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

更新时间:2023-02-22 浏览次数:34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搭载“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图为巡视器搭载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携带设备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玉兔号”月球车相比,“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
      A . 昼夜温差大 B . 风沙影响大 C . 太阳辐射强 D . 地面气压低
    2. (2)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着陆时,伦敦正值(   )
      A . 旭日东升 B . 正午时分 C . 夕阳西下 D . 午夜时分
    3. (3)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祝融号”火星车工作期间从事的科学任务包括(   )

      ①气象观测②地质地貌分析③地表水文研究④生物培育研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  2019年4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指出太阳进入人类观测以来的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每个周期约11年)。当前周期太阳活动处于较低活动水平,太阳黑子出现的次数远低于平均水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年份中,处于第1个太阳活动周期的是(   )
      A . 1758年 B . 1858年 C . 1978年 D . 1995年
    2. (2) 太阳黑子主要出现在(   )
      A . 光球层 B . 色球层 C . 日冕层 D . 太阳内部
    3. (3) 下列事件中受剧烈太阳活动影响的是(   )

      ①北极极光景观②无线电信号异常③陨石降落地面④指南针失灵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下左图示意某地理兴趣小组统计的2022年1月1日甲、乙、丙、丁四地日出和日落时间(地方时),下右图示意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左图中四地位于赤道的是(   )
      A . 甲地 B . 乙地 C . 丙地 D . 丁地
    2. (2) 该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能位于右图中的(   )
      A . a点 B . b点 C . c点 D . d点
    3. (3) 该日起未来3个月内,成都昼长的变化规律是(   )
      A . 逐渐变长 B . 先变长,后变短 C . 逐渐变短 D . 先变短,后变长
  • 4.  2021年1月15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20°S,17°W)附近一座海底火山发生了剧烈喷发,大量气体裹挟烟尘形成庞大蘑菇云,喷发高度至少25公里,已穿透对流层。下图示意地表热量交换过程(虚线为大气上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海底火山爆发的岩浆来源可能是(   )
      A . 地壳 B . 下地幔 C . 地核 D . 软流层
    2. (2) 该海底火山爆发喷发的火山灰可能导致图中(   )
      A . ①增强 B . ②增强 C . ④增强 D . ⑥增强
    3. (3) 此次海底火山爆发最有可能导致的自然灾害是(   )
      A . 寒潮 B . 伏旱 C . 海啸 D . 地震
  • 5. 葡萄牙位于南欧伊比利亚半岛西部,以特茹河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该国南部四手不分明,4~10月为早季,1月至次年3月为雨季。降水最多处位于东北部地区,年降水量超过300mm。图左示意葡萄牙地理位置,图右示意里斯本气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葡萄牙南部4~10月旱季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受(   )
      A . 盛行西风影响 B . 副热带高压控制 C . 沿岸寒流影响 D . 东北季风的影响
    2. (2) 该国东北部地区降水量最大,主要是因为(   )

      ①盛行西风②反气旋控制③地形抬升④暖流增湿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3. (3) 与瓜迪亚纳河相比,多鲁河(   )
      A . 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大 B . 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 C . 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 D . 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小
  • 6. 麦哲伦带领的帆船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在航行过程中船队记录下了不同区域的所见所闻。图为麦哲伦船队航行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当麦哲伦船队航行至甲地附近海峡时遭遇狂风巨浪,主要因为当地位于(   )
      A . 盛行西风带 B . 东北信风带 C . 东南信风带 D . 极地东风带
    2. (2) 当麦哲伦船队航行至乙海域时风力非常微弱,主要因为影响当地的是(   )
      A . 赤道低压带 B .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 极地高气压带 D . 副极地低气压带
    3. (3) 下列航程时段中,麦哲伦船队航行顺风顺水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7.  2020年3月,成都市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天气变化过程,表是成都市气象观测站观测到的天气变化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平均气温/℃

