火线在插座的孔。测电笔内部有一个大电阻,它的作用是。若测电笔氖管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6mA,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 V,则当测电笔的笔尖接触家庭电路的火线时要使人能处于安全状态,此大电阻的阻值至少应为Ω。(不计氖管发光时的电阻)

  • 25. 新能源汽车中常使用锂电池,其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 (1) 锂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 (2) 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 (3) 已知锂元素和钠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锂元素和氧元素可形成氧化锂,其化学式为。 
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
  • 26. 在“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的实验中,小颖同学的四次实验情况分别如所示。

    1. (1) 有同学说:“只要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图可支持你的结论。
    2. (2) 为了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

      ①根据图甲和图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②根据图乙和图丁的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3. (3) 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感应电流的产生过程是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 27.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甲所示。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 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 (1) 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 
    2. (2) 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3. (3) 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图中的。 

四、解答题(共18分)
  • 28. 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学校每天都会对教室和公共区域进行消毒,使用的是“84”消毒液,下面是“84”消毒液的产品说明书。

    产品品名

    “84”消毒液

    主要原料

    次氯酸钠(NaClO),有效含氯量大于等于5%

    主要作用

    餐具、厨房用品;白色衣物及物体表面;肝炎、病毒性感冒及肺炎患者的污染物

    产品规格

    500 g

    1. (1) 每个NaClO微粒中钠、氯、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2. (2) 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 (3) 计算NaClO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4. (4) 计算该消毒液中至少含有次氯酸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 29. 电梯为居民出入带来很大的便利,出于安全考虑,电梯都设置有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已知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恒为6 V,保护电阻R1=100 Ω,压敏电阻R2的阻值随压力F大小变化如图乙所示,电梯底架自重和电磁铁线圈的阻值都忽略不计。(g取10 N/kg)

    1. (1) 当压敏电阻R2受到的压力F增大时,其阻值减小,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从而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电梯超载时,衔铁被电磁铁吸住,触点K与触点接触,电铃发出警报声。 
    2. (2) 当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达到20 mA时,衔铁刚好被吸住。若该电梯厢内站立总质量为1000 kg的乘客时,试通过计算说明电梯是否超载。
    3. (3) 如果想设置电梯最大乘客载质量为1000 kg,计算得出此时保护电阻的阻值应该设置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