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更新时间:2023-01-30 浏览次数:5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质量较大的流星体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闪闪发光的巨大“火龙”,被称为火流星。2021年11月29日2:06,我国河南省南部一带出现了一场壮观的火流星事件,地理爱好者通过地理信息技术追踪到其坠落地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内某区域。(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在未发生火流星现象之前的流星体是(   )
      A . 陨石 B . 天体 C . 卫星 D . 彗星
    2. (2) 地理爱好者确定火流星坠落区域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
      A . CPS B . GIS C . RS D . BDS
  • 2.  2020年12月1日,我国在海南文昌发射的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着陆并传回着陆影像图。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带着从月球上获取的岩石和月壤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距离嫦娥五号探测器最近的恒星是(   )
      A . 太阳 B . 火星 C . 月球 D . 地球
    2. (2) 月球表面观测不到任何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 . 陨石撞击频繁 B . 没有大气存在 C . 夜晚温度太低 D . 自转周期偏长
  • 3. 太阳活动爆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阳发脾气”,人们也一直在研究“太阳发脾气”时地球上发生的变化。太阳表面出现激烈的耀斑活动,往往会伴随着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太阳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太阳大气层与太阳活动组合正确的是(   )
      A . ①—色球层-耀旺 B . ②—光球层-黑子 C . ③—日冕层-太阳风 D . ①—日冕层-黑子
    2. (2) 耀斑对地球的影响可能是(   )
      A . 张家口市区极光绚烂 B . 无线电短被通信中断 C . 有线电视信号中断 D . 全球各地降水增加
  • 4. 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是利用太阳能的主要装置,下图为我国某光伏发电站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说明(   )
      A . 地质时期生物能固定并积累太阳能 B . 太阳辐射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能源 C . 太阳辐射为地球生物提供光热资源 D .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水运动的主要动力
    2. (2) 西藏地区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 . 晴天多,气温较高 B . 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C . 海拔高,日地距离近 D . 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小
  • 5. 科学研究发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了数次大冰期。下图为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相比较而言,中生代的气候(   )
      A . 温暖湿润 B . 寒冷干燥 C . 温暖干燥 D . 寒冷湿润
    2. (2) 不属于大冰期的地质时代是(   )
      A . 元古宙末期 B . 古生代末期 C . 中生代末期 D . 新生代末期
  • 6.  2020年12月18日,在黑龙江海伦大峡谷发现了罕见白垩纪生物群化石,这是我国境内发现的第一个以白垩纪树蕨茎干化石为主的生物群。目前该地已发现白垩纪蕨类植物茎干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龙化石和鉴化石等十几种。这些化石的发现为研究我国东北地区恐龙时代的古生态、古气候、古环境、古植被演变提供了重要证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地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和兴盛的植物组合,正确的是(   )
      A . 古生代早期+孢子植物 B . 古生代晚期+被子植物 C . 中生代早期+藻类植物 D . 中生代晚期+裸子植物
    2. (2) 根据化石推断,恐龙的生存环境最可能是(   )
      A . 火山频发的高原山地 B . 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 C . 风沙肆虐的沉积盆地 D . 冰川广布的高寒荒漠
  • 7. 下图是厦门市海边鼓浪屿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河,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会发出呼呼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形成“鼓浪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 海浪侵蚀 B . 风化和风蚀 C . 冰川侵蚀 D . 河流侵蚀
    2. (2) 图中由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
      A . 岩洞 B . 岩礁 C . 沙滩 D . 海岸
  • 8. 下图是北欧高纬度某地的一处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地貌景观的名称为(   )
      A . 盆地 B . 山地 C . 峡湾 D . 丘陵
    2. (2) 图中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 风力侵蚀作用 B . 海浪作用 C . 风力沉积作用 D . 冰川作用
  • 9. 读“海水的温度、盐度与密度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图中显示,全球表层海水的温度(   )
      A .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升高 B . 由南北纬3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C .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D . 由南北纬4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2. (2) 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 . 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 B . 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小 C . 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 D . 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
  • 10. 半岛工程是指通过桥梁、海堤及促淤造地等方式,将海岛与陆地相连接的综合工程。1955年,连岛海堤的建成让厦门岛成为半岛,铁路和国道得以连入厦门。21世纪以来,由于港口规模较小,温州开始推进连岛兴港、围涂造地的半岛工程。与此同时,厦门开始启动拆提建桥工程。下左图示意厦门岛位置,下右图示意温州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温州半岛工程两段海堤建成后,甲海域(   )
      A . 滩涂淤积增强 B . 盐度明显下降 C . 深水泊位增加 D . 海水污染减轻
    2. (2) 厦门拆堤建桥是为了(   )
      A . 改善交通安全 B . 降低维护成本 C . 促进海洋运输 D . 修复海洋生态
  • 11. 读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A . 气候 B . 地形 C . 生物 D . 成土母质
    2. (2) 在土壤的发育过程中,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的(   )
      A . 有机质含量 B . 物理化学性质 C . 发育程度和肥力大小 D . 土层厚度
  • 12. 下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 光热条件不同 B . 土壤性质不同 C . 海陆位置差异 D . 水分条件差异
    2. (2) 骆驼刺所生长地区的植被特征是(   )
      A . 植被稠密 B . 种类繁多 C . 群落结构简单 D . 叶面宽大
    3. (3) 纺锤树粗大树干的主要作用是(   )
      A . 储水 B . 防风 C . 给养 D . 隔热
  • 13. 北京市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到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径一处石林景观,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下图为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地貌的类型,连线正确的是( )
      A . 甲—河流地貌 B . 乙—风沙地貌 C . 丙—海岸地貌 D . 丁—冰川地貌
    2. (2) 乙地貌的突出特点是(   )

