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镇江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

更新时间:2023-02-02 浏览次数:7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计50分)
  • 1. 古代亚非地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下图亚非文明发源地中,制定出《汉漠拉比法典》的地区是(    )

    A . B . C . D .
  • 2. 某《民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 )
    A . 种姓制度 B . 分封制度 C . 世袭制度 D . 奴隶制度
  • 3. 儿歌《白龙马》这样唱道:“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与唐三藏师徒西天取经相关的宗教是(    )
    A . 犹太教 B . 基督教 C . 伊斯兰教 D . 佛教
  • 4.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希腊“极盛时期”对西方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
    A . 海外贸易 B . 民主政治 C . 文化教育 D . 军事外交
  • 5. 古代西方历史上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征服埃及、波斯和许多其他王国,东征的足迹远达印度,征战之处使东西方文明交融……此人物是(    )
    A . 伯里克利 B . 汉谟拉比 C . 亚历山大 D . 释迦牟尼
  • 6. 十五至十六世纪,西欧的租地农场与中世纪庄园的本质区别是(    )
    A . 农场主与劳动者有依附关系 B . 养殖生产规模更大 C . 农场主使用雇佣劳动者生产 D . 大量使用奴隶劳动
  • 7. 王毅在《论日本大化改新的成败》中说:“为数不多的铁制农具仅仅被当时的氏姓贵族所垄断。他们凭借这一优越的生产条件,大肆开垦、兼并土地,大大加速了自身的成长……并且很快在政治上崛起,造成了七世纪日本社会的动乱。”材料主要论述大化改新的(    )
    A . 历史背景 B . 改革措施 C . 成败得失 D . 历史影响
  • 8. 我国古代的计数法是算筹计数法,清朝末年我国民间才开始普遍使用阿拉伯数字。这主要得益于下列哪些人的贡献(    )

    ①埃及人    ②两河流域人    ③印度人    ④阿拉伯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9. 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以下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
    A . 彼特拉克——《哈姆雷特》 B .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C . 达•芬奇——《神曲》 D . 但丁——《最后的晚餐》
  • 10. “西班牙向西走”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航海家的航行路线。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向西走”的航海家有(    )

    ①达·伽马    ②哥伦布    ③迪亚士    ④麦哲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2018年2月20日,91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首次出席伦敦时装周。伊丽莎白二世作为英国女王只是名誉上的君主,并没有实权,这主要是英国哪部法律文献的制定(    )
    A .  《权利法案》 B . 《独立宣言》 C . 《人权宣言》 D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12. 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A . 苏格兰人民起义 B . 来克星顿枪声 C . 萨拉托加大捷 D .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 13. 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是(    )
    A . 三级会议的召开 B . “雾月政变” C . 罗伯斯庇尔等雅各宾派掌握政权 D . 国民公会的召开
  • 14. (2021九下·宁国开学考) 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 新航路开辟 B . 资本主义萌芽 C . 宗教改革 D . 文人、学者的推动
  • 15.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 . 《权利法案》 B . 《独立宣言》 C . 《人权宣言》 D . 《共产党宣言》
  • 16. (2020·泰安)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B .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C .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D . 1804年《拿破仑法典》颁布实施
  • 17. 林·亨特在《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中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部人权文献。下列关于上述三部人权文献共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使本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B . 在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中颁布 C . 体现了三权分立互相制衡原则 D .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
  • 18. (2020·黄冈) 拿破仑组成新政府后,他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又称《法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
    A . 巩固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政权 B . 为18世纪美国宪法提供了立法蓝本 C . 有利于重建稳定的法国社会 D . 保留了法国君主制以来的法律和规范
  • 19. (2020·贺州) 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2/3的成年人识字;到1850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60%以上的成年人能够读书写字。这说明了,工业革命(   )
    A . 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B . 推动大众教育的发展 C . 促使农村人口大增 D . 加剧城市环境的恶化
  • 20. “拉丁独立起风云,南美救星立首勋。”该诗歌颂的历史人物是(    )
    A . 华盛顿 B . 玻利瓦尔 C . 章西女王 D . 卡德纳斯
  • 21. 下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形势图。图中A、B分别是两大集团的核心国家。这两个国家是(    )

