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

更新时间:2023-01-09 浏览次数:7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b ></b>
  • 1. 下列各组化合物均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 O2、尿酸、血红蛋白、H B . 呼吸酶、抗体、H2O、 C . 神经递质、Ca2+、载体蛋白 D . Na+、激素、葡萄糖、氨基酸
  • 2. 下列关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相互关系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 血浆渗透压下降,易导致组织水肿 B . 淋巴液通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组织液 C . 组织液的形成与血浆渗透出毛细血管壁有关 D . 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液相比,具有更多的蛋白质成分
  • 3.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内环境稳态的形成和维持需要细胞的参与 B . 喝碳酸饮料会使体内pH大幅下降 C . 人体可以通过呼吸系统与内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D . 内环境的稳态需要神经一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完成
  • 4. 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调节及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只要内环境保持稳态,机体就可以保持健康 B . 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都普遍存在着稳态 C .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 .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协调与配合
  • 5. 科研团队在“模拟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实验中,比较了清水、缓冲液和生物材料(血浆)在加入碱后pH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实验材料类型和NaOH的量 B . 清水组中无维持pH稳定的物质存在 C . 加入NaOH溶液后,血浆的pH变化趋势与缓冲液组相似 D . 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
  • 6.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中有高级中枢 B . 脑干中有呼吸中枢,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 C . 脊神经共31对,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 D . 脑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这些神经不能支配内脏器官
  • 7. 霍金被诊断患有渐冻症,它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就好像被冰渐渐冻住,从四肢到躯干,以及胸腹部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渐冻症患者被称为“清醒的植物人”。如图为某渐冻症患者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③表示的是神经中枢,⑤表示的是感受器 B . 若给予一适宜刺激,渐冻症患者无法感觉到疼痛 C . 若给②处适宜刺激,在Ⅰ处可以检测到神经递质的释放 D . 渐冻症患者具有完整的反射弧,并能正常传递兴奋
  • 8. 某同学在玩密室逃脱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当受到剧情中所扮演角色的惊吓时,会出现心跳加快、瞳孔扩张、呼吸急促等现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同学受到惊吓后,副交感神经兴奋使瞳孔扩张 B . 该同学受到惊吓后,时刻注意周围环境属于非条件反射 C . 该同学进入安全地点后,副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血管收缩 D . 该同学进入安全地点后,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共同调节使呼吸平稳
  • 9. 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立即给狗喂食,这样铃声和食物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反射过程中唾液腺属于效应器,具有分泌唾液的功能 B . 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都不需要大脑内神经递质的参与 C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完成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D . 若以后长时间只打铃不喂食物,铃声可能成为抑制唾液分泌的信号
  • 10. 甲图为蛙坐骨神经的一段神经纤维,将电流表1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c处给予适宜刺激,用电流表1记录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取蛙同样的另一段神经纤维,将电流表2的两极分别接在a处膜的内、外两侧,在c处给予适宜刺激,用电流表2记录电位变化如图丙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乙中的①点对应图丙中的③点 B . 图丙中②点膜外Na+内流速率比④点小 C . 图乙中的t4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 D . 未受刺激时,电流表1能测出静息时的电位差
  • 11. 如图表示两个神经元连接成的神经兴奋传导通路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相关的结构或刺激部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中的效应器由④的末梢和⑤共同构成 B . 只要给予①处或④处一刺激,该处神经元就能产生兴奋 C . 若用某种药物处理②处,可能引起③处释放大量Cl- D . 神经递质只能由②的末稍释放
  • 12. 毒品海洛因是一种神经系统的兴奋剂,作用原理是直接作用于多巴胺所在的神经游走细胞,使其过量释放多巴胺(兴奋性递质),大量的多巴胺持续作用,使服用者产生快感并成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海洛因属于精神药品,长期吸食可导致幻觉并成瘾 B . 正常情况下多巴胺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C . 长期吸食海洛因,一旦停止就会产生抑郁、绝望甚至攻击行为 D . 长期吸食海洛因,机体对其耐受性逐渐提高,吸毒者的快感也越来越小
  • 13. 下列有关人脑高级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B . 聋哑人用手语与人交流的过程,依靠的是大脑皮层的视觉性语言中枢 C . 短期记忆和神经元的活动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D . 消极情绪的积累一定会产生抑郁,形成抑郁症
