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第五片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12-29 浏览次数:5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是用不透明的厚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2. 下列数据中,符合中学生实际情况的是(  )
    A . 脚的长度约为5cm B . 行走一步距离约为60cm C . 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0cm D . 心脏跳动一次约需要10s
  • 3. (2021·广东) 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 . 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 C . a瓶的音调最低 D . d瓶的音调最低
  • 4. (2022八上·宜兴月考) 中国人发明的风筝(古称鸢)是世界上公认最早的飞行器之一,明代《询刍录)中描述:“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声如筝鸣”指的是(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回声
  • 5. (2022·广东)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临街住宅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弱噪声 B . 长期佩戴耳机开大音量听音乐可能损伤听力 C . 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利用了声音反射的原理 D . 声呐通过次声波的回声定位探索海洋的秘密
  • 6. (2022·河源模拟) 2022年3月14日,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海域发生4.1级地震,附近城市的居民表示有不同程度的震感。一些动物能感觉到地震之前发出的声波,而人耳却听不见,这是因为此声波(   )
    A . 声音的响度较小 B . 振动频率低于20Hz C . 为超声波 D . 不具有能量
  • 7. (2016·宿迁) 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水中倒影 C . 手影游戏 D . 树下阴影
  • 8. 一条入射光线跟平面镜的夹角是 , 则它的反射角为(  )
    A . B . C . D .
  • 9.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B .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 C .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D .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 10. (2016·姜堰模拟) 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


    A . 1m B . 1.5m C . 2m D . 2.5m
二、填空题
  • 11. 小明用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为45.31cm、45.32cm、45.82cm、45.30cm,其中有一个错误数据为cm;去除该错误数据后,物体的长度应记为cm;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
  • 12.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适合的单位符号或数值: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m/s;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 13. 如题图所示,量筒的测量范围是mL,分度值是 mL,物体的体积是cm3

  • 14. 如图所示三个声音的波形图,音调相同的是,响度相同的是,音色相同的是

  • 15. 如图所示,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噪声监测设备(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考场周边禁鸣喇叭是在处控制噪声。

  • 16. 我们能从平静清澈的湖水中观察到水中的云,它形成的原因是(填光学原理)而形成的(选填“虚”或“实”)像;如果湖水深2m,湖面上空5m处有一只白鹭水平飞过,则白鹭在湖水中的像距水面m。
  • 17. 小明身高1.72m,站在平面镜前1.5m,平面镜长1m,则小明在平面镜中的像高m。当小明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电子钟的像为 , 则实际的时间应是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21.    

    1. (1) 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测得该物体的长度为cm,如图2所示,停表的读数为s;
    2. (2)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当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听到音叉发出声音,同时又观察到乒乓球被,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中,乒乓球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这种研究方法叫做(选填“等效法”、“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 22.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黏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 (1) 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2. (2) 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纸板面射向镜面,在F纸板面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
    3. (3) 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转动,此时在纸板F上(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4. (4) 在图甲中,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BO射到O点,光将沿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 23.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

    1. (1) 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 (2)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是为了便于,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3. (3) 现有厚度为4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4. (4) 如图甲,在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将另一支(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选填“A”或“B”)侧观察,直至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5. (5) 如果在蜡烛B的位置放一块光屏,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
    6. (6) 实验过程中,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乙所示,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填“①”或“②”)处。
  • 24.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来下表的几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B

    60

    1.02

    C

    80

    0.76

    D

    80

    1. (1)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2. (2) 选用编号A、C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
    3. (3) 如果小明还想验证猜想三,则他可以选择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此时表中所缺的数据应该填
    4. (4) 以上实验所采取的探究方法为
  • 25.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 (1) 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成像的原理是
    2. (2) 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是烛焰(选填“正立”或“倒立”)的(选填“实”或“虚”)像;
    3. (3) 从右侧眼睛看过去,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
    4. (4) 为了增大烛焰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
    5. (5) 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其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
五、综合题
  • 26. 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如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温度/℃

    ﹣20

    ﹣10

    0

    10

    20

    30

    声速/(m•s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1. (1) 请你在图中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
    2. (2) 当温度降低时,声速(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3)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断出,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m/s。
    4. (4) 若某人站在两边平行的峭壁间的山谷中开了一枪,在0.3s和0.7s时听到前后两次回声,若当时的空气温度为0℃,则此峡谷之间的宽度为m。
    5. (5) 一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大约是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的1.5倍,飞机沿水平方向飞行,飞行高度为3390m,该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m/s,当你听到飞机在你头顶正上方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不计抬头的时间),飞机已飞到你前方m(水平距离)的地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