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八年级科学下册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3-01-10 浏览次数:3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16. 请你认真观察、分析对比下面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 (1) 水分解是变化,水汽化是变化。
    2. (2) 从微观角度分析,上述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3. (3) 由此分析,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
  • 17. 模型方法: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这是一个建模的过程,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 18. 下列两幅图表示的是液态水和气态水的状态模型, 表示水分子。

    1. (1) 图中表示气态水的是
    2. (2) 液态水温度降低时变成态的冰,温度升高时变成态的水蒸气。
    3. (3) 水在状态变化中,(填“有”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请你概括出物理变化的实质:
    4. (4)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水在状态变化中,是发生了变化。
  • 19. 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物质,但我们却无法看到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因而人们就用二氧化碳的分子模型来表示二氧化碳的结构。如图是二氧化碳的分子模型,其中○-●-○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而“●”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

    1. (1) 根据图中的结构模型,能看出二氧化碳气体其实是由许许多多个构成的,而每个二氧化碳分子又是由构成的。
    2. (2) 如果用大写字母“C”表示碳原子,用“O”表示氧原子,原子的个数表示在字母的右下角,则表示二氧化碳的符号为
    3. (3)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也可以压缩成液态的二氧化碳。液态的二氧化碳和气态的二氧化碳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它们的不同在于分子之间的空隙不同,气态二氧化碳分子间的空隙比液态二氧化碳分子间的空隙大。根据以上信息,参照如图的模型,在下列方框中画出液态二氧化碳的模型。
  • 20. 一个模型可以是 、,也可以是
  • 21. 符号: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像(形)、文字等。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而引起的混乱。

    常见的符号有v(速度)、(时间)、I(电流)、m(质量)等。

  • 22. 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请回答:

    1. (1) 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 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 . 分子变小了 C . 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 . 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 (2) 变化Ⅰ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 23. (2019八下·宁波期末) 下列是小科在生活中看到的情景,请回答:
    1. (1) 如图甲所示的招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2. (2) 如图乙所示,把一个喇叭装在硬纸盒里,做成一“舞台”。台上布娃娃在喇叭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布娃娃跳离纸盒时忽高忽低,这是因为喇叭音乐中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在变化引起。
    3. (3) 如图丙所示是气象站用来测量大气状况的工具。
  • 24. 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微观结构。如图是某原子结构模型,它表示了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很小,在核外空间高速运动。

  • 25. 我们学过一些事物的符号,请写出下列符号或说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1. (1) 速度
    2. (2) 体积
    3. (3) 质量
    4. (4) 重力
    5. (5)
    6. (6)
三、实验探究题
  • 26.

    如图是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氮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氨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 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氢原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

    2. (2) 补充的依据是

    3. (3) 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

四、解答题
  • 27. 分子有大有小,且分子之间是存在间隔的。如图用大小不同的圆分别表示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试画出酒精和水混合后存在形式的模型。

    注析:两种不同的液体相互混合,由于它们的分子间隔不一样,会相互扩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