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临平第一小学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

更新时间:2023-03-09 浏览次数:10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小明敲击鼓面和锣面,发现鼓声只有一下,锣声持续了很久,这主要是因为敲击后( )
    A . 鼓面没有振动,锣面振动 B . 鼓面振动,锣面没有振动 C . 锣面持续振动了一段时间
  • 2. 音叉敲击后接近悬挂的乒乓球,乒乓球左右弹动且幅度慢慢变小,以下正确的是( )

    A . 弹动幅度变小,是因为声音变低 B . 弹动幅度变小,是因为声音变强 C . 弹动幅度变小,是因为声音变弱
  • 3. 学校里,小明在操场、卫生间、食堂、教室等各个地方都能听到上课铃声,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是( )
    A . 从上往下 B . 从前往后 C . 四面八方
  • 4. 小明写作业时听到电视机的声音太响了,让妹妹开小声点,这实际上就是把声音( )
    A . 调弱 B . 调低 C . 调慢
  • 5. 小明讲话时手轻轻触摸喉结处,感受到里面在微微振动的是( )
    A . 喉咙 B . 鼓膜 C . 声带
  • 6. 小明按要求制作了土电话,使用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 棉线拉得太直了 B . 手接触了棉线 C . 棉线太短了
  • 7. 小明将耳朵紧贴三楼楼梯的金属扶手上,能听到弟弟在一楼轻轻敲击扶手的声音,但是耳朵不贴着扶手又听不到了,这是因为( )
    A . 敲击发出的声音太弱 B . 金属比空气传播声音效果好 C . 空气不能传播声音
  • 8. 小明在“鼓膜”上方3厘米河6厘米处,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同一只音叉,观察“鼓膜”的振动情况,在这个实验研究的是鼓膜的振动与( )的关系。
    A . 声音的远近 B . 声音的高低 C . 声音的强弱
  • 9. 小明用尤克里里研究声音,用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发出声音( )
    A . 高低不同 B . 强弱不同 C . 高低、强弱都不同
  • 10. 地震时小明被困在倒塌的房屋下,下面方法让他传递信息给搜救队员最有效的是( )
    A . 大声呼喊 B . 敲击身边的固体 C . 安静等待
  • 11. 下图是“拇指琴”,琴身上面一根根长短不一的弹性金属条就是琴键,拨动后发出声音,从左到右弹奏拇指琴,声音音高变化是( )

    A . 高一低一高 B . 低一高一低 C . 音高不变
  • 12. 单弦琴只有一根琴弦,弹奏时却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下面推测合理的是( )
    A . 单弦琴弹奏时需要不断调节琴弦的松紧 B . 帅奏时手指在琴弦上移动改变弦振动部分的长短 C . 弹奏时需要更换不同粗细的琴弦
  • 13. 小明吹吸管发出声音(如图),如想声音高一点,下面做法合理的是( )

    A . 将两根吸管接起来 B . 将吸管剪去一小段 C . 用更大的力吹
  • 14. 打雷时,小明发现放在桌上的花生跳动,下面雷声传播顺序正确的是( )

    ①空气振动引起桌而振动②雷声带动周围空气振动③桌面振动引起花生跳动

    A . ①②⑧ B . ②①③ C . ②③①
  • 15. 人体吸气时,将手放在肋骨上,会感觉到胸部( )
    A . 发生扩张 B . 发生收缩 C . 几乎没有变化
  • 16. 以下情况一分钟呼吸次数最少的是( )
    A . 400米跑步后 B . 饭后散步时 C . 晚上睡觉时
  • 17. 呼吸是入体的重要活动,下面关于呼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鼻腔可以吸入氧气 B .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C . 气管可以进出气体
  • 18. 火柴燃烧需要氧气,氧气含量高火柴烧得旺,氧气含量低则燃烧变弱。甲、乙两个瓶子分别装满了新鲜空气和呼吸后气体,将点燃的火柴分别伸入两个瓶中,发现甲中火柴燃烧变弱,乙中火柴继续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是新鲜空气 B . 乙是新鲜空气 C . 无法作出判断
  • 19. 小明将一天的食物分成两类(如下图),他的分类依据是( )

