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35 细菌、真菌和病毒

更新时间:2022-12-15 浏览次数:80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青岛) 真菌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借助显微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它们。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酵母菌和青霉。下列叙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A . 酵母菌是多细胞生物 B . 酵母菌正在进行分裂生殖 C . 青霉的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 D . 青霉的直立菌丝顶端生有芽孢
  • 2. (2022·青岛) 某同学在探究“温度对醋酸杆菌发酵的影响”的实验时(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从老师提供的四个组别中,选出可以作为对照实验的是(    )

    组别

    温度

    有无氧气

    15℃

    有氧

    15℃

    无氧

    30℃

    无氧

    30℃

    有氧

    A . Ⅰ组和Ⅳ组 B . Ⅱ组和Ⅳ组 C . Ⅰ组和Ⅲ组 D . Ⅲ组和Ⅳ组
  • 3. (2022·青岛) 小丽同学在探究“酵母菌产生酒精所需条件”的实验时,她在甲、乙装置中各加入5克新鲜的食用酵母菌、10克葡萄糖和200毫升水,均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下列对她的实验设计及结果预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乙装置形成对照实验 B . 实验探究的条件为是否搅拌 C . 只有甲装置可产生二氧化碳 D . 最可能产生酒精的是乙装置
  • 4. (2022·滨州) 结构简单、一般小于0.1毫米的微小生物统称为微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菌个体微小,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B .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 C . 青霉有成形的细胞核,通过菌丝吸收有机物,营腐生生活 D . 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
  • 5. (2022·威海) 幽门螺旋菌是寄生在人体胃内的一种细菌。下列有关该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用孢子繁殖 B . 是多细胞生物 C . 自己制造有机物 D .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 6. (2022·梧州) 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制作啤酒和泡菜所需的菌种分别是(  )
    A . 乳酸菌、青霉菌 B . 酵母菌、乳酸菌 C . 青霉菌、甲烷菌 D . 酵母菌、醋酸菌
  • 7. (2022·张家界) 对下列图中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①无细胞结构,可以寄生在②内,属于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B . ②有细胞结构,属于真核生物 C . ②③④⑤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D . 它们都可以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
  • 8. (2022·大庆) 细菌一定不具有的结构是(    )
    A . 细胞壁 B . 成形的细胞核 C . 细胞膜 D . 鞭毛
  • 9. (2022·大庆) 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可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B . 可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C . 只要肠道中存在细菌和真菌,人就会生病 D . 可与动植物共生
  • 10. (2022·日照) 蓝莓酒是以蓝莓为原料经发酵而成。制作蓝莓酒的过程中,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是(  )
    A . B . C . D .
  • 11. (2022·日照) 破伤风杆菌感染人体后会使人患破伤风。破伤风杆菌是原核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 个体微小 B . 繁殖速度快 C . 含有DNA D . 无成形细胞核
  • 12. (2022·枣庄) 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们通过旺盛的代谢活动,维持着生物圈的秩序和繁衍。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增殖 B . 细菌的繁殖能力很强,通过芽孢进行繁殖 C . 真菌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D . 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促进了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 13. (2022·娄底) 细菌和真菌并非都有害,有些对人类是有益的。下列关于有益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制作葡萄酒用到的“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B . 制作酸奶用到的乳酸菌可以进行孢子生殖 C . 人们利用毛霉制作豆腐乳,组成毛霉的直立菌丝能够深入到豆腐内部吸收营养 D . 甲烷菌是一种好氧菌,能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氢,和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甲烷
  • 14. (2022·长沙) 如图装置中气球会变大,瓶中有酒味。瓶中加入的微生物是(  )

