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第4章探究题与解答题

更新时间:2022-12-28 浏览次数:66 类型:复习试卷
一、实验探究题
  • 1. 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仪器是托盘天平。

    天平的使用方法:

    1. (1) 调平。先将托盘天平放在上,将游码移到左端的处,再调节横梁两端的,使指针对准或使指针左右晃动的幅度
    2. (2) 称量。把被测物体轻放在,用夹取合适的砝码放在,加减砝码并移动,直到天平
    3. (3) 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的加上
      复原。称量完毕,用镊子将砝码、游码回归原位。
  • 2.   2020年7月,绍兴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35 ℃左右,让绍兴市民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挡),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 (1) 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的关系。
    2. (2) 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挡),观察蒸发情况。
    3. (3) 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挡)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的,原因是
    4. (4) 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是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
    5. (5) 发烧病人使用酒精擦拭身体降温比用水擦拭的效果更好;一滴油和一滴水掉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由此,你的猜想是
    6. (6) 小林同学在公共卫生间洗完手后,用如图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在下方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在烘干机下,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为

  • 3. 某同学探究影响蒸发散热情况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同学记录了三个示数,其中a温度计示数为℃。
    2. (2) 酒精蒸发时会向温度计(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 (3) 比较bc温度计的示数,可以得出结论:蒸发的快慢与有关,从分子热运动的角度来看,空气流动促进了酒精分子向空气扩散。
    4. (4) 该同学用水代替酒精多次实验,发现在相同温度但天气不同的情况下,三支温度计示数有时差别不大,有时差别却很大。他猜想水的蒸发情况可能与天气有关,若示数差别不大,可能的天气是
  • 4. 小西看见滴在皮肤上的“风油精”马上就“干”了,就想研究液体在什么条件下“干”得快。
    1. (1) 他猜想液体“干”得快,可能与:①液体的表面积有关;②液体表面是否通风有关;③液体种类有关;你认为还可能与有关。于是,他按照如图A4-6-1所示的方式,分别独立进行了实验,水滴和酒精质量都相同。

    2. (2) 要验证猜想②,应进行(填序号)组实验,并获得证据
    3. (3) 如果进行A、B组实验,发现B水滴“干”得快,那么平日人们晾晒湿衣服时,利用这一结果的一项是   
      A . 将湿衣服晾晒在阳光下 B . 尽量将湿衣服摊开 C .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处
  • 5. 小李同学在常温下做“探究冰和石蜡熔化特点”的实验,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1. (1) 图甲是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填“可行”或“不可行”)的。
    2. (2) 图乙是探究“石蜡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此实验中的加热方式优点是
    3. (3) 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时,小李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
  • 6. 在探究海波和松香的熔化规律时,实验小组选择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 (1) 实验中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从而间接为海波加热,这样做能确保海波
    2. (2) 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是
    3. (3) 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格数据在图中画出海波和松香的熔化曲线。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松香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4. (4) 分析你所描绘的图线可知,海波的熔化过程持续了min,在此过程中,温度是否继续上升?,是否需要继续加热?,说明海波熔化的特点是持续,温度。 试管中海波在第5 min时处于态。
  • 7. 用天平和量筒测某品牌牛奶的密度。

    ⑴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A4-3-9甲所示,则应向

    (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

    ⑵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06 g。

    ⑶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如图丙所示。

    ⑷算出牛奶的密度为g/cm3

    ⑸若操作第⑶步时,不慎使少量牛奶附着在量筒内壁上,测得牛奶的密度将会(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⑹用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满水和牛奶,总质量较大的是装满的杯子。(ρ=1.0 g/cm3)

  • 8. 在“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1. (1) 小李同学首先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g。
    2. (2) 为了测量出石块的体积,小李同学先往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乙所示,他的操作合理吗?为什么?答:
    3. (3) 四个小组测量出的石块密度如下表所示: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2.5×103kg/m3

