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3-01-03 浏览次数:6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圳一直发挥着“试验田”作用,创造了第一家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等众多的“中国改革第一”。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为国际大都市。下列能够反映深圳“改革开放”发挥作用的路径是(    )

    ①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②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③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A . ③→②→① B . ①→③→② C . ①→②→③ D . ③→①→②
  • 2. 从下表数据能够获取的信息是(    )

    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亿美元)

    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

    数量

    世界排名

    数量

    与美国相比

    15.63万

    第2位

    超1万

    它是我们的6倍

    ①我国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   

    ②相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③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④我国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 202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乡村振兴促进法》的立法着力点是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包括乡村振兴的任务、目标、要求和原则等,该法的施行有利于(    )

    ①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②消除城乡发展差距

    ③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对下图认识正确的是(    )

    ①科技发展能够解决所有问题  

    ②网络已占据我们生活的全部

    ③科技改变生活,创新促进发展   

    ④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的福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中,有许多典故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价值取向、道德定力、辩证思维能力。下列典故中体现创新意识的有(    )

    ①曹冲称象   

    ②司马光砸缸   

    ③孔融让梨   

    ④程门立雪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下列对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微行为”的点评,正确的有(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当选“校长小助理”参与学校管理

    扩大公民民主权利

    通过村民说事制度提出自己的意见

    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作为选民参加直接选举县人大代表的活动

    行使选举县人大代表权利

    参加某区政府机关举行的民主评议活动

    对政府工作进行民主监督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我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意见征求,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留言2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建议1000余条,意见吸收率达21.88%。这则材料说明( )

    ①公民可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②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

    ③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④民主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最重要的形式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8. 40多年来,中国的改革一次又一次掀起澎湃浪潮,每一次的拍岸惊涛都是改革势能的释放。“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这说明(    )

    ①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③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④改革开放解决了当前中国的一切问题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我国将每年的5月30日定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要是为了激发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积极营造尊崇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我们应(    )

    ①树立远大志向,只从事科研工作   

    ②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③发扬实干精神,坚持不懈地奋斗   

    ④放弃课堂学习,专注创新比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2021·武汉) 2021 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 部长通道"“代表通道”“委 员通道”如约开启,部长、代表、委员与媒体、大众零距离交流,亿万人民与盛会同频共振。这体现了( )

    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具有强大生命力

    ②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权利不断扩大

    ③民主决策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图3《选村长》中的行为(    )

    A . 妨碍村民正确行使监督权    B . 剥夺了其他候选人的被选举权 C . 体现公民享有选举的权利和自由    D . 损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败坏社会风气
  • 12. 电影《长津湖》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的全貌,展现了志愿军战士视死如归、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折射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世代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是(    )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③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④维系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3. “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说明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是(    )
    A . 为人民谋利益 B . 主动接受监督 C . 依法行政 D . 提高公信力
  • 14.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以下公民的做法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A . 范某开了一家餐馆,不申报纳税 B . 刘某应征入伍后,以各种理由逃避服兵役 C . 张某在网上发帖,诋毁救火英雄 D . 杨某发现某可疑潜航探测器后,及时报告
  • 15.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多年来,经济发展实现巨大跨越,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这主要得益于宁夏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16. 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是因为(    )
    A . 道德具有教化作用 B . 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C . 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D . 法治与德治背道而驰
  • 17. 图5《哪里逃》的做法(    )

    ①是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唯一途径

    ②是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体现

    ③可督促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依法行政

    ④有利于拓宽民主渠道,促进依法治国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8. 张桂梅荣获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并作为获奖代表发言:“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党中央授予张桂梅“七一勋章”荣誉称号(    )

    ①说明了中华民族形成了代代相传、内涵丰富的美德

    ②是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途径

    ③有助于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④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树立了典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云展播”,结合馆藏文物开发文创产品,不断创新展示和传播手段,让馆藏文物“活”了起来,为文化遗产走近大众、走向国际提供了重要助力。博物馆展示和传播手段的创新(    )

    ①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②有利于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③能够推动中外文化的融合与统一   

    ④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0. (2022·广东) 节假日期间,人们在绿地公园、河滩湖岸、露营营地搭起帐篷,与亲朋好友一起露营、烧烤,休闲娱乐,但同时也产生了植被损伤、环境污染、用火隐患等问题。对此,正确的选择是(    )

    ①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的人格

    ②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③主动融入社会促进自身发展

    ④享受权利的同时要承担相应义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1. (2022九上·深圳月考) 从“汉字听写大赛”到“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见字如面”,一个个有时代创意又有文化底蕴的电视综艺节目,触动了观众对“诗和远方”的美好遐想及心中深藏的传统文化情结。关于“中国味儿”文化类节目的走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越古老的文化越有魅力,要全面地继承   