  • 14. 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都有它的代表区。下列关于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中,舌肌代表区在眼内肌的上方 B . 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左侧区域,引起右侧下肢的运动 C . 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各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D . 手在运动区所占的面积较大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 15. 激素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中斯他林和贝利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图是两位科学家利用狗的小肠进行实验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 B . 该实验的现象是胰腺分泌出胰液 C . 稀盐酸的作用是促进小肠黏膜产生某种化学物质 D . 该实验证明胰液的分泌既受激素调节,也受神经调节的影响
  • 16. 催乳素是垂体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乳腺的增生、乳汁的生成和排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高温、过酸或者过碱环境会使催乳素失活 B . 垂体、下丘脑、唾液腺都属于人体的内分泌腺 C . 催乳素作用于乳腺的过程需要体液的运输 D . 垂体除了分泌催乳素外,还可以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17. 激素在希腊文原意为“奋起活动”。它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繁殖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它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调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 B . 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能够作用于机体内所有细胞 C . 性激素是由性腺分泌,能够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D . 生物体内的激素共同调节机体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稳态
  • 18. 激素在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甲状腺激素的异常分泌可使人体患Graves病,如图表示健康人和Graves病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A、B表示器官,①②③表示相关激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②激素的作用是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 B . 激素①是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B分泌激素② C . Graves病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D . 抗体的作用是与②激素受体结合,促进甲状腺细胞的活动
  • 19.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白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 . 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C .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 . 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 20. 关于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 . 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C . 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D . 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而发挥作用
二、<b>综合题</b>
  • 21. 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b、c代表的系统分别是
    2. (2) 图甲表明:细胞必须通过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 (3) 图乙中,B液为内环境成分中的,其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主要缓冲物质有关。
    4. (4) 图乙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5. (5) 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 22. 下图为人体排尿反射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排尿过程涉及的神经中枢除了脊髓之外,还有,A神经属于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
    2. (2) 当膀胱尿量增多后,会刺激(感受器)并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文字表示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尿意产生和传导途径并不构成反射弧,其原因是
    3. (3) 若给予B神经的某处神经纤维一定强度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受刺激处膜内的电位变化是,正常情况下,每次反射活动结束后,神经纤维的膜电位都会恢复成静息电位,目的是
    4. (4) 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壁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入骶髓初级排尿中枢,促进排尿中枢的活动,这是一种(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
    5. (5) 人的骶髓初级排尿中枢控制排尿反射,在受到突然的惊吓后会出现尿失禁,原因可能是
  • 23. 如图是高等动物雌性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模式图,其中A、B、C代表器官,a、b、d、e代表物质,①~③代表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器官C是,激素b是
    2. (2) 雌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进入受体细胞的过程(填“需要”或“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3. (3) 过程②表示的是,所需的原料是。结构f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
    4. (4) 雌性激素影响细胞代谢的作用机理是
三、<b>实验题</b>
  • 24. 如图所示,实验小组成员将青蛙先除去脑,保留脊髓,再将青蛙的脊神经从左侧的B处和右侧的C处切断,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将青蛙标本剪除脑的作用是
    2. (2) 电刺激青蛙左后肢的趾部,会观察到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中。
    3. (3) 剪断青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B处)后,立即刺激下端传出神经,(填“能”或“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该过程(填“能”或“不能”)称为反射,主要原因是
    4. (4) 研究小组发现若刺激正常的活体青蛙,其后肢不一定收缩,原因可能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