    A . 乳酸菌 B . 酵母菌 C . 醋酸菌 D . 甲烷菌
  • 15. (2022·益阳) 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都是体积微小的微生物 B .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 都是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 D . 都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 16. (2022·通辽) 下列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①无细胞结构,可以寄生在②体内,也可以独立生活 B . ②③④⑤⑦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 . 芽孢是②特有的一种生殖方式,对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能力,③可以用于制作面包、酿酒,我们喝的酸奶中也含有大量的它,⑥通过伸缩泡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对净化污水有一定的作用 D . ③④⑤的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均可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 17. (2022·常德) 玲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制作下列食品时,选用的主要微生物不正确的是(  )
    A . 面包——酵母菌 B . 酸奶——乳酸菌 C . 味精——黄色短杆菌 D . 泡菜——霉菌
  • 18. (2022·金昌) 下列生物中,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
    A . 灵芝、噬菌体、银耳 B . 乳酸菌、青霉菌、酵母菌 C . 木耳、香菇、金针菇 D . 曲霉菌、大肠杆菌、腺病毒
  • 19. (2022·葫芦岛) 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A .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 细菌没有细胞壁 C . 细菌没有细胞质 D . 细菌没有细胞膜
  • 20. (2022·葫芦岛) 在酿制米酒过程中,蒸熟的糯米降温至30℃后才能加入酒曲的原因是(  )
    A . 防止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B . 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污染 C . 防止糯米变质 D . 防止酒曲中的微生物失活
  • 21. (2022·大庆) 下图是大肠杆菌噬菌体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具有细胞结构 B . 是一种细菌病毒 C . 能独立生活 D . 能在细胞外制造新病毒
  • 22. (2022·葫芦岛) 下列选项中,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 B . 结构简单能独立生活 C .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D . 能通过细胞分裂繁殖后代
  • 23. (2022·仙桃) 仔细观察下列微生物的形态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图生物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B . 乙图生物仅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C . 丙图生物没有细胞壁 D . 丁图生物可以分泌抗生素
  • 24. (2022·株洲) 关于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 都必须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 C . 都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D . 都是靠分裂进行生殖
  • 25. (2022·咸宁) 细菌、真菌和病毒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霉菌、酵母菌等真菌属于原核生物 B . 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C . 馒头变质长出的“毛”是细菌形成的菌落 D . 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中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 26. (2022·晋中) 2022年4月,我省多地进行了全员居家抗原(如图中①)检测、全员集中核酸(如图中②)检测,目的分别是检测人体是否带有新冠肺炎病毒的(             )

    A . 蛋白质、遗传物质 B . 细胞膜、遗传物质 C . 细胞壁、蛋白质 D . 细胞壁、细胞核
  • 27. (2022·宜昌) 微生物一般“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有关图中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①和②的主要区别是①无成形的细胞核 B . 芽孢和孢子分别是①、②的生殖细胞 C . ②是一种真菌,真菌都是多细胞个体 D . ③的细胞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 28. (2022·陕西) 微生物(病毒、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①~⑤中属于人类有益利用微生物的是(  )

    ①导致疾病

    ②净化污水

    ③污染环境

    ④制作食品

    ⑤生产药品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⑤ C . ②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 29. (2022·乐山) 下列关于细菌、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细菌能形成芽孢进行快速繁殖 B . 病毒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C . 冰箱能保存食物是因为没有细菌 D .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 30. (2022·陕西) 微生物(病毒、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①~⑤中属于人类有益利用微生物的是(   )

    ①导致疾病       ②净化污水       ③污染环境       ④制作食品       ⑤生产药品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②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⑤
二、实验探究题
  • 31. (2022·通辽) 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培养皿中培养了大肠杆菌,用于探究大蒜对大肠杆菌是否有抑制作用。

    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第一步:新鲜大蒜压成蒜泥,双层纱布包住挤压过滤,作为100%大蒜提取液。

