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统一调研测...

更新时间:2023-01-11 浏览次数:61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天安门广场规定每天日出时间升旗,日落降旗,以象征五星红旗与太阳同升同落。下表为某月天安门广场的升旗和降旗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升旗时间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降旗时间

    17:12

    17:11

    17:10

    17:09

    17:08

    17:07

    17:06

    1. (1) 该月最有可能是(   )
      A . 1月 B . 4月 C . 6月 D . 11月
    2. (2) 表格所示日期期间的正午,天安门广场的旗杆与杆影长度比值(   )
      A . 小于1 B . 大于1 C . 先小于1,后大于1 D . 先大于1,后小于1
  • 2. 福建泉州洛阳河上的洛阳桥始建于宋代,桥墩全部用长条石交错垒砌且形态独特,呈两头尖的筏形,桥墩上布满大量外壳附着力强、适宜微咸水及咸水环境的牡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洛阳桥所用长条石,富含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且质地坚硬,该岩石为(   )
      A . 玄武岩 B . 花岗岩 C . 大理岩 D . 石灰岩
    2. (2) 洛阳桥的桥墩形态独特呈两头尖的筏形,其主要目的是(   )
      A . 节省建造材料 B . 减少迎水冲击 C . 利于船只穿行 D . 营造桥梁景观
    3. (3) 洛阳桥的桥墩上布满大量牡蛎,说明该桥所在河段(   )
      A . 水体含沙量大 B . 水体富营养化轻 C . 河流水位高 D . 受海洋潮流影响
  • 3. 天山山脉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因拦截大量的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年均降水量可高达680mm,成为干旱区湿岛。天山山脉纵向来看为三列平行山脉,即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横向为阶梯状山地。下图为中天山某段沿43.67°N方向的地形剖面图及随地形变化的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地区,最有可能为中天山的(   )
      A . 阳坡 B . 迎风坡 C . 东坡 D . 西坡
    2. (2) ②地年均降水量多于③地,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地形 B . 盛行风 C . 局地环流 D . 冰雪覆盖度
    3. (3) 关于①地和⑦地的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地年较差大 B . ①地和⑦地年较差均大 C . ⑦地日较差小 D . ⑦地比①地年较差大
  • 4. 黑潮是北太平洋西部势力最强的洋流,其支流延伸进入东亚大陆的边缘海,对流经地区造成了较大影响。下图为黑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黑潮流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大陆轮廓 B . 盛行风 C . 季风环流 D . 盐度差
    2. (2) 黑潮对流经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 降低流经海区的盐度 B . 扩大港口的经济腹地 C . 延长大连港通航时间 D . 增加流经海区的含沙量
  • 5. 鄱阳湖是一个过水性、吞吐型的湖泊。随着长江主河道采砂禁令的发布,大量采砂船涌入鄱阳湖,2000-2007年采砂船显著增加且主要集中于通江(长江)河段,之后采砂船作业范围南移,改变了鄱阳湖的湖床和水文特征。下图为1955-2010年鄱阳湖入湖和出湖水携带的年平均泥沙含量(分别用入湖泥沙总量和注入长江泥沙总量除以总径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总体来说,与出湖平均含沙量呈正相关的是(   )
      A . 流域内植被覆盖度 B . 入湖平均含沙量 C . 出湖口的长江水位 D . 长江水体透明度
    2. (2) 近年来大量采砂行为对鄱阳湖的影响是(   )

      ①枯水期提前②水体含沙量增加③水体透明度增加④利于湖底水生植物生长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3. (3) 据图推测,鄱阳湖年泥沙淤积量最大的年份可能是(   )
      A . 1963年 B . 1968年 C . 2000年 D . 2005年
  • 6. 秦岭正处于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区域,对环境变化响应敏感。秦岭中部太白山的落叶阔叶林由3层(基带、典型垂直带和先锋性亚带)结构和5个亚带组成,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带幅最宽的“超级垂直带”。先锋性亚带以极强的竞争力和适应性,将山地落叶阔叶林带的范围向上扩展了大约500m。下图为秦岭太白山山地垂直分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北坡相比,秦岭太白山南坡自然带更完整,其直接原因是(   )
      A . 海拔差异大 B . 自然带数量多 C . 自然带类型多样 D . 地形更平缓
    2. (2) 根据秦岭太白山先锋性亚带的分布位置,推测其植被特点为(   )
      A . 耐旱性强 B . 耐寒性强 C . 竞争性弱 D . 针叶林为主
    3. (3) 秦岭太白山形成山地“超级垂直带”的有利条件是(   )

      ①区域气候的稳定性②落叶木本植物的多样性③地理环境的过渡性④山地垂直带谱的不完整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二、综合题
  • 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2022年10月17日,强冷空气再次南下影响到我国江南、华南等地。同时,台风“纳沙”正在南海以偏西路径移动并不断增强,18日凌晨最强可达强台风级,但19日开始迅速减弱并消亡。与以往单一台风不同的是,此次“纳沙”携手冷锋,没能缓解长江流域自夏季以来的干旱,10月18日16时湖南、江西等多地还发布火灾红色预警。下图为2022年10月18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图。

    1. (1) 解释台风“纳沙”北部的外围大风区风力最强的原因。
    2. (2) 简述冷锋对台风“纳沙”的影响。
    3. (3) 分析台风期间南方多地发布火灾预警的原因。
  • 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位于广西兴安县的灵渠,始建于秦代,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美誉。漓江与湘江相邻处,自北向南流的漓江水位要高出约7米,为了将湘江水导入漓江,建了由铧嘴、大天平、小天平三者组成的“人”字形分水堤坝(高约2米)。铧嘴前端直指湘江上游,将水流一劈为二。三分南流,被小天平导入南渠,向西流入漓江;七分北流,被大天平导入北渠,向北重回湘江。当洪峰过境,水位高过大、小天平时,漫涨的河水冲过大、小天平人字形的堤坝,又流入湘江故道中,并与北渠在远处汇合。下图为灵渠东部工程示意图。

    1. (1) 与该河段原有湘江相比,指出灵渠修建后的北渠水文特征变化。
    2. (2) 分析修建灵渠时,不在两河相距更近的A处,而选择现址的原因。
    3. (3) 简述灵渠分水堤坝呈“人”字形且高度较低的原因。
  • 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温泉是地表水向下渗透至含水层形成地下水,再受地下热源加热成为热水和蒸汽,一旦岩层出现裂隙,处于地下高压状态的热水和蒸汽窜涌而出,最终形成温泉。西藏因其特殊的地质地貌,温泉数量居全国第一。当富含矿物质的温泉流出地表时,温度和压力变化,矿物质重新沉积,形成层层叠叠、精妙绝伦的泉华。下图为典型的西藏温泉示意图。

    1. (1) 分析西藏温泉众多的自然条件。
    2. (2) 说明层层叠叠的泉华形成过程。
    3. (3) 说出温泉对周边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