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02-08 浏览次数:103 类型:期末考试
一、<h1 >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h1>
  • 1. 下列诗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

    A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2. “生命吸管”是一种快速获取野外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如图所示)。吸管内装有多种过滤器,其中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可去除异味与重金属离子; 超滤膜可滤除 99.99%的细菌和病毒。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滤网与滤纸的过滤作用相当 B . 经过生命吸管处理过的饮用水属于纯净物 C . 可以将超滤膜与滤网交换使用顺序 D . 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还能使海水淡化
  • 3. 人们常用“浮筒打捞法”打捞沉船,做法是将几个灌满水的浮筒沉到水底并拴在沉船两旁,把空气压进浮筒将浮筒里的水排出,沉船随着浮筒一起浮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船沉到水底静止时,船受到的浮力等于船的重力 B . 把空气压进浮筒后,浮筒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C . 沉船在上浮时,深度变小,浮力逐渐变小 D . 船和浮筒浮在水面时,它们受到的浮力大于它们的总重力
  • 4.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对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下方钩码的总重力 B . 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下方钩码总重力的 C . 若要提高甲图所挂重物的质量,应该让吸盘吸在非常粗糙的墙面上 D . 利用乙图的实验装置,可以粗略测量当地大气压的值
  • 5. 如图是科学史上著名的富兰克林风筝实验,该实验的真实性备受近代科学爱好者的争议, 以下四位同学关于风筝实验的思考违背科学原理的是(   )

    A . 同一片云层一般只带一种电荷,根本不存在放电现象 B . 富兰克林使用的风筝线是绝缘体,所以该实验无法成功 C . 因为有雨水打在风筝线上,风筝线导电是有可能实现的 D . 如果该实验成功了,上千万伏的电压有可能把富兰克林电死
  • 6. 如图所示,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一块质量为 m、体积为 V 的物块甲轻轻放入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全部用空的小烧杯接住;物块甲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V 排。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块甲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 mg B . 物块甲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 ρ 水 gV C . 小烧杯中水的重力一定等于 mg D . 小烧杯中水的重力一定等于 ρ 水 gV 排
  • 7. 如图所示,我们用吸管吸取杯中的饮料。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 . 挤压后的塑料吸盘能“吸”住瓷砖 B . 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 C . 梳完头的塑料梳子能“吸”起纸屑 D . 行驶中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
  • 8. 著名物理学家霍金 21 岁时患上脊髓侧索硬化症,也称运动神经元病。主要表现为全身瘫痪,不能言语,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如图为反射弧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可以接受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 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中 C . 若②受损伤,刺激①后无感觉但能运动 D . 神经系统中的脊髓具有传导功能但无反射功能
  • 9. 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两只灯泡都不发光,且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没有示数。现仅将 L1 和 L2 两灯泡的位置对调,其它不变。再次闭合开关时,发现两只灯泡仍不发光, 电流表指针仍然不动,但电压表的指针却有了明显的偏转(即有示数)。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   )

    A . 电流表短路了 B . 灯泡 L1 的灯丝短路了 C . 灯泡 L2 的灯丝断了 D . 开关 S 接线处松脱了
  • 10. 下列表格选项中,甲和乙、丙、丁之间的关系与如图所示关系相一致的是(   )

    选项

    A

    神经中枢

    脊髓

    神经

    B

    人体内分泌腺

    垂体

    甲状腺

    胃腺

    C

    条件反射

    膝跳反射

    望梅止渴

    谈虎色变

    D

    大脑

    小脑

    脑干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如图所示,把一盆小麦幼苗放到不透光的硬纸盒里,盒壁上穿一个直径为 1 厘米的小孔,并将纸盒的小孔对着光,几天后观察小麦幼苗的生长方向。下列对该实验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实验设计中缺少对照组 B . 实验目的是研究小麦的向光性 C . 选用小麦幼苗是因为幼嫩植株对光感应较快 D . 实验的结论是单侧光照射会导致植物向光一侧生长素增多
  • 12. 课本上的插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下列插图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 . “手按矿泉水瓶”感受浮力的存在 B . “覆杯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C . “飘出来的窗帘”说明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D . “烧红的玻璃能导电”说明玻璃是导体
  • 13. 20℃时,四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取不同质量的氯化钠,逐渐加入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氯化钠的质量。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小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所取氯化钠的质量/g

