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抚远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

更新时间:2023-02-17 浏览次数:4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40分)
  • 1. 瑞士巴塞尔大学研究人员在埃及东部埋葬古埃及新王国时期法老与贵族的帝王谷发掘出一尊距今3300余年的日晷。古埃及人可根据晷针在晷面上的阳光投影确定时间。下面属于古埃及天文学成就的是(   )
    A . 太阳历 B . 农历 C . 儒略历 D . 授时历
  • 2. “一个种姓与另一个种姓有所区别,各种姓之间不许因通婚而混淆起来,各种姓因地位不同而完全不同,每个种姓都有它特别的、不变的职业。”马克思的这番话揭示的制度出现在(   )
    A . 古代埃及 B . 古代印度 C . 古巴比伦 D . 古代希腊
  • 3. 伯里克利时期,公民大会每年召开40次,大会向与会者发放补贴,起初为半天饭钱,后增加到一天半饭钱。这样做是为了(   )
    A . 调动斯巴达人的积极性 B . 扩大妇女的政治权利 C . 鼓励公民参政议政 D . 提高奴隶的待遇
  • 4. “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斯巴达克起义”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
    A . 希腊的繁荣衰败 B . 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C .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发展 D . 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 5. 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节庆娱乐日有123天;4世纪时,节庆娱乐日增至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赛车等活动皆由国库开支。这是罗马帝国灭亡的(   )
    A . 导火线 B . 重要原因 C . 过程 D . 影响
  • 6. (2021·龙东) 它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从9世纪开始逐渐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它是(   )
    A . 教会 B . 城市 C . 庄园 D . 大学
  • 7.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希腊《每日报》发表题为《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的署名文章中指出:古希腊哲学和文学泰斗辈出的黄金时代,恰也是中国“百家争鸣”的思想迸发期。指出求得知识最好的办法是系统的问和答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
    A . 德谟克利特 B . 亚里士多德 C . 苏格拉底 D . 荷马
  • 8. 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B . 阿拉伯人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C . 中世纪欧洲的大学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D . 杏理曼帝国后来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意大利和法兰西三个国家的雏形
  • 9. 下列对欧洲封建时代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封君对封臣提供保护 B .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 . 庄园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政治经济单位 D . 人生来自由平等,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 10. 孝德天皇即位后,年号大化。从646年开始仿效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这一“改革”(   )
    A . 确立土地私有制 B . 使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C . 提倡“文明开化” D . 使日本进入近700年幕府统治时期
  • 11. 沙特阿拉伯空袭也门、伊核危机、叙利亚内战,ISIS为代表的恐怖力兴起等让人们对分崩离析的阿拉伯世界感到担忧,而伊斯兰文明的现代化转型也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命题。在伊斯兰教产生后发挥的作用是(   )
    A . 使阿拉伯各部落之间相互仇杀 B . 使东西方商路畅通无阻 C . 使麦加贵族得以在麦地那从事商业活动 D . 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 12. 来自中亚侵入印度,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小国的是(   )
    A . 苏美尔人 B . 蒙古人 C . 雅利安人 D . 波斯人
  • 13. 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的决策权掌握在哪一机构手中(   )
    A . 元老院 B . 执政官 C . 五百人议事会 D . 公民大会
  • 14. 2019年10月24日,某位文艺复兴巨匠逝世500周年纪念展在法国卢浮宫拉开帷幕,因为担心参观人数过多,主办方并没有展出其重要作品《蒙娜丽莎》。这位巨匠是(   )
    A . 但丁 B . 米开朗琪罗 C . 达·芬奇 D . 莎士比亚
  • 15. 13~14世纪,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欧洲的农村和城市先后出现了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它们表现出的共同特点有(   )

    ①佃户一般每周要在领主的自营地上劳动3天
    ②生产的产品都流向市场
    ③都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
    ④都促进了生产组织逐渐封建化

    A . ①② B . ①②④ C . ②③ D . ②③④
  • 16.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B . 苏格兰人民起义 C . 议会重新召开 D . 来克星顿枪声
  • 17. (2020·龙东地区)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
    A . 创作《国际歌》 B . 巴黎公社 C . 俄国二月革命 D . 俄国十月革命
  • 18. 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   )
    A . 共产主义者同盟 B . 伦敦工人协会 C . 全国宪章协会 D . “第一国际”
  • 19. “人们把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这里的“革命性变化”首先开始于(   )
    A . 交通运输业 B . 棉纺织业 C . 机械制造业 D . 采矿冶金业
  • 20.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包括(   )
    A .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 马克思主义文学 C . 政治经济学 D . 科学社会主义
二、组合列举题(每题1分,共7分)
  • 21.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 (1)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
    2. (2) 文艺复兴的先驱是
    3. (3) 《哈姆雷特》的作者是
    4. (4) 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人物是 。
  • 22. 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历史史实。
    1. (1) 被认为是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指 。
    2. (2) 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是 。
    3. (3) 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
三、辨析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8分)
  • 23. 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 (1) 《罗马民法大全》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错误∶;改正: 。

