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

更新时间:2023-02-01 浏览次数:7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2年3月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张兆安提出议案:通过推出生育奖励等配套措施,加快促进“三孩”生育政策落地。这一政策的落实(    )

    ①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   

    ②表明我国放弃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③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④有利于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 国家统计局1月26日发布数据,2021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27864亿元,我国研发投入强度再创新高,科技创新能力在132个经济体中位列第12位。回答下面小题。
    1. (1) 在北京隆重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因为(    )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③科技创新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2. (2)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公民应做到(    )

      ①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②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融资平台

      ③把创新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④窃取别人的科技成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3. (3)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从国家发展战略来说,应坚持(    )

      ①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②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乡村振兴战略

      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 3. 6月份“东方甄选”强势“出圈”,助农与文化叠加的沸点唤醒,多个平台牵手东方甄选助农增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B . 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 C .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D .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 4. 202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召开,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这是基于(    )

    ①“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

    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④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经济保持恢复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7%,我国经济保持恢复发展是因为(    )

    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彻底解决   

    ②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③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拼搏、艰苦奋斗   

    ④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下列体现法治的有(    )

    ①4岁的毛老太因为擅自离开封控区,造成疫情外溢被刑拘

    ②村民贾某在村干部选举中投下庄严的一票

    ③司机张三不礼让行人,收到被扣分和罚款的通知

    ④《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7. (2022·苏州)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顾诵芬,面对国外技术的严密封锁,冒着生命危险,乘战机三上蓝天,组织攻克了一系列航空关键核心技术,开创了中国歼击机从无到有的历史。这对我们青少年成长的启示主要是(    )
    A . 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人文底蕴 B . 培养创新能力,发扬实干精神 C . 加大技术引进,共享发展机遇 D . 实施科教兴国,提升科技水平
  • 8. 近二十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在关注“三农”问题。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让农民就地逐步过上现代文明生活。这一要求(    )
    A . 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B . 有利于农民优先富裕,最终共同富裕 C . 体现农业农村工作是当前工作的中心    D .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尊重保障人权
二、非选择题
  • 9. 行为判析题(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写上“正确”或“错误”,并说明理由。)
    1. (1) 宁波某校同学积极参与社区“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禁毒宣传活动。
    2. (2) 宁夏某造纸厂长期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埋入腾格里沙漠。
    3. (3) 教育部为纪念现行宪法实施40周年,组织开展第七届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
    4. (4) 某镇政府为提高本镇安全感满意率的排名,用公款雇人到指定App上订票。
    5. (5) 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英军进犯虎门时率兵抵抗,英勇搏斗,以身殉国。
  • 10. 【在北京,聚焦·二十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感受民主】二十大新闻发言人表示,二十大报告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广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见,征求意见人数共4700余人。

    材料二:【助力法治】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童建明阐述,检察机关办理了昆山反杀案等一批正当防卫有影响性的案件,向社会彰显“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理念。2013年至今,检察机关还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民事、行政裁判提出抗诉11.9万件。

    材料三:【维护统一】外交部党委委员、副部长马朝旭介绍,面对外部遏制打压和无理干涉,我国连续拿下台湾当局9个所谓邦交国;有力地阻遏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连续挫败反华势力利用各种问题对我国进行攻击、抹黑,捍卫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1. (1) 根据材料一,说说你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解。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全面建设法治中国?
    3. (3) 从维护祖国统一角度,分析我国坚决阻遏外部势力,挫败反华势力的原因。
  • 11. 【在北京,学习·新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该思想,做到知行合一,同学们进行了专题讲解,请你参加其中。

    1. (1) 【专题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同志强调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

      为什么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2. (2) 【专题二】

      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强调“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能够实现”的依据。

  • 12. 【在北京,一起·向未来】

    某中学九年级(1)班的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认真观看了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以此整理、绘制了一份班级“时政小报”,让我们将奥运精神和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实际行动中。

    【创新奥运】颠覆传统“不点”主火炬;极具诗意的倒计时设计、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浪漫唯美的雪花火炬台、璀璨夺目的数字光影、独具创意的环保点火,绘就恢宏壮美的视听盛宴……

    【绿色奥运】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冬奥会开幕。习近平强调:“要突出绿色办奥理念,把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共享奥运】本次冬奥会主题口号发布:“一起向未来”!简单5个字,力量无穷。这种力量号召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在奥林匹克旗帜下,携手前行,一起向未来。

    1. (1) “创新奥运”:冬奥会开幕式与科技创新紧密相连,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的浪漫,这得益于我国实施哪些战略?
    2. (2) “绿色奥运”:绿色是本届冬奥会最主要的理念,分析我国把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有何重要意义?
    3. (3) “共享奥运”: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运动再度携手,奏响全人类团结、和平、友谊的华美乐章,请你为世界人民一起向未来提出好的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