    A . 德国、美国 B . 德国、英国 C . 美国、英国 D . 德国、日本
  • 22. “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一场历时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伤亡70多万人,因而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材料反映了(    )
    A . 战争的时间长 B . 武器的先进性 C . 战争的残酷性 D . 战争的广泛性
  • 23. 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这些做法(    )
    A . 消除了阶级之间矛盾 B . 提高了大众文化水平 C . 加重了民众经济负担 D . 改变了人民生活水平
  • 24. 《凡尔赛条约》的缔结者之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写道:“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这说明《凡尔赛条约》加剧了(    )
    A . 列强与殖民地的矛盾 B . 战败国相互间的矛盾 C . 战胜国相互间的矛盾 D . 德国与战胜国的矛盾
  • 25. 下图是漫画《不要抢,我分》,它形象地反映出了华盛顿会议的最大受益者是(    )

    A . 日本 B . 英国 C . 美国 D . 中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合计50分)
  • 26. 英国的近代化在资本主义世界具有典型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在意大利开始的,在16世纪以后对英国的影响很大,它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为西欧步入资本主义时代做了前期准备。

    ——摘编自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材料二:革命成功后,英国国会颁布了一个正式的法律文件,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结束了英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政体,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摘编自张国君著《大国是怎样崛起的》

    材料三:英国工业革命是由新的生产方式引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即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的旗帜和斗争对象。它为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在哪一方面做了前期的准备?
    2.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国会颁布的“法律文件”和所确立的“民主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这一“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实质上是对哪一制度的否定?
    3. (3) 据材料三,指出工业革命中生产方式所发生的变化及其产生影响。
    4. (4) 结合上述材料,归纳英国近代化发展的特征。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的石柱记载了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一部法典。它规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强国之路》

    材料四:美国前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在演讲中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只有驯服了他们,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材料五: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说,在法国旅行需要经常更换法律,就像经常更换马匹一样。法国直到1804年以后才成为一个法律上的整体。

    1. (1) 材料一中的石柱上记载了哪一部法典?这部法典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该法典有何重要地位?
    2. (2) 材料二中主持庄园法庭的是谁?庄园法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 (3) 材料三中英国建立的政治体制是什么?它的建立与英国哪部法律文献有关?
    4. (4) 根据材料四,为了“驯服统治者”该国颁布了什么法律文献?该法律文献是依据什么原则设计的?它有何重要地位?
    5. (5)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五中的“法律上的整体”指的是什么法典?
    6. (6) 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 28. 近代史上两次工业革命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后来做了木匠;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纱工兼织工……在19世纪后期,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并带动了相应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举世闻名的“雾都”伦敦之得名,除了英国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外,恐怕与18、19世纪的工业化密不可分。

    1. (1) 材料一哪一发明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据材料一,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 (2) 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的交通工具。请分别写出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名称以及它们各自运用的动力机。
    3. (3) 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出现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来,贪而惊恐的庫主对工人剩刚得最为残酷,工人阶级不断斗争,然而因为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他们的斗争都失败了。直到1848年,马克思同恩格斯一起写了一本振奋人心的小册子,后来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在这小册子里以浓缩的形式出现。小册子刚刚出版时,没有几个国家了解它的价值,甚至没有多少人对它表示注意。但是因为他们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建立在对事实的分析和辑的基础上,同时也反映了技术进步带来的社会和情感动满,所以对工人阶级和他们的领袖有巨大的说服。到19世纪末,社会主义者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中工人阶级的主要代言人。在他们的努力下,各国政府开始改变以前忽视工人利益的政策,随后许多国家都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1917年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中国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目前这本小册子在全球范圈内已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版了300多种版本,成为全球公认的“使用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

    ——摘编自[美]阿德勒等《世界文明史》

    1. (1) 材料中的“小册子”是指哪一文献?
    2. (2) 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