    2. (2)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二月革命。

      错误∶;改正: 。

    3. (3) 《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西班牙而独立。

      错误∶;改正: 。

    4. (4) 1777年,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错误∶;改正: 。

四、史料解析题(24题6分,25题7分,26题6分,27题6分,共25分)
  • 24.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遗产】

    材料一: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

    【文化交流】

    材料二: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大量的希腊手工匠师、商人、学者、医生、冒险家纷纷涌入这些东方城市,不仅扩大了希腊与东方的经济联系,而且把希腊民主政治的传统、希腊文化和风格独特的生活方式直接介绍给了当地人们,极大地扩大了希腊文明对东方的影响,而东方的风格传统也日益渗进了希腊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文化现象】

    材料三:宗教作为一种信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诞生时间 公元前6世纪 1世纪 7世纪
    诞生地点 古印度 阿拉伯半岛
    创立者 耶稣

    【文化传承】

    1. (1) 简述《汉谟拉比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3. (3) 根据提示,写出①②③所指的内容。
    4. (4) 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发扬传统文化?
  •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古代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古埃及有自己的文字系统,完善的政治体系和……其方锥形的国王的陵墓,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材料二:希腊神话影响广泛,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材料三: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

    材料四:阿拉伯人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两河流域、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与本民族的文化成就相结合,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辉煌的文化成就。同时,阿拉伯民族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作出了卓越贡献。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古埃及人创造了什么文字?"其方锥形的国王的陵墓"被中国人称为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希腊神话中哪部作品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3. (3) 阅读材料三,分别举出古希腊、古罗马一个代表性的建筑。
    4. (4) 阅读材料四,列举一例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史实,并谈谈从材料四中得到的启示。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4世纪的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他们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升入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进步思想家们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场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此后,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对于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实质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2) 材料二中所说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指什么?
    3. (3) 材料三中的“两个德国人”指的是谁?他们宣告的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

      么?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后的新现象

    材料二:下文出自一位在奴隶贸易后期入主非洲内地的殖民者的记述:非洲到处在流血

    ……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一片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田种地的人们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奴隶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迁居到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1. (1) 结合材料一,分析新航路开辟后带来的新现象。
    2. (2) 图二中的“出程”是欧洲奴隶贩子的运奴船装着枪支、杂物等从欧洲港口出发,到达。"中程"是在非洲劫掠,然后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归程"是在美洲把黑奴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把财富运回
    3. (3) 根据材料二分析奴隶贸易对非洲造成的影响。
五、活动探究题(28题9分,29题11分,共20分)
  • 28. 历史学习方法多种多样,为提升同学们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老师运用了如下学案,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识别材料——寻找历史证据】

    【历史地图——培养时空观念】

    【运用表格——解释历史现象】

    第一次工业革命

    兴起时间 18世纪60年代
    开始标志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交通发明 ②发明蒸汽机车
    进入时代

    【分析史料——形成历史认同】

    1. (1) 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根据下列史料所属类别,将相应空格处的内容补充完整。(只填序号)

      ①狮身人面像②《查士丁尼法典》③华盛顿总统的讲话录音

      口述史料:  

      实物史料: 

      文献史料:   

    2. (2) 请根据新航路开辟路线图判断A是谁的航行路线?C是谁的船队航行路线?
    3. (3) 写出上表中①②③所指的内容。
    4. (4) 根据右图并结合具体史实,谈谈乔治·华盛顿“永垂不朽,永存人民心里”的原因。

  • 29.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感受革命】

    【体会革命】

    材料—: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能征税;议会必须定期召开等。

    材料二:宣言指出,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言列举了英

    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

    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认识革命】

    材料四:美国独立战争的枪声刚停息他便解甲归田;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他坚决放弃连

    任;作为权力的拥有者不去扩张权力反而主动缩减权力,这样的政治家在人类历史上寥若晨星,他虽不是唯一的人,但却是第一人。

    材料五:1804年12月2日他为自己戴上了皇冠。就此,法国革命确实是结束了。但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和在欧洲第一次制定的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却得以发扬光大。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1. (1) 上面三幅图片中的情景分别出现在什么革命中?
    2. (2) 上述三则材料分别与哪一文件相关?
    3. (3) 材料二和材料三所要表达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4. (4) 材料四和材料五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材料五中的“他”在历史上有哪些重要的贡献?(各举一例即可)
    5. (5)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17~18世纪欧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