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阳明镇星星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

更新时间:2022-12-26 浏览次数:4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面的表格内)
  • 1. 有人这样比喻,社会就像一棵大树,我就是其中一片树叶,社会是浩瀚的星空,我就是其中一颗星星;社会是一望无垠的草原,我就是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
    A . 人是社会中的一员    B . 人类非常渺小 C . 人离不开社会    D . 没有社会就没有个人
  • 2. “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对这段话解读正确的有(    )

    ①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与社会息息相关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多种条件

    ③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

    ④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 3. (2021八上·紫金期中)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服务社会,了解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

    ①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

    ②为灾区捐款捐物

    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④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4. (2021八上·利辛月考) 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因为(    )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只有社会这个学校才能教给我们知识

    ③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

    ④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空间会不断延展,感受会越来越丰富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5.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互联网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B . 通过互联网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事情 C .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D . 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查阅资料、购买物品……从而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 6. “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表明了(    )

    ①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②互联网是我们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唯一途径

    ③互联网有利于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④互联网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网络正能量,你我共传播。下列行为属于传播正能量的有(    )

    ①小明通过政府微信公众号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言献策

    ②小刚通过网络软件查找到作业答案,顺利地抄完了作业

    ③小雨在微博转发走失儿童的消息,走失儿童最终被找到

    ④小强在抖音呼吁打砸美系车以反击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8. (2021八上·利辛月考) 在网络时代,“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然而,要想通过“麦克风”发出“好声音”,还要练就“好嗓子”。作为公民,要在网络世界练就“好嗓子”,就必须(    )

    ①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   

    ②传播社会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自觉遵守法律,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④辨析网络信息,坚决远离网络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9. “自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做任何事的权利。”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自由与规则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自由受道德、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④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享有的自由是没有限制的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我国现行宪法已经经过了九次修正。《刑法修正案(九)》新增买卖妇女儿童一律追刑责、医闹入刑、高考作弊入刑、校车超员超速以危险驾驶罪处罚等规定。这些新增加的内容,告诉我们(    )
    A . 法律规范要经常修改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B .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需要积极改进和完善 C . 政府要始终关注民生,将改进和完善社会规则作为中心工作 D . 公民对于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变化的规则可以不遵守
  • 11. 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维系。我们既要自觉遵守规则,也要坚决维护并积极改进规则。下列体现了这一要求的有(    )

    ①小静过马路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②小华就班级管理向老师提出改进建议

    ③小娴乘坐公交,主动为老人让座位   

    ④班干部选举落选,小贵认为选举不公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2. 夏日外出时,大家争相摘取路边的梨解渴,只有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他:“摘吧,这梨是没有主人的,也没人管。”许衡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 . 遵守规则需要我们自律,将规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准绳    B . 要积极改进和完善规则 C .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监督、奖惩等外在约束    D . 不遵守规则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 13. (2018八上·芒市期中) 下列行为能够体现对他人的尊重的是(    )

    ①回家时与父母长辈打招呼

    ②天很热在街上打赤膊行走

    ③在食堂就餐后把椅子、餐具放整齐

    ④上课专心听讲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4. “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这句话说明(    )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③只要有礼,任何事业都能成功   

    ④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创建诚信校园,离不开每位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为创建诚信校园做以下力所能及的事情(    )

    ①依法惩处失信行为   

    ②向师生宣传人贵诚信、倡导与诚信同行

    ③大事讲诚信,小事就不必太计较了   

    ④劝阻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6. 父亲给儿子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做生日礼物。父亲与儿子约法三章:第一,接听电话要认真倾听、文明交谈。第二,在公共场所要将手机调为静音。第三,遵守学校规定,上课时不能使用手机。父亲的“约法三章”里,要求儿子应(    )

    ①以礼待人   

    ②遵守规则   

    ③合理利用网络   

    ④尊重他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7. “你吃得放心,我赚得安心,你吃得长久,我赚得长久。”这是一家生意红火的饭店门口所贴的广告。它告诉我们的道理有(    )

    ①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②坚持诚信会赢得社会的信任

    ③只要诚信经营,生意就能红火   

    ④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信原则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③④
  • 18. 违法行为按照情节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共同点是(    )

    ①都属于违法行为   

    ②都对社会有危害性

    ③都要负法律责任   

    ④都应受到刑罚处罚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19. 十一假期,两名男旅客因躲在高铁卫生间内吸烟,触发烟雾报警器突然报警致列车降速,分别受到1000元罚款和限乘180天的处理。他们的行为是(    )

    ①行政违法行为  

    ②民事违法行为   

    ③严重违法行为   

    ④一般违法行为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0. (2021八上·电白期末) 中学生李云发现邻居家里有几个人神神秘秘,他悄悄地在旁观察,怀疑他们在实施盗窃。他及时拨打电话报警,为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提供了可靠情报信息。从法律的角度看,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树立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

    ②要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③要学会负责任,养成亲社会行为

    ④我们可以通过公安机关等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6分,共40分)
  • 21. (2021八上·龙门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结合漫画《变脸》,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网络的认识。
    2. (2) 请你运用“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漫画《变脸》对我们中学生有哪些启示。
  • 22. 初二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师生们以《遵德守法》为主题,展开了系列探究活动:
    1. (1) 【活动一:观奥运•悟品德】

      思政老师播放关于残奥会的感人瞬间:2021年8月27日,在东京残奥会女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中,中国选手卢冬以39秒54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成功摘金。领奖台上,由于亚军、季军坐着轮椅,卢冬主动单腿下蹲与她们合影。她的“美丽一蹲”体现了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

      卢冬的“美丽一蹲”,体现出她具有什么道德品质?请从“尊重他人”的角度,谈谈她这样做的意义。

    2. (2) 【活动二:讲故事•受启发】

      在讲故事比赛中,小明讲述了“一诺千金”的故事:季布,汉朝人,从小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季布十分重视承诺,凡是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做到,他因此在当地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广受欢迎。乡亲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说,季布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

      这个故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哪一个价值准则?我们如何践行这一价值准则?

    3. (3) 【活动三寻轨迹•悟做法】

      中学生小峰自创的歌词在“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动”中获特别奖,但小峰并未接到获奖通知书。经调查发现,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做了手脚,将奖项给了张某。小峰一纸诉状将李某和张某告到人民法院,状告他们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经人民法院审结,小峰获得1.7万元赔偿。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权?

  • 23. 【校园模拟法庭】

    河源市某中学为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开展了一次模拟法庭活动。同学们分三组进行活动,请你一起参与,解决相关问题。

    1. (1) 第一组[案件收集]第一组的同学们收集了如下案件:

      案件一:何某借朋友的钱逾期不还,朋友多次索要无果

      案件二:中学生李某旷课、夜不归宿

      案件三:刘某在大街上聚众打架,造成群众围观

      案件四:仇某明在网上发布恶意歪曲事实真相,诋毁贬损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言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请你根据案件性质将它们分类。

    2. (2) 第二组[法庭布局]

      第二组同学选择案件四,用于本次模拟法庭活动。小何发现此次模拟法庭后方没有悬挂

    3. (3) 第三组[判决结果]

      第三组同学在模拟法庭上公布了案件真实的判决结果:仇某明因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公开赔礼道歉。

      小白同学产生了疑惑: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为什么仇某明还要承担刑事责任呢?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

    4. (4) 活动结束后,小唐同学体会到犯罪行为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他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