      2.6g/cm3

      2.6×102kg/m3

      2.5g/cm3

      其中错误的是第组的测量结果。

    4. (4) 对实验进行评估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放置天平的操作台面不水平,测出的质量偏大 B . 放置天平的操作台面不水平,测出的质量偏小 C . 先测石块体积,后测石块质量,测出的密度偏小 D . 先测石块体积,后测石块质量,测出的密度偏大
  • 9. 用天平测量盐水的质量:

    1. (1)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度盘的指针如图B4-S-2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移动。
    2. (2)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50 g。

      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盐水,并把烧杯放入左盘,向右盘中添减砝码,当加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仍向右偏,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是取下最小砝码并,直到横梁恢复水平平衡,如图乙所示,读出总质量m2=g。

    3. (3) 被测盐水的质量为m=g。
  • 10. 小凯同学为获取20 g的水,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1. (1) 所用的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大烧杯(含足量的水)、小烧杯、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空小烧杯的质量m1

      ③往小烧杯中倒入部分水后,改用胶头滴管增减小烧杯中水的质量,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2. (2) 评估:在测量空小烧杯的质量前,小凯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

      ①小凯应如何操作?

      ②若小凯不进行任何的调节,就直接测量空小烧杯的质量,则测得小烧杯的质量会偏大,还是偏小?。接着按照上述步骤②、③进行,最后所获取水的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 g。

  • 11. (2022七上·余姚期末) 小明同学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1. (1) 小明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小明正确的操作应当是:
    2. (2) 如图乙所示小明称得物体的质量为:
    3. (3) 在学完托盘天平的使用后,小明发现实验时操作不当会引起读数偏差,下列操作一定会引起读数比实际值小的是:

      ①游码没有归零,就调节天平平衡。

      ②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处的右侧就停止调节。

      ③使用生锈的砝码。

      ④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 12. (2022七上·安吉期末) 小科在学校期间,使用一种医用免洗洗手液(如图甲)对手部进行消毒过程中,闻到了浓浓的酒精味,并看到该液体流动性较差。查看瓶身上的说明后,确定这种洗手液主要成分为75%的酒精。于是,小科所在的兴趣小组对这种洗手液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 (1) 实验前,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处,指针静止在如图乙所示位置,为了使天平平衡,接下来的操作是
    2. (2) 将盛有适量洗手液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将烧杯中的部分洗手液倒入量筒,测得烧杯和剩余洗手液的总质量为43.6g;观察到量筒内的液面如图丁所示,则这种洗手液的密度为g/cm3
    3. (3) 小科对洗手液的密度测量结果有疑惑,回到家后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该洗手液的密度为0.9g/cm3。你认为造成密度测量结果与真实值差异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 13. (2022七上·上城期末) 小金的家人购买了一枚金戒指,小金想鉴定戒指的真伪。已知ρ=19.3×103Kg/m3 , 测量过程:

    1. (1) 用调节好的天平正确称量过程中,分度盘上的指针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直至天平重新平衡。
    2. (2) 正确称量戒指的质量,砝码和游码如图甲所示,则戒指的质量m=g。
    3. (3) 将戒指用细线系住缓慢放入图a所示的量筒中,液面上升到图b。若不考虑细线的体积,则通过计算可知戒指的密度为 kg/m3 , 戒指 (选填“是”或“不是”)纯金。
  • 14. (2022七上·上城期末) 小金测定酱油密度的步骤:①测量空烧杯质量;②在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酱油,测得总质量,算出烧杯中酱油的质量;③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得酱油的体积;④计算酱油的密度。据此实验过 程回答如下问题:

    1. (1) 小金将图中的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开始测量前,发现指针指在中央刻度线,但此时游码在0.2g刻度处。接下来应如何操作?
    2. (2) 调整好之后进行实验,若只考虑烧杯上会残留部分酱油,则上述方法测得的酱油密度比真实密度 (选填 “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仍只用上述器材,在操作上需作何调整可以减小此误差
  • 15. (2022七上·上城期末)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 (1) 甲图中正确测量操作中,温度计放置有何要求?
    2. (2) 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
    3. (3) 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说明理由
    4. (4) 根据描绘的图像,该物质在第7min时处于态,温度为 ℃;仔细观察图像发现,AB段物质升温比在CD段物质升温 (选填“快"或“慢”)。
  • 16. (2021七上·萧山月考) 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所示。

    1. (1) 他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b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3=g。
    2. (2) 请按照如图a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3. (3) 请你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帮他计算出酱油的密度为
二、解答题
  • 17.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次数

    物体

    质量/g

    体积/cm3

    /(g·cm-3)

    1

    铝块1

    54

    20

    2.7

    2

    铝块2

    108

    40

    2.7

    3

    松木1

    108

    216

      

    4

    松木2

    10

    20

    0.5

    1. (1) 将表格填完整
    2. (2) 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物质,它的质量跟体积成
    3. (3) 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4. (4) 比较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5. (5) 如图所示,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 18. (2022七上·丽水期末) 某同学学习了“物质的密度”后,设计了以下实验:将染成红色的水和酒精先后倒入量筒中,并密封。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整个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的体积和所需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酒精与水的温度/℃

    酒精

    水(红色)

    混合液呈均匀红色的总体积

    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所需的时间

    体积/mL

    质量/m

    体积/mL

    质量/m

    A

    10

    62.5

    50

    50

    50

    110

     

    B

    40

    62.5

    50

    50

    50

    110

    较短

    1. (1) 水和酒精都是由极微小的微粒构成,构成水的微粒是
    2. (2) 根据表中的数据,当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请计算此时该液体的密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 (3)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实验中出现的混合液体积变小及两组实验时间上有差异的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 19. (2022七上·安吉期末) 酒精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普遍。

    [查阅资料]:

    ①酒精密度为0.8克/厘米3 , 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②酒精等几种物质比热大小的比较如图所示;

    ③酒精的浓度高于70%的时候,遇到一点火星就会闪燃。

    [性质分析]:

    1. (1) 酒精的密度为0.8克/厘米3的含义是
    2. (2) 由图可知:质量相同的煤油和酒精,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热量较多的是
    3. (3) [知识拓展]:病人发烧时,医生有时会通过在病人身体上擦拭酒精使体温下降,说明
    4. (4) 酒精在一定条件下燃烧的过程发生了(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 20. (2022七上·安吉期末) 3D打印技术是将打印线材加热熔化后,按照设定程序进行有序凝固,常在科技、工业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如图甲是某品牌3D打印机,其打印线材如图乙所示。小科同学利用3D打印机打印自己设计的作品——蜗牛(实心),如图丙所示。现可供选择有PLA材料线材和ABS材料线材两种各一卷,下表为这两种线材的部分参数。

    3D打印线材

    名称

    ABS材料

    PLA材料

    打印温度(℃)

    220~ 250

    195~230

    密度(g/cm3)

    1.05

    1.25

    净含量(kg/卷)

    1

    1

    熔点(℃)

    175

    1. (1) 上述两种打印线材中,(填“PLA"或“ABS") 材料线材属于晶体。
    2. (2) 小科同学用ABS材料线材打印自己设计的作品,完成后测得作品的质量为945g,求这个作品的体积?
    3. (3) 小科同学若选用PLA材料线材进行打印,能否顺利完成打印?请通过计算解释说明。
  • 21. (2022七上·上城期末) 小金家中有两口外观相似但轻重不同的金属锅,轻锅的锅体为金属铝,称得质量为0.6千克。重锅材质未知,测得重锅体的质量为1.58千克,体积为0.2分米3 , 列式计算:

    常见物质的密度(单位:千克/立方米)

