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2022届高考政治科考前热身训练

更新时间:2022-12-28 浏览次数:39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通胀率曲线(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通胀率)。图中A为安全区域,即就业率和通胀率在一个相对可控范围,超出这个临界点,社会将出现动荡情况,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根据下图和材料可推断出(    )

    ①安全区域内,意味着物价不变,社会总供求相对平衡

    ②安全区域内,既能防通胀,同时又能解决好就业问题

    ③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促使经济状况从M点向N点变化

    ④经济状况处于M点时,意味着物价持续性上涨,就业困难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 近年来,“书店+”模式在各地流行,读者们除了能阅读、购买书籍,还能参加书店推出的作者分享会、花艺教学等活动。许多书店还力求打造集文化展示、创意销售、影剧院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图书零售业态和文化综合体。与传统书店比,“书店+”模式的优势在于(    )

    ①聚合多种业态,促进文化消费供需两旺    
    ②开展跨界经营,丰富优质图书品类

    ③拓展消费新场景,增强顾客的消费黏性    
    ④发展综合服务,主导生活方式的创新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逆回购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商业银行或证券公司)购买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2022年2月份以来,央行加大了逆回购操作力度,2月21日至2月28日,央行分别开展七天逆回购操作,累计向市场投放10100亿元。央行开展七天逆回购操作旨在(    )

    ①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②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③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④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⑤便利实体经济融资

    A . ④→②→③ B . ④→⑤→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⑤→③
  • 4. 流量面前,法律不会打折;法律面前,流量不能放纵。某知名网络主播因偷税逃税,被税务部门依法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3.41亿元。税务部门坚持依法依规对其进行处罚有利于(    )

    ①加强市场监管,促进直播等新兴业态规范发展

    ②维护社会公平,督促高收入群体依法履行义务

    ③彰显税法权威,扩大征税范围以保障国家税收

    ④优化资源配置,引导社会资本退出“流量经济”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近年来,我国在扩大市场准入和法治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极大提升了外商投资企业信心。2021年,尽管受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规模仍然创历史新高。下图是近5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情况。

    据此可推断出我国(    )

    ①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对外资吸引力不断增强

    ②坚持全面扩大开放,利用外资结构不断优化

    ③经济发展韧性强劲,能够助力世界经济复苏

    ④保障外商合法权益,外商投资收益不断增长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面对疫情的反复,某社区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抗疫期间的社区居民公约(如下)

    社区居民公约

    一、不举办聚集性活动,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

    二、实施社区封闭式管理,严控人员流动,严禁不戴口罩人员出入,进出人员需测量体温;

    三、近期有外地旅行史的居民必须依法履行法定义务,主动报告个人情况。

    违反上述规定,处以1000元人民币罚款。

    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部分条款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抵触故不具有法律效力

    ②由居民委员会制定的居民公约是居民自治的重要依据

    ③居民委员会行使行政处罚权应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

    ④参与制定居民公约是居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7. 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无疑是2021年热度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教育改革举措,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就“双减”设立专门举报平台。这表明政府(    )

    ①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充分尊重了公民的表达权和监督权

    ②秉持为民服务宗旨,加大监管力度以减轻人民群众负担

    ③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以开放的姿态接受家长学生的监督

    ④持续深化简政放权,进一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回顾百年之间,重在聚焦“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展望未来之答,更加明确“未来我们怎样能继续成功”。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

    ①有利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②这是完善党内法律法规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

    ③是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④体现了我们党善于运用历史规律的高度政治自觉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俄乌冲突,中国有自己的态度!

    ·中方坚定主张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一国的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地区安全更不能以强化甚至扩张军事集团来保障;

    ·联合国安理会应当为解决乌克兰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

    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

    ①各主权国家必须承担国际法规定的相应义务

    ②应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

    ③推动共同发展是维护区域和平的强有力保障

    ④中国人民向来爱好和平反对一切战争和冲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团结引领广大青少年坚定跟党走、建功新时代是对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的最好庆祝。共青团中央决定,在全团部署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该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基于(    )

    ①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健康向上的文化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  
    ④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二十四节气蕴藏着中国古代人民洞察天地的智慧与生存哲学,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追求。冬奥会开幕式的倒计时从“24”开始,节气流转则从“雨水”开始,到“立春”落定。用中国设计、中国科技讲述着匠心独运的“东方故事”,令世界惊叹,尽得风流。这表明(    )

    ①植根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就能引发世界的共鸣

    ②文化创新的本质在于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2. 下列观点能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是(    )

    ①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②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境由意造,物由心生

    ③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④喜鹊报喜,乌鸦报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3. 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由此提出了著名的“和解论”,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从对立走向和解。这一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

    ①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不可解决的矛盾,只有国家才能缓和

    ②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保护环境

    ③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

    ④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话题:你的家乡有哪些被误解的习惯或特色?答案五花八门,如:北京人都心气高,正眼都不把你瞧;多才多艺数天津,快板曲艺样样精;陕西人穿羊皮袄,楼房哪有窑洞好……不难发现,对地域存在偏见的现象广泛存在。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

    ①任何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能以偏概全    
    ②从实际出发,坚持主客观具体历史统一

    ③摒弃支流,把握主流,正确认识事物本质    
    ④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5. “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这是2021“感动中国”人物陈贝儿的颁奖辞。她穿梭全国六个省份,深入十个贫困县,了解各地民生,分享成功脱贫的故事。节目《无穷之路》在香港本地以及海外获好评如潮。可见(    )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尺度

    ③发挥榜样的作用引导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④正确把握社会发展趋势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漫画《某些成功,常常是因为一次勇敢的放弃》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坚持辩证否定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②勇于放弃,方能促成事物质的飞跃

    ③善于把握条件,才能实现矛盾双方的转化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需要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富裕,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久久为功。

    材料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其同富裕。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要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 (1) 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共同富裕的基本内容。
    2. (2)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在收入分配中如何维护公平,扎实促进共同富裕。
  • 18. (2022高三上·合肥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各地持续推进基层治理智能化、智慧化,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在浙江衢州,当地群众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灵活掌握多种小程序和软件,类似“村情通”App已在许多行政村广泛使用,基本实现村情民意电子化、办公办事掌上化。浙江温州打造“智慧村社通”平台,集政府监管,村务管理及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湖北武汉开发“智慧平安社区”App,涵盖社区服务、一键报警、活动信息等多项功能;广东珠海优化智能化服务供给,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利用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用“小程序”办好“大事情”,使社会治理“活起来”“动起来”,从而实现基层善治。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论证科技赋能基层治理可以实现基层善治。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100年来,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的进程中,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却初心不改,矢志奋斗,勇毅前行。100年来,中国社会沧桑巨变,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书写了令世界瞩目的壮丽诗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百年大党,故事悠长,各中央级媒体都开设了“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专栏,记录党的历史伟业,展现党的百年风华;很多地方通过“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等方式传播党的故事,让广大党员和群众了解红色家谱、接受精神洗礼;扎实推进“党的故事”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积极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邀请老兵讲解革命故事,通过塑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坚定青少年红色信仰,擦亮人生底色。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在新时代如何讲好党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康社会”的内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断丰富。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提出“小康之家”。

    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把“小康”作为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提出到20世纪末力争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2002年,党的十六大针对当时小康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实际,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小康社会建设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1. (1)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小康社会”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
    2. (2) 当前,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向党许下的青春誓言。请你就新时代中国青年如何践行这一誓言提一条合理建议,并说明其方法论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