    青菜、米饭、鸡蛋、肉丝、虾肉、土豆、青椒、番茄

    苹果、黄瓜、香蕉

    A . 植物类和动物类 B . 熟食和生食 C . 主食和副食
  • 20. 小朋友吃大块果冻容易噎住,导致呼吸困难。噎住的果冻最可能在( )
    A . 鼻腔 B . 气管 C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三、填图题(每空2分,共14分)
四、科学探究题(每空2分,共36分)
  • 33. 小明将一个很小的蜂鸣器(会发声)放进注射器后,将活塞往下压(如图),然后堵住注射器的针头,请回答:

    1. (1) 蜂鸣器发出声音,可以推断蜂鸣器肯定发生了
    2. (2) 小明听到蜂鸣器发出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声音传播的顺序是( )
      A . 空气——注射器——空气——耳朵 B . 耳朵——空气——注射器——空气 C . 空气——耳朵——空气——注射器
    3. (3) 蜂鸣器正常发声,往外拉活塞,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弱,主要是因为( )
      A . 注射器内空气变稀薄 B . 注射器内变成真空 C . 蜂鸣器振动幅度变小
    4. (4) 将蜂鸣器放入透明杯,杯口覆盖气球皮密封,气球皮上撒一些食盐,蜂鸣器发声时,食盐跳动说明( )

      A . 杯子在振动 B . 气球皮在振动 C . 杯内空气在振动
    5. (5) 换一个发声更强的蜂鸣器,观察到食盐( )
      A . 跳得更高 B . 跳得更快 C . 跳得更低
    6. (6) 我们人体也有像气球皮一样感受到声音后会产生振动的器官,是( )
      A . 声带 B . 鼓膜 C . 耳郭
  • 34. 小明学习了呼吸相关知识后,和同伴一起做了 一些体验活动,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小明测试肺活量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气体的量 B . 憨气一段时间后呼出去气体的量 C . 多次吸气、呼气,搜集气体的量
    2. (2) 呼出气体时,气体在身体中经过的器官顺序正确的是( )
      A . 鼻腔-气管-支气管-肺 B . 肺-气管-支气管-鼻腔 C . 肺-支气管-气管-鼻腔
    3. (3) 小明用简易肺活量袋帮助小军测试肺活量(如右表),小军的肺活量是( )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肺活量值

      2000毫升

      1800毫升

      2200毫升

      A . 2000毫升 B . 1800毫升 C . 2200毫升
    4. (4) 小明的肺活量是2100毫升,对照《肺活量等级表》,属于( )

      肺活量等级表(单位:毫升)

      等级

      男生

      女生

      优秀

      2100-2200

      1800-2000

      良好

      1900-2000

      1600-1700

      合格

      1100-1800

      900-1500

      A . 优秀 B . 良好 C . 合格
    5. (5) 小明想提高肺活量,下面方法可行的是( )。
      A . 每天坚持跑步 B . 每天坚持练字 C . 每天坚持吃水果
    6. (6) 小亮的肺活量是2500毫升,如果和小明比赛“一口气吹气球”(只用一口气尽可能吹大气球),结果如右图。以下判断最有可能的是( )

      A . 甲是小明吹的 B . 乙是小明吹的 C . 甲是小亮吹的
    7. (7) 第(6)小题气球中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球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高 B . 气球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 C . 气球中氮气含量比空气中高
  • 35. 下图的乐器有四根琴弦1234,每根琴弦的粗细不一样,弹奏时左手在琴颈处按压琴弦,右手在琴箱处波动这根琴弦使其发出声音。请回答:

    1. (1) 相同条件下,依次弹拨四根琴弦,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
      A . 1号琴弦 B . 2号琴弦 C . 3号琴弦 D . 4号琴弦
    2. (2) 如果演奏前发现1号琴弦声音偏高,下面方法可以帮助调准的是( )
      A . 将琴弦调松一些 B . 换一根细一点的琴弦 C . 将琴弦调紧一些
    3. (3) 左手按住琴颈时,拨动琴弦后振动的部分是( )
      A . 整根琴弦 B . 按压琴颈以上部分 C . 按压琴颈以下部分
    4. (4) 演奏时,小明左手在4号琴弦从上往下按压,右手弹拨4号琴弦,听到的声音( )
      A . 从高到低变化 B . 从低到高变化 C . 弹拨同一根琴弦,所以高低没有变化
    5. (5) 小明通过电话弹琴给奶奶听,奶奶听到的声音是( )
      A . 琴弦振动发出 B . 喇叭振动发出 C . 琴箱内空气振动发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