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湖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

更新时间:2023-02-13 浏览次数:5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I(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上海崇明岛东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处于我国候鸟南北迁徙的东线中部,多为1968年以后新增土地面积,但近些年来湿地增长速度明显减慢。完成下列小题。
    1. (1) 近些年来,崇明岛东滩湿地增长速度趋缓的原因有(   )

      ①长江中上游水利工程蓄水拦沙
      ②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建设

      ③长江口地壳下沉速度显著加快 
      ④海浪侵蚀作用不断加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 (2) 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能准确、高效划定该保护区范围的技术手段是(   )
      A . 地理信息系统 B .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 . 遥感技术 D . 数据传输技术
  • 2. 近年来我国高学历人才跨省(区、市)流动性呈现先增后减的演化趋势。下表为2005-2015年我国部分省区高学历人才净迁移率状况。完成下列小题。

    省份     省份

    吉林

    广东

    河北

    江苏

    2005-2010年

    -8.5%

    12.5%

    -5%

    17.5%

    2010-2015年

    -3.9%

    5.8%

    -4.2%

    10.8%

    1. (1) 2005-2015年期间,有关四省高学历人才迁移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吉林    传统工业衰落 B . 广东   国家政策支持 C . 河北    产业转型升级 D . 江苏    基础设施完善
    2. (2) 2010年以后,我国高学历人才跨省(区、市)流动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 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 B . 交通运输的发展 C . 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 D . 文化教育的发展
  • 3. 下图为世界两个海区的洋流(图中箭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洋流(   )
      A . ①②均是暖流 B . ①②均是寒流 C . 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D . 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2. (2) 图中(   )
      A . 甲海域雨雾天气多发 B . 乙地冬季寒冷、干燥 C . 甲海域营养盐类丰富 D . 乙地常绿硬叶林广布
  • 4. 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洲的圣安德烈斯断层(位置见图1)长约1200千米,断层以西、以东的板块正分别向西北和西南方向移动,图2为断层两侧岩块移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该断层(   )

      ①西侧为太平洋板块  ②两侧板块张裂分离  ③沿垂直方向升降  ④沿水平方向错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2. (2) 下列谷地的主要成因,与断层有关的是(   )

      ①渭河谷地   ②长江三峡   ③东非大裂谷   ④科罗拉多峡谷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5. 近年来,常州市探索建立“以政府搭建平台,以平台吸引人才”的发展模式,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初步形成了从电池、电控到整车生产较为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常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异军突起,主要得益于(   )
      A . 工业基础雄厚 B . 人才优势明显 C . 市场需求量大 D . 政府政策支持
    2. (2)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常州市集聚的目的是(   )
      A . 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B .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 C .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碳排放 D . 加强协作交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 6. 大型数据中心运行制冷耗能巨大。2022年2月,我国“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东数西算”是指将东部数据“输送”到西部进行存储和计算,西部将积极承接非实时算力需求,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下图为我国八大算力枢纽节点关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我国数据中心在东部和西部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 . 市场、能源 B . 技术、能源 C . 市场、气候 D . 技术、气候
    2. (2) 在区域协同发展中,“东数西算”能(   )

      ①减轻东部地区的算力负担  ②带动西部数字产业发展

      ③缓解东西部之间网络压力  ④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下图为我国东部某滨海港口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只考虑热力环流,该城市7时、17时城郊之间近地面(   )
      A . 风向相同,风速7时大于17时 B . 风向相同,风速17时大于7时 C . 风向不同,风速7时大于17时 D . 风向不同,风速17时大于7时
    2. (2) 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反而增大,主要是因为城区与郊区(   )

      ①太阳辐射量差异大   ②积雪积存时间差异大

      ③废热排放量差距大   ④积雪保温作用差距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8. 某古文明聚落兴盛于3600年前,坐落在新疆喀什河三级阶地上,随着气候变化,黄土掩埋了古遗址(遗址中含有大量羊距骨、马肋骨等)。下图示意遗址区河流阶地横剖面及各级阶地的形成时间(ka表示千年)。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下列条件中,有利于该区域多级阶地形成的是(   )
      A . 河流流速持续变快 B . 河流流量间歇性变化 C . 断层发育地震多发 D . 地壳运动持续性抬升
    2. (2) T3时期,古人类选择该遗址生存最可能是由于(   )
      A . 草类丰茂,宜于放牧 B . 沿河而居,便于捕鱼 C . 土质疏松,利于农耕 D . 地势较高,气候凉爽
  • 9. 山地雨林是分布在热带山区,类似于雨林的景观,植被季节变化小。季雨林植被则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可分为常绿季雨林和落叶季雨林。下图为海南岛西南部的尖峰岭地区植被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推测图中甲植被类型为(   )
      A . 针叶林 B . 落叶阔叶林 C . 常绿阔叶林 D . 稀树草原
    2. (2) 影响尖峰岭植被垂直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光照 B . 热量 C . 水分 D . 土壤
  • 10.  2022年1月1日,《中国国家地理》通过某平台发布一张采用多次曝光技术拍摄于某地的照片(下图),送上新年第一天的"日不落"天文奇观。完成下列小题。