    第二步:用无菌水将100%大蒜提取液依次稀释成浓度为50%、25%的稀释液。

    第三步:吸取等量不同浓度大蒜提取液,分别滴入制备好大肠杆菌的培养皿中。

    第四步:将培养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内,培养18~24小时。

    第五步:照相记采抑菌圈大小,并测量其直径。

    1. (1)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
    2. (2) 为了使实验更加严谨,需要选取等量的(填“自来水”或“无菌水”)滴入培养皿中作为对照。
    3. (3) 图1中滴入大蒜提取液后,周围出现了抑菌圈,说明大蒜可以。据图2可知,效果最佳的是
    4. (4) 同学们想进一步探究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大蒜提取液抑制大肠杆菌的作用,请对照实验步骤中的第二步和第三步进行相应修改:
    5. (5) 大肠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调查研究表明,大肠杆菌多存在于恒温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大肠杆菌会引起肠道外感染,主要侵犯人体泌尿系统,多见尿道炎、膀胱炎等。也会引起胆囊炎、腹膜炎等。此外,大肠杆菌感染,也会引起急性腹泻。请你谈谈怎样预防大肠杆菌引发的疾病。(至少写出四点)
三、综合题
  • 32. (2022·黑龙江) 下图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细菌与真菌相比主要的区别是,细菌虽有(填名称)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 (2) 细菌和大多数植物细胞相比没有,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因此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
    3. (3)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填标号)增厚,形成芽孢。
    4. (4) 细菌是靠进行生殖的。
  • 33. (2022·阜新)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截止2022年6月1日,全球30个非猴痘流行国家和地区已报告超过550例猴痘确诊病例。猴痘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病原体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是近亲,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接种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有效率达85%。现在人们需要提高对猴痘的认识,采取全面措施及时发现并隔离确诊和疑似病例,以限制其进一步传播。

    资料二: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及鞭毛的细菌。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目前,我国约有7亿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播。

    1. (1) 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猴痘病毒属于病毒。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组成。
    2. (2) 隔离确诊和疑似病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接种天花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免疫。
    3. (3) 幽门螺杆菌主要寄生在人胃黏膜表面,使人患病,而大多数细菌在生态系统中作为分解者参与。在细胞结构上,幽门螺杆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4. (4) 除传染病外,还有一些疾病,像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常被称为
  • 34. (2022·岳阳)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东北黑土地是普通土地经过上万年演化而成,实质是腐殖质(黑色)含量很高的土壤。形成条件有二,一是春夏季,植物大量繁殖、生长茂盛;秋末植物枯死连同落叶堆积在地面,在寒冷而漫长的冬季,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生物残骸无法腐烂分解;二是来年开春,冰融时节,土壤湿度大而形成滞水层,生物残骸分解缓慢,每年有机物积累量超过分解量。黑土开垦后,土壤水热状况改变,消除滞水层,增加通气性。在作物生长季节,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也同步加快,产生大量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镁等矿物质,肥力极高,土壤保水性好,非常适合作物生长,东北因此成为粮食主产区。

    1. (1) 为探究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与黑土的形成关系,设置以下实验。取合适土壤均分成甲、乙、丙、丁四组,丁组土壤经高温处理后再用做实验。取适量且相同落叶均分成四份,分别掩埋在甲乙丙丁四组的土层中,各组在12个月的实验中无外来杂菌污染,详情见下表:

      组别

      土壤加无菌水情况

      湿润

      恰好浸泡土壤

      湿润

      湿润

      温度及处理时间

      以-10℃、0℃、10℃为顺序,每个温度段放置4个月,共12个月

      20℃环境放置12个月

      ①若丙丁为对照实验探究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则丁为(填“对照组”或“实验组”),若丁中的落叶在实验结束时也分解消失了,最可能的原因是

      ②甲乙丙三组中落叶残留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则支持黑土形成机理。

    2. (2) 实质上,与东北黑土地相比,普通土地中含量不高,从黑土地优点考虑,对大量农作物的秸秆采取堆肥(掩埋)还田还是焚烧还田?请做出合适选择并说明理由
  • 35. (2022·贵阳) 某兴趣小组开展“使用公筷对餐后菜品中某细菌数量的影响”研究,实验选用三道菜,每道菜均分为三盘,分别为使用公筷组、未使用公筷组和未食用组,同一试验者吃同一道菜的次数相同。对餐前和餐后不同食用情况的各菜品取样并进行细菌培养,实验结果用菌落数呈现(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菜品名称