    15

    20

    25

    30

    剩余氯化钠的质量/g

    0

    2

    7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20℃时,5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18g氯化钠 B . 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 . 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D . 相同温度下,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
  • 14. 干燥的天气人接触汽车有时会被“电”一下,手拿如图所示的静电消除器接触汽车,消除器中的 LED 灯发光,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 “除电”时,汽车、LED 灯、人体、大地连通 B . 汽车上的“电”往往会使汽车吸附更多的灰尘 C . 若汽车带的是负电,则瞬间电流方向是由汽车流向消除器 D . 汽车带电是因为汽车行驶时与空气接触,发生摩擦起电现象
  • 15. 如图甲,当开关 S 从 2 转到 1 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U—I 坐标中描绘了相对应的坐标点如图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电源电压为 8 伏 B . R2 的电流变为 0 安 C . R1 的阻值为 20 欧 D . R2 的阻值为 10 欧
二、<h1 >填空题(本题有 7 小题,16 空格,每空格 2 分,共 32 分)</h1>
  • 16. 2020 年国庆期间,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燃爆荧屏。其中有一个片段是关于贵州山区发生的“火流星”空爆事件。“火流星”是指直径达 1 米以上的流星体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流星体烧蚀并引发空爆的自然现象。
    1. (1) 该流星体是依次经过大气的外层、暖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最后来到地球。
    2. (2) 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下列现象仍然存在的是    (选填字母)。
      A . 狂风暴雨 B . 明亮的流星 C . 火山喷发 D . 蓝天白云
  • 17. 如图甲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乙是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通过仔细观察,小敏从甲图中的实验现象可断定出 A试管生成的气体为氧气。D 气体的常见实验室检验方法是:
    2. (2) 用微观的观点解释电解水的实质:
  • 18. 高压锅为寻常百姓家最常用的炊具,请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1. (1) 高压锅烧饭速度快,因为锅内气压比锅外气压高,水沸腾时的温度较高。高压锅内产生高压的原因主要是:锅内气体密封 ,   
    2. (2) 用高压锅将粥煮沸,熄火后马上用冷水使锅冷却,至出气小孔不再有明显的出“汽”现象时,去阀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还在沸腾,原因是
  • 19. 甲、乙两人饮用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已知一人健康),并每隔 0.5 小时测定 1 次血糖浓度,所得结果如图 1 曲线所示。请据图回答:

    1. (1) 分析曲线图,判断另外一人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2. (2) 饮用葡萄糖溶液 1  小时后, 乙的血糖浓度下降, 不同于甲的另一条途径是随排出了体外。
    3. (3) 如图 2 是人体产生胰岛素的反射过程,可以推测胰岛属于该反射弧中的
  • 20.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在其左侧得到淡水 。其原理是海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而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透过。请回答:

    1. (1) 采用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与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相似。
    2. (2) 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后,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21. 实验室有 3 个未知阻值的电阻 a、b、c,小明想用“伏安法”来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关系。

    1. (1) 如图甲为小明设计的测电阻 R 阻值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2. (2) 采用正确方法后,小明对这 3 个电阻进行了测量,并把结果标在 U—I 图像(图乙 )上,则其中阻值最大的电阻是
  • 22. 如图甲是小敏研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与物体 A 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 h 的关系实验装置,其中 A 是实心均匀圆柱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提着物体 A,使其缓慢浸入水中( 水未溢出),得到 F 与 h 的关系图像如图乙中实线所示。物体 A 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水的浮力为N;小敏换用另一种未知液体重复上述实验并绘制出图乙中虚线所示图像,则该液体密度为kg/m3

三、<h1 >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3 小题 10 空格,每空 2 分,共 20 分)</h1>
  • 23. 蓝莓里面含有丰富的花色素苷,经常食用可以促进人体健康。某研究小组想探究乙烯利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蓝莓花色素苷含量的影响,开展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选取长势基本一致且处于着色初期的蓝莓植株5株,分别标为A、B、C、D、E;步骤二:每隔6天,分别对标号为B、C、D、E的蓝莓果穗均匀喷洒500毫升浓度为100mg/L、

    200mg/L、400mg/L、600mg/L的乙烯利溶液,向A组喷洒;步骤三:在第三次喷洒10天后采摘蓝莓;

    步骤四:测出花色素苷的含量,如图。请回答:

    1. (1) 步骤二中应向 A 组喷洒
    2. (2) 由图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 (3) 本实验中还存在的明显缺陷是
    4. (4) 为了寻找更合适、有效提高花色素苷含量的乙烯利溶液,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应补充的步骤是
  • 24. 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两个纸杯轻轻叠在一起,然后在杯口水平吹气, 这时内杯会“跳”出来,内杯为什么会“跳”出来呢?