    ②现代传媒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③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④中华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2. 2022年3月30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全社会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让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习主席的话启示我们(    )

    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人对自然应怀敬畏之心、爱护之情

    ③“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理念   

    ④保护环境是我国当前的工作中心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23. “仓宝”是2022年联合国中文日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二届海外影像节的数字虚拟形象。“仓宝”的名字来源于传说中的中华文字始祖仓颉的“仓”字。它身背甲骨文小书包,头戴中国传统斗,携带一支“神笔”,记录美好。“仓宝”这一形象(    )

    ①意在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有助于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   

    ④表明传统文化和数字技术相结合才能得到传承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4. (2022·天津) 从井冈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特区精神,到抗疫精神、北京冬奥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 )
    A . 勤劳勇敢的品格 B . 自信自强的品格 C . 与时俱进的品格 D . 爱好和平的品格
  • 25. 经过三代林场人的艰苦奋斗,塞罕坝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林场建设者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塞罕坝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海的巨变(    )

    ①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②说明人类应该避免对自然进行开发和利用

    ③体现了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

    ④说明我国坚持绿色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6. (2022九上·深圳月考) 2022年3月3日,获得“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荣誉的有: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的杨振宁;冲出亚洲速度的飞人苏炳添;与自己抗争,向贫穷宣战的朱彦夫;缺氧气,但不缺志气的吴天一……。这些平凡人身上的不平凡事迹(    )

    ①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②生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传递了人人必须成为英雄的社会氛围   

    ④弘扬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请根据下列各题要求,回答问题(共五题,共48分)
  • 27. 【法治中国】自去年全国开展严查“一盔一带”行动以来,骑电动车头盔话题便成为热门话题。上海首次采取罚款制度来约束,电动车骑乘未戴安全头盔,将会处警告或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并出台禁止电动车进楼入户、违规充电。依据消防法在奉贤开出首张违规充电罚单200元。

    1. (1) 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哪一治国基本方略?
    2. (2) 上海首次采取罚款制度、消防部门的首次罚单体现了厉行法治的哪些基本要求?
    3. (3) 这一案例对公民厉行法治有何警示。
  • 28. 【新型民主】

    材料一:小群的家庭情况:爸爸是共产党员、省人大代表、一线产业工人,每年定期参加人民代表大会,经常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妈妈是医生、九三学社成员,她所在的党派经常与其他民主党派为地方发展献计献策;姥姥是少数民族人士,是当地学校的教师,主要是教当地民族的语言。

    材料二:在河南,村党组织书记们有一句口头禅——“有事儿咱商量商量”。修路建房、发展产业、土地流转、贫困户认定与退出,只要和村级重大事项有关,不管多棘手,基层干部通过广泛的公民参与,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拿出来“商量商量”,事儿就好办了。

    1. (1) 小群家庭成员的活动反映了我国哪些民主形式?
    2. (2) 从材料一中可知,我国保障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3. (3) 材料二如何体现我国民主决策的途径。
    4. (4) 增强民主意识,我们应该怎么做?
  • 29. 【拓展与升华】【应对挑战】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科研经费投入与先进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教育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在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上对外依存度较高;公民的知识产权意识还比较淡薄,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例时有发生。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迫在眉睫。

    1. (1) 运用教育重要性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背后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应该如何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 30. 【生态文明建设】碳达峰、碳中和

    2021年4月22日,值《巴黎协定》签署5周年和第52个“世界地球日”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首次鲜明提出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碳中和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必要步骤。中国再次承诺: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注:碳达峰,是指碳排放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实现稳定或开始下降;碳中和,则是指通过各种环保手段,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使碳净排放量降为零。)

    【学习“两山论”建设美丽中国】

    2022年1月28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书,书中发表了习近平的“两山论”,让世界读懂“美丽中国”的文章。习近平强调,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取得显著进步。

    1. (1) 请你介绍一下习近平的“两山论”内容是什么?
    2. (2)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我们要坚持的基本国策是什么和发展理念。
    3. (3) 中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时代图景是什么样的呢?
    4. (4) 绿色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做到低碳微行动,你在日常生活中会有哪些行动分享给我们呢。
  • 31. 【传承美德】

    11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68名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及254提名奖获得者,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习近平强调,全国道德模范传承中华美德、体现时代精神。要引导人们向道德模范学习,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1. (1) 为什么要传承中华美德?
    2. (2) 青少年要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