    铝2.7×103

    铅11.3×103

    铜8.9×103

    钢、铁7.9×103

    1. (1) 轻锅的锅体体积是多少分米3?(小数点保留到0.01)
    2. (2) 通过计算说明较重的锅可能为哪种材质。
  • 22. (2021七上·定海期末) 今年小舟家种植的金塘李子获得了丰收。小舟洗的时候发现李子沉于水中,于是他将李子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烧杯来测量李子的密度(注:溢水杯液面超过溢水口的水平面时,水会从溢水口a溢出)。
    1. (1) 测量李子体积步骤如图乙,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0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李子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李子,接着测得溢水杯及剩余水的总质量是250g。计算出溢水杯中排出的水的体积是多大?(请写出计算过程)
    2. (2) 该李子的质量如图甲所示,则李子的密度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3. (3) 通过实验测得该李子的密度比实际偏少,仔细分析上述实验步骤,你认为产生该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23. (2021七上·吴兴期末) 如图是同学们在课堂上做的一些实验,请回答:

    1. (1) 甲实验:将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一段时间内读数不断下降,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2. (2) 乙实验:推动注射器活塞,使内部乙醚气体液化,请从微观角度解释现象
    3. (3) 丙实验:用酒精灯给碘锤加热时,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 24. (2021七上·嵊州期末) 小曹看到液化石油气(俗称煤气)公司的价格标牌,如表。她寻思着,为什么夏季价格低?请根据相关信息帮助小曹解答下面的问题:

    季节

    煤气瓶容积(m)

    价格(元/瓶)

    煤气密度约(g/cm3)

    夏季

    0.015

    85

    0.8

    冬季

    90

    0.88

    1. (1) 夏季,煤气瓶装满时,煤气质量为多少千克?若一段时间后用掉3kg,瓶内煤气密度为多少g/cm3
    2. (2) 通过计算比较每千克煤气夏季价格与冬季价格哪个更高?(保留两位小数)
    3. (3) 若夏季单价与冬季单价一样,夏季应标价为多少元/瓶?(保留一位小数)
  • 25. (2021七上·温州月考)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2×10-2m3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2m,且两容器中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已知ρ酒精=0.8×103kg/m3 , ρ=7.8×103kg/m3 , ρ=2.7×103kg/m3)

    1. (1) 求A容器中水的质量。
    2. (2) 水B容器小酒精的体积。
    3. (3) 将5400g铝块浸没在水中,质量未知的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后,发现两个容器中的液面一样高,且液体均没有溢出,求铁块的质量。
  • 26. (2021七上·乐清期中) 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气凝胶是一种多孔状、类似海绵结构的硅元素固体,孔状内有99.8%的空间.这种新材料密度仅为3mg/cm3 , 看似脆弱不堪,其实非常坚固耐用,最高能承受1400℃的高温.因为它耐磨且富有弹性,所以很多职业登山者登山时所穿的鞋子都是气凝胶制成的。
    1. (1) 气凝胶密度仅为3mg/cm3=kg/m3
    2. (2) 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ρ钢=7.8×103kg/m3)制造,耗钢130t;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质量为多少kg?
  • 27. (2021七上·瑞安月考)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2×10-2㎡,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2m,且两容器中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已知ρ酒精=0.8×103kg/m3 , ρ=7.8×103 kg/m3 , ρ=2.7×103kg/m3

    1. (1) 求A容器中水的质量。
    2. (2) 求B容器中酒精的体积。
    3. (3) 将5400g铝块浸没在水中,质量未知的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后,发现两个容器中的液面一样高,且液体均没有溢出,求铁块的质量。
  • 28. (2021七上·萧山月考) “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

    1. (1) 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 (2) 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 29. (2021七上·温州期中) 我国约有4亿多人需配戴近视或远视眼镜。组成眼镜的主要材料指标如表:

    材料

    技术指标

    树脂镜片

    玻璃镜片

    铜合金

    钛合金

    透光量

    92%

    91%

    密度(kg/m3

    1.3×103

    2.5×103

    8.0×103

    4.5×103

    性能

    较耐磨损

    耐磨损

    较耐腐蚀

    耐腐蚀

    1. (1) 现如今大多数人会选择树脂镜片,请说出一条树脂镜片的优点。
    2. (2) 若你所选择的树脂镜片每块体积为4×10﹣6m3 , 试求出该副眼镜的镜片质量。
    3. (3) 若所用的是一副铜合金镜架,其质量为2×10﹣2kg,如图所示。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这副镜架的质量是多少?
  • 30. (2021七上·平阳期中) 如图所示,一只烧杯盛满水时,称得其总质量为400g;放入一金属球溢出一部分水后,称得其总质量为900g;取出金属球后,称得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为200g。求:此金属球的密度。21世纪

  • 31. (2021七上·平阳期中) 今年小明家种植的瓯柑获得了丰收。小明想:瓯柑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瓯柑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烧杯来测量瓯柑的密度。

    1. (1) 他用调节平衡后的天平测桔子的质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发现指针在中央刻度线两边来回摆动,但偏向左侧的角度稍大些,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则应。天平平衡时,右盘里砝码的质量、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该桔子质量为g。
    2. (2) 测量桔子体积步骤如图乙,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瓯柑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桔子,接着测得溢水杯及剩余水的总质量是240g。计算出溢水杯中排出的水的体积是多大?(请写出计算过程)
    3. (3) 这个桔子的密度是多大?
    4. (4) 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该瓯柑的密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的实际密度。
  • 32. (2020七上·温州期末)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并画出了冰的熔化图像。

    1. (1) 实验中宜选用(选填“较大的冰块”或“碎冰”)
    2. (2) 根据乙图可知,该试管中冰熔化所需的时间为分钟。
    3. (3) 小明进一步探究不同浓度的盐水的凝固点是否相同,并测出了不同浓度下盐水的 凝固点如表所示。请简要说明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的原因:

      盐水浓度(%)

      9

      15

      21

      凝固点(℃)

      -6

      -11

      -18

  • 33. (2020七上·温州期末)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洗手液成为了抗疫必需品,洗手液中酒精含量一般保持在 60%至90%之间,若洗手液中酒精含量低于 60%,就不能有效杀灭病毒和细菌。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闻到浓浓的酒精味。小明利用电子秤称出该洗手液瓶子倒出洗手液前后的质量如图甲所示,量出倒出洗手液的体积如图乙所示,计算该洗手液的密度并与表格中的数据对比,判定该洗手液是否合格。

    酒精含量(%)

    密度(克/厘米 3

    50

    0.93

    60

    0.91

    70

    0.89

    1. (1) 在使用该洗手液对手进行消毒时闻到浓浓酒精味,这是因为酒精分子在
    2. (2) 请通过计算说明该洗手液是否合格。
    3. (3) 小明的这种测量方法会导致所测的洗手液密度如何变化?
  • 34. (2020七上·仙居期末) 响石山景区是仙居的风景名胜之一。响石山景区的名称由来是因其峡谷中有一种能发出响声的石头而得名,有人称其为“会唱歌的石头”,叫响铃石。小科选取了一小块响铃石,来测定它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 (1) 用天平测得响铃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则响铃石的质量m为g。
    2. (2) 在量筒中倒入V1为750mL的水,将响铃石浸没在水中,水面到达如乙所示,V=mL。
    3. (3) 则响铃石的密度为多少。(写出具体过程)
    4. (4) 若该类石头的密度约为2.2g/cm3 , 则此响铃石为的 (选填“实心”或“空心”)。
  • 35. (2020七上·诸暨期末) 今年小明家种植柑橘获得了丰收。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g,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g。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 (1) 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
    2. (2) 这个柑橘的体积是多大?
    3. (3) 这个柑橘密度是多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