    小明认为吹气时有气流进入两杯间的空隙,增大了空隙间的气体压强,于是内杯被顶出来了。小芳则认为吹气时,内杯口的空气流速增大,气压减小,而两杯之间的空气可认为流速为0,气压相对杯口较大,因而产生一个压强差,把内杯给顶出来了。为了证明谁的观点正确,他们先将两个同样的纸杯轻轻地叠在一起,并将外纸杯的底部剪去,然后做了以下实验:

    ①他们拿起叠在一起的杯子,然后对着杯口水平吹气(如图1),发现内杯没有跳起来。

    ②他们将叠在一起的纸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密封),然后对着杯口同样水平吹气(如图2),发现内杯“跳”了出来。

    多次重复上述实验,均有相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 1 实验过程中将外纸杯的底部剪去,这样做的目的是
    2. (2) 上述实验可以证明的观点是正确的。
    3. (3) 另一位同学提出更简洁的实验方案:只需将内纸杯的杯口剪去,使其杯口低于外纸杯的杯口,然后同样对杯口水平吹气(如图 3),也可证明其中一人的观点正确。请说明该方案可行的理由
  • 25.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4.5 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0 Ω 1 A”。

    1. (1) 小敏想用该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请帮她把电路连接完整。
    2. (2) 以下是小敏的一些操作步骤:

      ①将阻值为10Ω的电阻R1接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置于阻值最大的位置,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示数为2.0V时,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②断开开关,拆下R1 , 接上阻值为20Ω的电阻R2 , 使,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③断开开关,拆下R2 , 接上阻值为30Ω的电阻R3 , 重复②的操作。

    3. (3) 小敏在实验步骤③中,发现无论怎么调节滑动变阻器,也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

      2 V。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四、<h1 >解答题(本题有 3 小题,第 26 小题 6 分,第 27 小题 6 分,第 28 小题 6 分,共 18 分)</h1>
  • 26. 小明制作“叶脉书签”,需要50克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煮叶片。请回答:
    1. (1) 若用NaOH 固体配制氢氧化钠溶液,需要称取NaOH 固体的质量为克。
    2. (2) 选用NaOH 固体配制溶液,在配制的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选填序号)。

      ①在托盘天平的左右盘上垫滤纸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②在称量固体时,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侧,应减少砝码或向左移动游码

      ③将准确称取的氢氧化钠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④将配制好的NaOH溶液装入玻璃试剂瓶中,塞好塞子并贴上标签

    3. (3) 若用 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配制,需要密度为 1.2 克/毫升的 20%的氢氧化钠溶液多少毫升?(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27. 如图甲是苹果自动筛选装置。原理是:传送带上的苹果经过压力检测点时,使压敏电阻R 的阻值发生变化,AB 间的电压也随之发生改变,当质量小于一定值的苹果经过压力监测点,使 R0 两端电压小于 3 伏特时,机械装置启动,将质量不达标的苹果推出传送带, 实现自动筛选。已知电源电压为 15 伏特,R0=20 欧姆,压敏电阻 R 的阻值随压力变化关系如表所示:

    压力 F(N)

    0

    1

    2

    3

    4

    5

    阻值 R(Ω)

    120

    80

    60

    50

    42

    38

    1. (1) 试通过计算求出,该筛选装置可将质量为几千克以下的苹果推出传送带。
    2. (2) 据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压力变化关系表,在图乙中作出图像。
    3. (3) 筛选不同种类的水果,质量标准是不同的,请你提出对该电路的一种改进措施,使其能够用于各种不同质量标准的水果筛选。
  • 28. 据报道:我国 372 潜艇(如图所示)官兵在海面下数百米训练时突遭“断崖”(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加而突然减小的现象)快速下沉的险情,在危急时刻官兵不怕牺牲,凭着娴熟的技术果断处置,挽救了国家财产,打破了“断崖”必艇毁人亡的世界惯例。如表是372 潜艇在常规海水(密度为 1.03×10 3 kg/m3)中的基本参数。

     

    海面上排水量(t)

    2325

    海面下排水量(t)

    3090

    海面上航速(km/h)

    18.4

    海面下航速(km/h)

    31.3

    1. (1) 当潜艇在海面下潜航时,它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
    2. (2) 如果海水密度突然减小到 1.01×103 kg/m3 , 则浮力会减小多少?
    3. (3) 当潜艇在海中快速下沉时,官兵紧急用压缩空气排出了水舱中的水,当潜艇重力小于浮力后,发现潜艇仍会下沉一段时间,为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