      ①垄脊与沟槽相间分布②垄脊的高度大致相同

      ③垄脊的长短比较一致④垄脊走向与主风向一致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3. (3) 与丁地貌特点形成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是(   )
      A . 土壤、大气与水文 B . 植被、岩石与大气 C . 土壤、大气与植被 D . 岩石、大气与水文
  • 14. 图为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导致图示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 . 流水 B . 冰川 C . 海浪 D . 风力
    2. (2) 该地貌景观形态的移动变化可能会侵害农田村庄,因此该地防护林应建在(   )

      ①陡坡一侧②缓坡一侧③迎风坡一侧④背风坡一侧

      A . ②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 15. (2022高一上·普宁期末) 小明周末出外郊游,当晚发信息至微信朋友圈:“秋行,蓝天白云,骑上单车,披上风衣,出外郊游,心情格外舒畅,但夜晚需穿上毛衣,手有点冻冻的感觉”下图为该日当地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日,当地(   )
      A . a弱b强 B . a强c弱 C . a弱c强 D . b强c弱
    2. (2) 小明在骑行的过程中最可能吟出的诗句是(   )
      A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B .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C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16.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能起到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效应,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如图14a,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 . 减弱了地面辐射 B .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 . 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 .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 (2) 如图14b,山东胶东半岛的一些果农夏末在苹果树下铺上银色塑料膜的主要作用是(   )
      A .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 .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 . 提高地面反射率,增加光效 D . 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 17. (2021·吉林模拟) 浙江宁波的甬城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除草剂、不用生长激素的“四不用”农场利用人工蓄水池进行蓄水,通过引水渠流入蔬菜园进行灌溉,再流经养鸭的水禽区和养鸡区,含有鸡鸭粪便的水最后进入鱼塘,作为鱼的饲料。鱼塘的水通过过滤池净化后,又重新用来灌溉,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循环过程。下图为“四不用”农场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四不用”农场能够建立物尽其用的生态链,利用的是水循环具有的(  )
      A . 物质迁移功能 B . 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功能 C . 能量交换功能 D . 联系地球外部圈层功能
    2. (2) “四不用”农场禽蛋鱼菜的循环生产模式改造的是水循环中的(  )
      A . 降水环节 B . 蒸发环节 C . 径流环节 D . 下渗环节
  • 18.  2021年11月8日,暴雪后的哈尔滨又迎来了冻雨大风等极端天气,虽然形成了晶莹剔透的冰挂雾凇景观,但大量被冰压折的树枝和倒伏的树木也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倒伏的树木几乎都为杨树和柳树。(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推测杨树、柳树应属于(   )
      A . 一年生温带落叶阔叶林 B . 多年生温带落叶阔叶林 C . 一年生亚寒带针叶林 D . 多年生亚寒带针叶林
    2. (2) 推测杨树树冠和树根的特点可能是(   )
      A . 树冠扁窄、树根浅 B . 树冠扁窄、树根深 C . 树冠广展、树根深 D . 树冠广展、树根浅
