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吉安市十校联盟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

更新时间:2023-02-15 浏览次数:2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和中国担当,其中广大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功不可没。则志愿者的下列活动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浇水造冰 B . 剪纸贺春 C . 铲修赛道 D . 喷药消毒
  • 2. (2017·江西)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A .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 原子大小不同 C . 原子种类不同 D . 原子数目不同
  • 3. 中国制造的C919大飞机采用的材料中使用了高温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4价 B . ﹣3价 C . +2价 D . +3价
  • 4. (2017·江西) 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是(   )
    A . 氯化钠放在右盘 B . 氯化钠洒出 C . 俯视读数 D . 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溅出
  • 5. (2016九上·安庆期中) 如图是汽车尾气处理器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灰色圆圈”表示氮原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成的物质都是无毒、无害组成空气的物质 B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 . 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 6. 开采煤矿过程中事故时有发生,多数是瓦斯爆炸。瓦斯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甲烷气体,当矿井中瓦斯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即燃烧爆炸。为避免灾难发生,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①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      ②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

    ③加强通风,以降低瓦斯的浓度     ④切断矿井内的所有电源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7. 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含义描述准确的是
    A . 2O——“2”表示两个氧分子 B . 2NO——“2”表示两个一氧化氮分子 C . Mg2+——“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 H2SO4——“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有两个氢元素
  • 8. 下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明显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A . 硝酸铵 B . 食盐 C . 蔗糖 D . 生石灰
  • 9. (2017·江西) 根据反应事宜能推导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以下推理中错误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银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反应物的性质

    B

    通常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温度

    C

    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反应物的浓度

    D

    分别将等浓度的稀盐酸加入到锌片和锌粉中,锌粉反应更剧烈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B . 向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C . 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OH D . 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二、选择填充题
  • 11.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可能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例如: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

    C.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D. 

  • 12. 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A.可能只有氢气            B.可能只有甲烷

    C.可能只有一氧化碳        D.

  • 13.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乙、丙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将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3℃,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C.t4℃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需加水质量最多的是甲

    D.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应采用方法提纯甲(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三、填空题
  • 14. 下图是小庆同学归纳的几种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圈,请根据该图用化学用语回答:

    1. (1) 其中金属元素的符号是
    2. (2) 属于氧化物的是(写一种)
    3. (3) 其中碱溶液中电离出来的阴离子符号为
    4. (4) 标出碳酸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5. (5) 写出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5. 景德镇602所被党和国家领导人誉为“中国直升机摇篮”“中国直升机研究发展中心”。其研究的钛合金是制造直升机的重要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是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

    2. (2) 钛的生产流程中第一步反应的化学原理为 , 则X为(填化学式):第二步,在氩气的气流中,高温下用Mg和TiCl4反应制得Ti,此过程中氩气的作用是
四、综合题
  • 16. 某种手机电路板中含金属:Fe、Cu、Au、Ag,如图所示是某工厂利用废旧手机回收部分金属的工艺流程。

    【查阅资料】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 , 而Au、Ag不能反应。

    1. (1) 操作①的名称是
    2. (2) 滤渣②中含有(填化学式)。
    3. (3) 写出滤液②和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个即可),该反应基本类型为反应。
  • 17. 虎年立春喜迎冰雪盛会,奥运五环重回华夏古都。如图所示,A、B、C、D、E分别为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二氧化碳、碳酸钙、碳五种常见物质中的一种,且五个连环中相连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B是人体胃酸中主要成分,有利于帮助消化。请推断并回答:

    1. (1) A物质的化学式是
    2. (2) D固体物质俗称
    3. (3) 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4. (4) 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 下列图示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②
    2. (2) C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不正确,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3. (3) 现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制取装置组合应选择(填字母)(从A~F中选择)。
  • 19.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入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就可产生甲烷(CH4)。秸秆主要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①沼气池中的气体除CH4外,还可能有CO、CO2、H2S等。②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晶体(CuSO4·5H2O)。③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 (1) 【提出猜想】小吴的猜想:有C、H两种元素。

      小周的猜想:有C、H、O三种元素。

      小施的猜想:有四种元素。

    2. (2) 【实验方案】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设计了如图装置并进行探究(假设每步反应或作用都是完全的)。

      【实验过程】

      ①装置A利用浓硫酸的性。

      ②装置B中用干燥的碎秸秆,目的是一方面使其容易燃烧,另一方面

      ③实验过程中,C、D、E都产生明显的现象,则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实验结论】根据以上探究,小红同学得出结论:小施的猜想正确。小吴为此提出质疑,你认为其质疑理由是:
    4. (4) 【讨论交流】实验后,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该实验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可以进一步改进。你的改进意见是
    5. (5) 【拓展应用】农村地区处理秸秆的方式是粉碎后作肥料或饲料,严禁焚烧。试从环境、原料利用等方面说明将秸秆制成沼气的重要意义:。(填写一点)
五、计算题
  • 20. 为测定某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明用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进行滴定。现取待测液50.0g,滴定过程中测得的有关数据如图所示。(滴定反应为

    1. (1) 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沉淀的质量为g。
    2. (2) 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