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

更新时间:2023-01-09 浏览次数:3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 . 地形和气候 B . 水文和植被 C . 植被和土壤 D . 气候和农作物
    2. (2) 下列关于各自然区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①自然区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分布区 B . ①自然区都是经济发达地区 C . ②自然区湖泊多为咸水湖 D . ③自然区地势高、气候寒冷
    3. (3) 制约②自然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 . 科技条件 B . 地形条件 C . 光照条件 D . 水源条件
  • 2.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将我国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南方和北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南方和北方生活习惯与地理环境密不可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洗澡:南方多“淋浴”;北方多“泡澡”,因为水资源丰欠程度不同 B . 指路:南方多说“前后左右”;北方多说“东南西北”,因为地形开阔程度不同 C . 道路:南方多“平直”;北方多“曲折”    ,因为河流密集程度不同 D . 语言:南方“十里不同音”;北方“有差别,但都能听懂”,因为交流便捷程度不同
    2. (2) 我国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肉类,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蔬菜,造成腌制品“南肉北素”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 . 南北气候差异 B . 南北物产差异 C . 饮食习惯不同 D . 食用盐种类不同
  • 3. 我国沿海与内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依照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把全国大致分成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三个经济地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
      A . 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B . 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 C . 气候条件和人口数量的差异 D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
    2. (2) 我国为加快西部地区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只给予西部地区大量的财政补贴②增加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③保护西部地区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冲击④发挥西部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 . ②④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②
  • 4.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各项不符合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变化的是(   )
      A . 区域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提高,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逐渐加深 B . 同一时期,不同的地理环境,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也存在差异 C .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一成不变的 D .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变化很大
    2. (2) 下列关于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 农业文明多发祥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B . 在后工业化时期,人类不再需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 . 自然条件始终是限制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 D . 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主要分布在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的平原地区
  • 5. 截至到2021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约494亿立方米,其中中线工程累计调水超441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南水北调在山东省构建起了“T”字形输水大动脉。下图示意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工程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因素中,对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调水量差异影响最大的是(   )
      A . 调入地需求 B . 水源地水量 C . 水源地水质 D . 输水距离
    2. (2) 影响山东省内输水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 . 降水差异 B . 产业结构 C . 地势高低 D . 用水需求
    3.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对汉江流域的影响有(   )
      A . 减轻汉江上游洪涝灾害 B . 促进流域内生态环境保护 C . 改善汉江下游航运条件 D . 加剧汉江下游土壤盐碱化
  • 6. 下面左图为黄土高原降水分布图,图为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年降水量超过600mm,土壤侵蚀大大减弱的主要原因是(   )
      A . 降水强度小,侵蚀力弱 B . 地形坡度小,水流速度慢 C . 土壤黏重,不易被侵蚀 D . 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强
    2. (2) 延安水土流失对洛阳地区的影响是(   )
      A . 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 B . 加剧沟壑发展,威胁交通设施安全 C . 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 D . 干旱灾害额发,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 7. 下图为“黄土高原韭园沟小流城综合治理横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地表形态形成的基础条件是(   )
      A . 轮荒耕作方式,植被破坏严重 B . 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C . 黄土质地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D . 气候干燥,风力强
    2. (2) 图中适合修建淤地坝的位置是(   )
      A . B . C . D .
  • 8. 读“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 . 上游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C . 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 . 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在12月至次年4月
    2. (2) 造成田纳西河流域土壤肥力消耗大、土地退化的主导因素是(   )
      A . 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 B . 为扩大耕地和炼铜而毁林、烧炭 C . 大规模开采当地矿产 D .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SO,形成酸雨
    3. (3)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为了有效控制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 建设巨大航运网 B . 发展林业,改善气候 C . 兴建众多大坝,疏通河道 D . 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 9. 近年来,很多地方采用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运营模式(如下图),即企业租用土地、建设基地,并雇佣农民进行田间管理等生产活动。信阳光山某油茶因依托此模式,整合特色山水,形成了集油茶种植、苗木花卉培育、水产特禽养殖以及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农林示范基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有效促进农民脱贫增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图中业务流程环节对应正确的是(   )
      A . 甲一劳动力 B . 乙一农业技术 C . 丙一基础设施 D . 丁一农产品
    2. (2) 相比于普通的油茶种植,光山油茶园的突出优势是(   )
      A . 能耗更小,环境更优 B . 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 . 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 . 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 10. 下图为2006-2015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与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06-2015年,我国(   )
      A . 工业化水平一直较高 B . 工业比重不断上升 C . 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 D . 第三产业比重降低
    2. (2) 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可以(   )
      A . 减少地域联系 B . 推动城镇化进程 C . 降低消费水平 D . 消除城乡间的差距
  • 11. 新塘(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在30年前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改革开放之初,这里诞生了国内第一条牛仔裤。30年后,这里聚集了几十万外来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牛仔布生产基地和华南摩托车、汽配产业重要地标。每天,这里有250万件牛仔服被生产出来销往世界各地。数据显示,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2008年新塘仍完成工业总产值797亿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新塘诞生国内第一条牛仔裤时,珠江三角洲(   )
      A . 城市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 B . 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增强 C . 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群体系 D . 城市化向城市群模式转变
    2. (2) 30年来,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新塘得以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①靠近港澳和东南亚②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③改革开放的政策④海运便利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二、综合题
  • 12. (2022高三上·广东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80年代,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大量家具制造企业迁移至东莞。目前,东莞家具制造及其相关企业共约3000家,且大部分为外资(包括中国港澳台地区投资)企业,形成集原木供应、板材和零部件制造商、家具生产、设计和展销等为一体的家具生产链,成为全国重要的家具生产和集散中心。下图示意上世纪80—90年代初东莞家具产业的生产网络结构。

    1. (1) 说明港台家具企业迁入东莞的主要目的。
    2. (2) 分析港台家具制造企业迁入对东莞带来的影响。
    3. (3) 为提高在全球家具产业链中的地位,指出东莞本土家具企业应采取的举措。
  • 13.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该河流干流总落差仅有256米,通航期有7—9个月。伏尔加河的大规模开发主要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进行梯级开发为重点,通过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实现了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材料二下图分别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和伏尔加河综合开发示意图。

    1. (1) 指出伏尔加河梯级开发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2. (2) 说出伏尔加河综合开发为流域内工业发展所提供的有利条件。
    3. (3) 分析伏尔加河流域的开发对河中鱼类繁殖产生的不利影响。
  • 1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未,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 (1) 分析建三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 (2) 建三江生产的稻米质优量大;被誉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3. (3) 推测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可能面临或出现的主要问题。
  • 1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海道是日本第二大岛,曾是日本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工业以食品工业为主,目前旅游业和服务业发达。位于其中部的夕张市是日本著名的煤炭城市,总面积763平方公里。夕张市是围绕煤炭而发展起来的,在繁荣时期煤炭产量占到北海道的20%,人口达到11.7万人,被誉为“煤炭之都”。夕张市采煤始于1890年,至20世纪60年代煤炭产业开始衰落,煤矿开始陆续关闭,当地人口逐渐减少。2006年7月夕张市政府宣布破产,截至2012年,夕张市人口不足1万人,成为名副其实的“鬼城”。下图示意夕张市的地理位置及地形。

    1. (1) 简析夕张市早期煤炭开发面临的不利条件。
    2. (2) 简述夕张市在20世纪60年代后煤炭产业开始衰落的原因。
    3. (3) 简述日本夕张市政府破产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警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