    1. (1) 拍摄照片时镜头指向(   )
      A . 正东 B . 正南 C . 正西 D . 正北
    2. (2) 未来一个月,拍摄地(   )
      A . 自转速度变慢 B . 持续出现极昼 C . 开始出现极夜 D . 正午日影变长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1. 资源型城市需要制定相对应的资源产业体系,利用区位优势、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实现合理转型。下图为某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主城区、矿区、乡村产业演化示意图。完成下题。

    该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   )

    A . I阶段主城区、矿区以及乡村均衡发展 B . Ⅱ阶段形成以煤炭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C . Ⅲ阶段主城区、矿区、乡村趋向一体化 D . 产业结构趋于多元化,城乡差异不断扩大
  • 12. 台风是一种强烈的海一气相互作用现象,会对过境海区产生重要影响。下图示意西北太平洋海域某台风过境前(左图)和过境时(右图)的海水温度变化。完成下列小题。

    1. (1) 台风中心及附近海洋表层的水温的变化及原因是(   )
      A . 升温   上升气流影响 B . 升温   表层海水下沉 C . 降温   下沉气流影响 D . 降温   下层海水上升
    2. (2) 台风形成及移动过程中,能体现大气向海洋输送能量的形式是(   )
      A . 风暴潮 B . 风海流 C . 狂风暴雨 D . 海水蒸发
  • 13. 河口锋是指河口地区不同性质的水体之间形成的狭窄界面。界面两侧水体盐度、密度等明显不同。下图为某日长江口河口锋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下图中正确表示长江河口锋结构示意图(箭头代表水体流向)的是(   )

      A . B . C . D .
    2. (2) 长江河口锋(   )
      A . 位置夏季距离河口最近 B . 河口一侧水体含沙量高 C . 附近冬季时营养盐丰富 D . 海洋一侧水体含盐量低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古以来,“中原熟,天下足”,河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小麦产量占全国1/4,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图1为河南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河南省春季多风沙天气。图2为河南省安阳附近近10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

    1. (1) 说明河南成为我国主要的小麦供应地的有利条件。
    2. (2) 河南省小麦灌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从农业科技角度提出主要的治理措施。
    3. (3) 河南省春季多风沙灾害,从天气角度简述其成因。
  •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四川是一个水电大省,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排全国第一,其中近三分之一产电需要履约向省外输送。下图为四川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图。

    材料二:2022年入汛以来,四川省遭遇60年罕见的高温干旱灾害,多个水电站运行水位下降,省内各地出现大规模工业限电停电。有专家指出,短期发展火电核电,长期发展“风光”并解决储能问题是保障四川电力供应的关键。

    1. (1) 川西地区是我国建设大中型水电站成本较低的区段,分析原因。
    2. (2) 说明导致此次四川省大规模工业限电的主要原因。
    3. (3) 与水电相比,四川省风能太阳能发电占比低,解释其主要原因。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纽约是世界经济和金融中心,其发展始于航运、兴于贸易、成于制造,金融勃兴,目前正向科技创新中心城市转型。1825年伊利运河(连接伊利河和哈得孙河)的开通促进了纽约港口的繁荣。1921年纽约区域规划协会成立,在纽约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下,至20世纪60年代,形成了“波士华城市带”。下图为美国局部区域略图。

    材料二:下表为1820年1860年纽约人口、外来商品的变化情况。

     

    纽约人口数量

    通过纽约港进入美国的外来商品比重

    1820年

    123700

    9%

    1860年

    1080330

    62%

    1. (1) 指出伊利运河建成前,美国东北部东西向交通不便的主要自然原因。
    2. (2) 分析伊利运河的开通对纽约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
    3. (3) 简述纽约向科技创新中心转型所具备的有利条件。
    4. (4) 说明纽约大都市对波士华城市带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