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

更新时间:2023-01-11 浏览次数:3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 1. (2022·内江) 1842年8月,在南京静海寺(明成祖为褒奖郑和之功而建,取意四海平静,天下太平),清朝被迫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是(    )
    A . 《天津条约》 B . 《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2. (2022·金昌) 1843年,中国茶叶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48%,南京棉布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75%;英国棉花、白洋布的进口关税则降低了约77%。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 五口通商 B . 闭关锁国 C . 协定关税 D . 战后赔款
  • 3. (2022八上·泉港期中) 恩格斯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中写道:“1841—1842年的远征军在1841年8月21日由香港出发,首先占领厦门,然后占领了舟山岛,把这个岛作为他们以后军事行动的军事基地。”材料中的“远征”是指(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4. (2022·恩施) 1987年,联合国把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
    A .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 陈化成吴淞抗英 C . 左宗棠收复新疆 D . 左宝贵平壤御敌
  • 5. (2022·天津)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 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 C . 陈化成吴淞口率众抵抗 D .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6. (2022·东营) 1856年10月,英国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下面关于这次战争表述正确的是(    )
    A . 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B . 目的: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 C . 借口: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D . 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7. (2022·绥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
    A . 德国 B . 意大利 C . 奥匈帝国 D . 沙俄
  • 8. (2022·云南) 某校学生在表演近代中国历史剧时,有这样的旁白:“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该历史剧揭露的罪行是(    )
    A . 八国联军侵华 B .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C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 .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 9. (2022八上·海南)   2020年12月1日,在外飘零160年的马首铜像,终于回归阔别已久的“家”—圆明园。马首回家,汇聚了党和政府、港澳同胞、社会各界的磅礴力量,符合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诠释着‘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的深刻道理。”马首铜像流失海外是在(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0. (2021八上·海口月考) 使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1. (2022八上·海南) “工业文明外力冲击下社会矛盾的产物”“以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为特点”“以反清革命作为斗争目标”。这些是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一些信息。由此推断该事件为(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辛亥革命
  • 12.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 . 金田起义 B . 定都天京 C . 天京事变 D . 北伐、西征
  • 13. “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材料中“它”的领导者是(   )
    A . 林则徐 B . 邓世昌 C . 洪秀全 D . 梁启超
  • 14. 近代有人主张“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力图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提出这一主张的是(   )
    A . 农民阶级 B . 洋务派 C . 维新派 D . 革命派
  • 15. (2021八上·海口月考) 下图知识卡片内容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   )

    A . 爆发原因 B . 兴衰过程 C . 主要特点 D . 深远影响
  • 16. (2022·株洲) 《复兴之路》解说词提到:“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企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新的气象”反映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辛亥革命 C . 戊戌变法 D . 新文化运动
  • 17. (2022·云南) 洋务派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湖北织布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这可以体现出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
    A . 民主共和 B . “扶清灭洋” C . 变法图强 D . “自强”“求富”
  • 18. 洋务运动30年间,由洋务派创建的较大规模企业有10个。海军方面,北洋舰队购置西方先进战舰14艘。国人自办约20余种近代报刊。由此可见,洋务运动(   )
    A .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B . 重视海防建设 C . 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D . 使国家走向富强
  • 19. 如图漫画(   )

    A . 反映了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B . 揭示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C . 肯定了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   D . 讽刺了晚清官员的盲目排外
  • 20. (2022·福田模拟)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材料说明“运动倡导者”的目的是(   )
    A .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B .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 .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D . 推动维新思想的传播
  • 21. (2022·绥化) 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22. (2022·连云港) 对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解读准确的是(    )

    A . 有识之士开始受到刺痛 B . 清政府统治危机空前显现 C . 曾国藩预感清朝的危亡 D . 日本独霸中国局面的形成
  • 23. (2022七上·海阳期中) 1895年,有人撰写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对联中的“割地”包括(   )
    A . 香港岛 B . 九龙司 C . 伊犁 D . 台湾
  • 24.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其危害是(   )

    ①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②清政府丧失西北和东北大片领土
    ③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开始渗入中国内地  
    ④导致严重的民族危机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25.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们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
    A .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 甲午中日战争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题19分,27题16分,共35分。)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万人至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战争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摘自边海长《唯物史观下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探究》

    材料二:不管外国侵略者如何欺凌与侮辱它……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朝封建统治者始终没有把外国侵略者当成真正的敌人,因为他们心目中的真正的敌人不是别的,而只是革命的人民……甲午战争后,中国沿海重要港湾……都树起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旗帜……铁路干线的修筑权为它们所攫夺……。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甲午战争失败标志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战争的后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甲午中日战争研究述评》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重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举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侵略者欺凌与侮辱它”的史实一例,并说明它“没有把外国侵略者当成真正的敌人”的原因。据材料概括甲午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的方式(两种方式即可)。
    3. (3)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对大清王朝造成的强烈冲击。
    4. (4) 通过上述近代清政府遭受侵略的历程,你有什么认识和感受。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名称 简况
    江南制造总局 1865年李鸿章创办于上海。它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由外国人负责全部工程事务和制炮装炮。
    福州船政局 1866年创办,曾由法国人日意格和德克碑主持建厂和造船。共建设大小船只34艘。

    材料二:历代备边多在西北……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道光二十一二年(1841~1842年),夷船入长江,而全局始震。咸丰十年(1860年),夷兵犯津通,而根本遂危。彼族实能岘我要害,制我命脉;而我所以失事者,由于散漫设防,东援西调,未将全力聚于紧要数处。今议防海,则必鉴前辙,揣敌情。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三:2020年3月7日,北海舰队接受的第二艘055型万吨级驱逐舰——拉萨舰,直接提升了我国海上军舰的作战实力,作为中国海军最新型的驱逐舰,055担任着“带刀护卫”的角色,当加入到航母战斗群之后,我国将会建立一支以055为核心的海上舰队力量,主要执行反潜、反舰等主要作战任务,并且对航母的保护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新华社《中国海军又一艘万吨O55型驱逐舰拉萨舰正式入编》

    材料四:凤凰网专栏作者王龙说:李鸿章的脚跨进了新时代,而脑袋却还留在旧时代。

    旅日学者宗泽亚在《清日战争》一书中写道:在欧美列强的眼里,李鸿章失效的大手笔非但没有伤及他的仕途,反而展示了他个人的才能和魅力。西洋人认定李鸿章是近代清国代表文明智慧的伟人。

    1. (1) 材料一中的两个企业是在什么口号的指引下建立的?根据材料一内容概括这两个企业的特点。(1点即可)
    2. (2) 根据材料二,与前代相比,李鸿章对边防安全有什么新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在这之后李鸿章针对中国海防掀起了什么运动?结果如何?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今天我国建设强大海军的意义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四,你如何评价李鸿章,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