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桐柏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

更新时间:2023-02-01 浏览次数:3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 1. 进入中学会有更多的老师进入我们的学习生活。我们要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为此应该(    )

    ①承认老师的差别   

    ②发现不同老师的优点

    ③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   

    ④主动和老师交往,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 (2022九下·潮安月考) 航天梦,是一个从古至今的梦,是一个中国梦。2021年10月16日,我国神舟十三号飞船发射成功,它标志着我们向中国梦的实现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梦想无垠,奋斗不停。正如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出征前所说:“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这启示我们(   )
    A . 只要有梦想,一切都能实现 B . 梦想是遥远的,现实是残酷的 C . 努力定能圆梦 D .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 3. 正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可见交一位好朋友是如此的重要,那么在结交朋友时我们应该选择(    )
    A . 讲哥们儿义气、有道义的人    B . 经常赞美自己、只表扬自己的人 C . 学习成绩好、家庭条件好的人    D . 正直、诚信、见多识广的人
  • 4. (2020·福建)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下列行为能体现“寸草心”的是(    )

    ①参加工作后,女儿首次领到工资,悄悄为妈妈安排了一次健康体检

    ②五一出游,儿子背着年迈的父亲登上长城,实现了父亲多年的心愿

    ③面试前,妈妈叮嘱女儿要相信自己,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尽力就好

    ④上学路上,爸爸撑着雨伞帮儿子遮雨,自己衣服淋透了却无暇顾及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下列古诗中,可以提醒我们正确对待挫折的是(    )
    A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 .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D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6. 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现状,“时代楷模”“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桂梅,推动创建了全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建校13年来帮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她用瘦弱的身躯创造了山区教育的奇迹,用教育扶贫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这启示我们(    )
    A . 伟大寓于平凡之中,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B . 做好平凡的工作,就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C . 做好平凡工作,就会成为一个值得敬仰的英雄 D . 有了好的职业规划,就能成就美好的人生
  • 7. (2022七上·唐河期末) 正确认识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下面同学的做法可取的是(    )
    A . 小明的学习成绩很一般,他觉得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来 B . 小俊看到自己的数学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就经常瞧不起别人 C . 小华经常了解先进模范人物的优秀事迹,对比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D . 小飞发现自己的个子比班里同学矮一截,于是怀疑自己发育不正常
  • 8. 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己变了,对方变了,或者环境变了……在这些改变中,有些友谊会逐渐淡出。对于淡出的友谊,我们应该(    )
    A . 继续努力维持原来的友谊 B . 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C . 保持对原来的友谊的信心 D . 忘记这段友谊
  • 9. (2018·杭州) 礼让斑马线,反映了城市的文明程度。杭州市积极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让行人在斑马线上走得更加从容。这一活动体现了(    )

    ①生命是宝贵的,值得珍爱    ②生命是坚韧和顽强的

    ③生命是脆弱的,需要呵护    ④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2022七上·罗山期末) 下表中微行为和微点评不相符的是(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在填报中考志愿时,为了让父母开心,听从了父母的意见

    是孝敬父母的表现

    被老师批评后,在课堂上故意捣乱,引起同学的注意

    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因不喜欢妈妈买给自己的衣服而和妈妈拌嘴,事后主动地向妈妈道歉

    是正确处理亲子冲突的做法

    作为老师的得力助手,上课积极举手发言,下课帮老师收发作业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1. (2022七上·固始期末) 俗话说:“没有苦中苦,哪有甜上甜。”学习中的苦与乐就是这样的,对于学习来说,苦中有乐,乐中有苦。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只有体味到学习中的苦,才能感受到学习中的乐

    ②从前的学习是痛苦的,现在的学习是快乐的

    ③要想掌握真知识,不肯吃苦是不行的

    ④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过程,要用心感受学习的快乐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2. 小豫和小南是好朋友,生活上,他们分担烦恼,共享快乐;学习上,你追我赶,共同提高学习成绩。由此可见(    )

    ①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②友谊总是一成不变的

    ③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   

    ④友谊要以自我为中心

    A . ③④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①③
  • 13. 下列同学的言行能体现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的是(    )
    A . 小强:“我不能接受老师的任何批评,因为这会伤害我的自尊心!” B . 小伟:“今天老师对我的批评虽然有些严厉,但也是对我的爱护。” C . 小丽:“昨天老师误解了我,所以我当场和老师顶起嘴来 D . 小明:“今天班会课上老师只表扬了我一个人,他们真是太笨了!”
  • 14. (2022七上·固始期末) 武汉黄陂区乡村教师郑铭从教27年,每年家访100多次,走进每个学生的家,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爱。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郑铭老师的行为告诉我们老师要有(    )
    A . 道德情操 B . 扎实学识 C . 仁爱之心 D . 理想信念
  • 15. (2022七上·唐河期末) 《礼记·学记》中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句话是告诉我们(    )
    A . 学生要听从老师的话才能有所跃进 B . 学生与老师各有所长,学生不可能超越老师 C . 师生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D . 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有许多长处
  • 16. (2022七上·商城期末) “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习近平的话告诉我们(    )

    ①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   

    ②尊重老师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上

    ③老师是我们成长的引路人   

    ④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7. “我将来要做一名科学家,为国家科技事业做贡献。”“我将来要做一名医务工作者,为人类健康而奋斗。”“我将来要做一名作家,为人类的灵魂摇旗呐喊。”这说明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    )
    A .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只能听天由命 B . 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C . 我们无能为力,只能顺其自然 D . 生命是不可逆的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 18. 七年级(3)班全体同学为庆祝教师节,准备策划一场师生交流会,同学们可以与老师畅所欲言,交流学习心得、分享生活趣事。

    有同学认为:老师是权威,我们只能服从,即使老师有错,我们也应该接受。请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

三、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8.0分)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最近小惠总是觉得很苦恼,她觉得妈妈现在什么都要管,她几点起床、要穿什么衣服、仟么时候写作业……事无巨细,妈妈都要插手,她觉得这样太累了,没有一点自由可言。

    1. (1) 小惠和妈妈之间产生了什么问题?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 (2)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但在家庭生活中却难免出现类似上述问题。请你为构建和谐家庭提几条建议。
  • 20. 材料一:李华进入了初中生活后,由于对班里同学很陌生,自己性格也比较内向,因此经常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与同学接触。他的这种性格,也使同学们很少与李华交流。对此,李华感到很烦恼,并开始沉迷于网络,经常上网,在微信、QQ、“陌陌”、等网聊上终日与网友聊天。

    材料二:我叫小莉,现在读七年级,和同龄人相比,我身体矮小。我的学习基础薄弱,常常受到老师的提醒和教育。我喜欢画画,小学还得过奖。可现在同学们一直取笑我。在同学们面前,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心里一直是灰溜溜的……

    1. (1) 结合材料一,谈谈如何为李华摆脱烦恼。
    2. (2) 李华在网络交往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3. (3) 结合材料二,说说材料反映了什么?
  • 21. (2022七上·睢县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阻碍人们达成目的的障碍,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可能是不同的。

    1. (1) 分析图中两人面对同样的挫折产生不同反应的主要原因。
    2. (2) 谈一谈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挫折。
    3. (3) 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4. (4) 请写出一句面对挫折的名言警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