    天气状况

    03-27

    15.5

    晴~阴

    03-28

    10.5

    阴~小雨

    03-29

    12.5

    阴~多云

    03-30

    12.5

    阴一小雨

    03-31

    16.5

    多云~晴

    1. (1) 3月27日~28日过境成都市的天气系统是(   )
      A . 冷锋 B . 暖锋 C . 气旋 D . 反气旋
    2. (2) 受该天气系统控制成都(   )
      A . 出现连续性降水 B . 天气闷热潮湿 C . 出现下雨降温天气 D . 天气晴朗干燥
    3. (3) 此次降水形成的原因是(   )
      A . 气流受热上升,形成降水 B . 暖气团主动爬升,形成降水 C . 气流冷却下沉,形成降水 D . 暖气团被迫抬升,形成降水
  • 8. 喀斯特石林景观是地表水顺石灰岩裂缝渗入地下,地下水在石灰岩裂缝中运动,溶解石灰岩而形成。图示意某喀斯特石林地貌发育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形成石林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 风力堆积 B . 风力侵蚀 C . 流水堆积 D . 流水侵蚀
    2. (2) 下列地区中喀斯特石林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是(   )
      A . 云贵高原 B . 青藏高原 C . 黄土高原 D . 内蒙古高原
    3. (3) 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   )
      A . 甲—乙—丙 B . 乙—丙—甲 C . 乙—甲—丙 D . 丙—乙—甲
  • 9. 科隆群岛位于太平洋东部,是火山喷发和地壳运动的共同产物。海底火山持续喷发,岩浆冷却堆积形成岛屿。这些岛屿随板块运动远离海底火山热点,给新的火山岛腾出空间,如此循环往复形成越来越多的岛屿,最终形成了科隆群岛。图示意科隆群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据材料可知,科隆群岛主要岩石类型是(   )
      A . 玄武岩 B . 花岗岩 C . 大理岩 D . 石灰岩
    2. (2) 从地壳运动的角度推测,科隆群岛众多岛屿的形成主要因为(   )
      A . 水平张裂作用 B . 垂直上升作用 C . 水平挤压作用 D . 垂直下降作用
    3. (3) 科隆群岛西侧海域盛行上升流,受洋流影响当地(   )
      A . 岸线曲折破碎 B . 沿岸降水丰富 C . 沿岸温度降低 D . 空气对流旺盛
  • 10. 图示意湖北省神龙架山脉植被景观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湖北省神龙架山脉植被景观分布体现了(   )
      A . 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 .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 .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2. (2) 导致湖北省神龙架山脉植被景观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 热量条件 B . 水热组合 C . 水分条件 D . 光照条件
    3. (3) 甲地的植被类型可能是(   )
      A . 热带雨林 B . 常绿硬叶林 C . 落叶阔叶林 D . 针叶林
二、综合题
  • 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左示意某日某时光照图(阴影为黑夜)。下图右为成都市某屋顶太阳能板安装示意图。

    1. (1) 图左所示日期为北半球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填“远”或“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填“快”或“慢”);为保证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在集热板上,未来半年内,图中的成都市该屋顶集热板滑动支架需要(填“升高”或“降低”)。
    2. (2) 图左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坐标是()。
    3. (3) 图左中A、C、D三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昼长最长的是
    4. (4) 此时图左中B地位于(填“晨”或“昏”)线上,该日昼长为小时。
  •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示意某日欧洲西部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

    1. (1) 图示甲地的天气系统为(填“高压脊”或“低压槽”),天气特征为;从气流运动状况来看,乙地的天气系统为,中心气流(填“上升”或“下沉”)。
    2. (2) 丙地风向为,与丁地相比,丙地风速(填“大”或“小”),主要因为丙地
    3. (3) 受附近锋面影响,丁地未来将经历的天气变化是气温、气压天气。
  •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理研学小组野外考察时,绘制了一幅当地的地质剖面图,记录所见到的岩层与褶皱构造,以及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表形态。

    1. (1) 图中甲处地质构造为,从岩层新老关系来看判断理由是,从岩层形态来看判断理由是
    2. (2) 图中乙处山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3. (3) 甲、乙两地中适合修建隧道的是,理由是
    4. (4) 若在丙、丁两地中选择一地建设攀岩场所更为合适的是,理由是
  • 1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鄱阳湖(图左)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对长江水量起着“削峰补枯”的作用。鄱阳湖丰水期和枯水期之间面积变化很大,呈现出“高水是湖,低水似河”的独特景观。图右为部分水循环示意图。

    1. (1) 鄱阳湖及周边河流水流进入长江,最终汇入到太平洋,此过程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鄱阳湖丰水期为(填“夏秋季”或“冬春季”),该时段我国东部地区盛行季风,枯水期鄱阳湖与长江间的相互补给关系为(填“鄱阳湖流入长江”或“长江流入鄱阳湖”)。
    2. (2) 近年来鄱阳湖流域开展大规模退耕还林工程,该工程的建设导致图中③环节(填“增强”或“减弱”),④环节(填“增强”或“减弱”),枯水期湖泊水量(填“增多”或“减少”)。
    3. (3) 鄱阳湖与沿湖地区之间有着明显的“湖陆风”现象,下图中能够准确表述湖陆风现象的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