    实验结果(菌落数/克)

    餐前取样

    餐后取样

    使用公筷组

    未使用公筷组

    未食用组

    凉拌黄瓜

    14000

    16000

    45000

    14050

    干锅茶树菇

    1100

    4600

    79000

    1206

    炒芦笋

    30

    48

    530

    32

    1. (1) 研究发现,细菌和真菌形成的菌落具有不同的特征,通常从菌落的 ,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比较餐前取样的培养结果,菌落数最多的菜品名称是 
    2. (2) 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有 (列出一种即可)。
    3. (3) 比较表中同一菜品餐前取样和餐后取样未食用组的数据,未食用组增加的菌落数可能来自 
    4. (4) 若该细菌是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根据实验结果,研究小组认为使用公筷能有效降低该传染病的传播,因为这样做相当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请列举因不注意饮食卫生导致“病从口入”的常见传染病名称:(列出一种即可)。
    5. (5) 根据上述实验可知,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是导致食物腐败的重要原因,为防止食物腐败可采取的方法有 (列出两种即可)。
  • 36. (2022·东营)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健康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病毒检测是狙击疫情极为关键的环节,目前主要有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三种检测方法。
    1. (1) 核酸是病毒结构中的 物质,具有物种特异性。在感染早期即可进行核酸检测且准确率高,被多国公认为新冠病毒检测的“金标准”。
    2. (2) 核酸检测目前常用的有咽拭子和鼻拭子两种采集方式。咽拭子采集时,被检测人员头后仰,摘下口罩,张大嘴,充分暴露咽部,咽是人体 的共同通道;检测人员用灭菌棉拭子轻柔、迅速地擦拭咽侧壁及咽后壁数次,被检测人员可能出现恶心现象,这属于 反射。
    3. (3) 东营市已完成多轮次全员核酸检测,排查、追踪与治疗同步,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 
    4. (4) 抗原检测主要是检测新冠病毒表面的抗原物质,通过试纸条上质控区(C)和检测区(T)显色来判定结果(图甲)。若某人抗原检测的结果如图中乙所示,请判定他的检测结果是 

    5. (5) 抗体检测适用于症状发作到3~4周之后,主要原因是大量抗原进入人体后,启动人体的 免疫需要一定的时间。
  • 37. (2022·晋中) 科学探究:探究不同菌种对米酒制作的影响

    小华发现妈妈做馒头、面包时用的菌种是酵母菌,而制作米酒时用的却是根霉。为什么做米酒不用酵母菌呢?陈老师了解到小华的疑惑后,组织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均进行了如下探究(甲、乙两组所用器具均相同且清洁):

    组别

    菌种

    酵母菌(2克)

    根霉(2克)

    原料

    糯米(500克)

    糯米(500克)

    过程

    糯米浸泡24小时→蒸熟→淋凉开水,晾至室温→加入相应菌种并搅拌均匀→装进相应容器并加盖→置于30℃环境中→2天后,由至少3人同时观察、品尝

    结果

    酒味很淡,甜味不明显

    酒味浓郁,甜味明显

    请分析回答:

    1. (1) 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2. (2) 为控制单一变量,同学们的做法有
    3. (3) 为什么观察、品尝,需至少由3人进行?
    4. (4) 根据实验结果,小华终于明白,如果只用单一菌种制作米酒,最好选择
    5. (5) 本探究所利用的生物技术主要是(选填:转基因技术;发酵技术)。
    6. (6) 小华想观察一下酵母菌,于是在实验后,从甲组容器内取少许液体,制成临时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开始他怎么也看不到酵母菌,在陈老师的指导下才看到。看到一此如图所示的结构:

      其中的a是酵母菌进行生殖形成的芽体;而b在显微镜下看起来像一个透亮的“小滴”。你推测开始小华操作显微镜的不当之处可能是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