  • 19. 某实验中学的小明同学将小米、绿豆、黄豆的混合物自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来模拟河流某地貌的形成过程(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实验模拟的地貌分布在河流(   )
      A . 入海口地区 B . 上游地区 C . 出山口地区 D . 下游地区
    2. (2) 该实验最大的缺点是(   )
      A . 没有模拟出地貌的形态和地势起伏特征 B . 模拟颗粒沉积物分布规律与实际不符合 C . 所选实验材料数量过少,导致结果不显著 D . 没有反映出重力作用对颗粒物的分选
二、综合题
  • 20. 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①②的名称分别是:
    2. (2) A界面以下地震波变化的特点;B界面以下地震波变化的特点
    3. (3) 岩石圈组成范围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在
  • 21. 下图左为大气垂直分层图,下图右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1. (1) 图左中大气的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层(填文字),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是
    2. (2) 图左中利于高空飞行的是层(填文字),主要原因是
    3. (3) 图右中①表示辐射,④表示辐射。
    4. (4) 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   )(读图右选择填空)
      A . ①减弱 B . ②增强 C . ③增强 D . ④减弱
  • 2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内蒙古呼伦贝草原位于北纬40°优质奶源带上,海拔1100米,年日照近3000小时,昼夜温差大,被誉为“乳都核心区”。据统计,中国乳业50%的产量来自内蒙古,其中两大乳业集团“伊利”和“蒙牛”每天产奶达几百万吨。下图内蒙古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1. (1) A植被带典型植被为;B植被带典型植被是;C植被带依干湿状况判断属于区。
    2. (2) 从图中可见,内蒙古植被类型由东向西呈现出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从沿海到内陆,各地条件不同。从全球来看,植被的这种变化在纬度地区表现得特别明显。
    3. (3) 结合材料,“乳都核心区”应在图中(填字母)植被带。
  •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牛轭又叫牛梭子,是耕地时套在牛颈上的曲木,是牛梨地时的重要农具。

    材料二:在平原地区,某些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

    1. (1) 材料二图中甲处为(凸或凹)岸,该岸河水流速较,水深较,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
    2. (2) 根据材料二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描述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 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锦城市”。国务院办公厅随后印发了《关于推进海锦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开展海绵城市建设。》

    材料二:哈尔滨是著名的湿地之点,道里区西部群力新区建有众多的湿地公因,(下图)不仅成为“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成为市民休憩的好去处。

    1. (1) 群力地区众多的湿地公园对水循环过程中影响最明显的三个环节的是
    2. (2) 海绵城市中的群力湿地公园有“渗、滞、蓄、净、用、排”六大作用、概述你对“净”的理解。
    3. (3) 根据所学知识和你的生话体验,简述群力湿地公园净化后的水的用途有哪些。
  • 25. 根据材料完成“热力环流”过程模拟演示实验。

    某同学在地理实验室做模拟热力环流过程实验,(下图)实验用具有①木盒、②锡纸条1、③锡纸条2、④蜡烛、⑤纸杯、⑥透明玻璃板。实验开始后,点燃蜡烛,并在纸杯中放入冰块、观察两张锡纸条的变化,并多次重复实验。

    1. (1) 写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2. (2) 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使锡纸条的摆动幅度更大,请提出你的实验改进建议。(至少两条)
    3. (3) 依据图及实验过程,请在下图中环节2中用箭头连续绘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在环节3中标出木盒底部气压状况。

    4. (4) 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