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

更新时间:2023-02-03 浏览次数:7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
  • 1.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 )。
    A . 中央薄、边缘厚 B . 中央厚、边缘薄 C . 中央和边缘一样厚薄
  • 2. 下列不是利用微生物来制作的食物是( )。
    A . 面包 B . 酸奶 C . 豆腐
  • 3. 如图所示,下列没有放大物体图像功能的物体是( )。
    A . 水滴 B . 玻璃棒 C . 玻璃片
  • 4. 下图的两个玻璃容器的水中各有一个小球,侧面看两个小球的大小相同。如果将小球从水中取出比较,实际结果是( )。

    A . 甲小球大 B . 乙小球大 C . 两个一样大
  • 5. 下图是用肉眼、显微镜、放大镜观察到的同一片叶子的相同部位,其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是( )。
    A . B . C .
  • 6. 为了制作绿藻的玻片标本,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②①③ C . ②③①
  • 7. 3在认识地球及其历史的过程中,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沐沐把他们的观占制作成“纬恩图”,她归纳正确的是( )。

    A . ①---地球是球体 B . ②---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 . ③---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
  • 8. 同一地点,一年四季正午时分太阳的位置不同,这是因为( )。

    A . 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 . 地轴倾斜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 C . 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 9. 观察如图所示的地球结构模型剖面图,可知地球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 )。

    A . 地核、地幔、地壳 B . 地幔、地核、地壳 C . 地壳、地幔、地核
  • 10. 制作地球自转模型时,穿过橙子的吸管模拟的是( )。

    A . 经纬线 B . 赤道 C . 地轴
  • 11. 下列现象不属于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 . 公鸡在黎明来临前打鸣 B . 刺猬用冬眠的方式过冬 C . 人们冬吃火锅夏吃雪糕
  • 12. 下图是制作课桌凳子常用的螺丝,观察它的形状,下列最适合用来拆装螺丝的工具是(    )

    A . 螺丝刀 B . 羊角锤 C . 六角扳手
  • 13. 观察下列三幅图示,其中大石头最有可能被撬动的是( )。
    A . B . C .
  • 14. 为了加固课桌凳,下列可以达到最省力效果的螺丝钉是( )。
    A . B . C .
  • 15. 关于节约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视、电脑关机后要及时拔下插头 B . 夏天空调调温最好不要低于26℃ C . 为了保证空气流通,寒冬时教室空调开启后要整天打开门窗
  • 16. 下列不是利用电动机米工作的用电器是( )。
    A . 电饭煲 B . 电风扇 C . 洗衣机
  • 17. 轮轴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没有应用轮轴的工具是( )。
    A . 门把手 B . 方向盘 C . 天平
  • 18. 印刷术的出现使书籍快速而大批印制成为可能,活字印刷的一般步骤为( )。
    A . 检字→拓印→晾制→刷墨 B . 检字→晾制→刷墨→拓印 C . 检字→刷墨→拓印→晾制
  • 19. 下列可以使小磁针偏转角度达到最大的实验装置是( )。
    A . B . C .
  • 20.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顺利发射,载人飞船和核心舱成功对接,我国三位伟大的航天员成功进驻核心舱,实现了中国人进人自己空间站的梦想。核心舱携带的“神器”是电推发动机,其中发生的能量转换形式是( )。
    A . 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B . 太阳能转换为电能 C . 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 21. 使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调焦前应将物镜下方的透明罩与物体( )。
    A . 紧贴 B . 远离 C . 靠近但不紧贴
  • 22. 新能源汽车就是我们在路上常常看到的“绿牌车”,这种车的尾气排放量低,耗能量少。新能源汽车充电时的能量转换是( )。

    A . 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B .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 .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23. 甲、乙两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两个视野,从甲视野到乙视野的操作是( )。

    A . 旋转调节旋钮 B . 转换高倍物镜 C . 调节反光镜
  • 24. 榨汁机的内部有一个小电动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 B . 小电动机的换向器只有接通电流的作用 C . 小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线圈的缠绕方向无关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24分)
  • 25. 利用木棍、轮子、铁锤等工具,沐沐想出了用敲和碾压的方法来取出核桃仁,其中能取出相对完整核桃仁的方法是(填“碾压"或“敲”)。
  • 26. 用放大镜A和放大镜B在相同高度观察课本上的同一行字,结果如左下图所示,其中凸度更大的放大镜是。沐沐发现把两个放大镜组合起来(如下图)能把字放得更大,此时放大镜A和B分别相当于显微镜中的

  • 27. 沐沐用塑料小球代表地球,用手电筒代表太阳来探究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她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实验。如右上图所示,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居住在A点的人们即将迎来(填“白天”或“黑夜”)。

  • 28. 如图所示,剪刀A和剪刀B是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剪铁皮时应该选用,剪纸或布时应该选用

  • 29. 垃圾分类已成为生活常态,沐沐对如图的脚踩式垃圾桶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她发现垃圾桶的实质是一个(填“斜面 ”或“杠杆”),A点相当于 。

  • 30. 在用平板和手推车运送物品的测试中,评价这两种工具优劣的指标有 。
  • 31.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废铁厂采用电磁起币机箱选铁制品.如图所示,当电磁起重机通电时,能转换为能。

  • 32. 如图,水休用导线将小电动机连接在小灯滩上,快速转动小电动机。小灯泡亮了.此时这个小电动机变成了一个。然后。她正新组裴小电动机。不小心排碎了一块磁铁,相比原来有两块磁铁的小电动机。只有一块磁铁的小电动机的转速会(填“快一些”“慢一些”或“不变”)。

三、探究题(共40分)
  • 33. 随着工具的发展,人类的视野不断拓宽,人们逐渐认识了丰富多彩的微小世界。
    1. (1) 显微镜是我们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如右图),用它观察物体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安放→对光→上片→→观察。

    2. (2) 右图具有放大物像作用的结构有(填数字)。
    3. (3) 使用显微镜观察前首先要借助( )来对光。
      A . B . C .
    4. (4) 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转动调节旋钮,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显微镜的( )。
      A . 目镜 B . 物镜 C . 反光镜
    5. (5) 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时出现的现象与处理方式不正确的是( )。
      A .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有重叠——重新制作标本 B . 观察时发现细胞颜色太浅,看不清——重新制作标本 C . 观察时发现细胞在视野的左上方——将装片往左上方移
  • 34. 沐沐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探究等方法研究地球及其运动。
    1. (1) 沐沐查阅了2021年12月1日三座城市日出时刻表。

      台州

      兰州

      乌鲁木齐

      6时21分

      7时38分

      8时35分

      通过对三座城市的日出时间分析,地理位置在最东边的城市是 。

    2. (2) 为了研究地球公转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沐沐绘制了一张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当地球公转到位置时,我国这一天是春分日。

      ②位于台州的沐沐在操场立一根竹竿,每天正午12时测量其影子的长度,当地球公转到位置时,竹竿的影子最长。

    3. (3) 右表是地球公转轨道距离与时间,据此回答问题。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地球处于不同公转位置的时间点

      平均距离

      1.49亿千米

      近距点

      1.47亿千米

      每年一月初

      远距点

      1.52亿千米

      每年七月初

      ①从数据可以看出,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

      A.正圆

      B.很接近正圆的椭圆

      C.很扁的椭圆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

      B.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冬季

      c.四季变化和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无关

  • 35. 如右图所示,连筒引水是古人利用自然材料的输供水技术,它可以把泉水从高山洞口引到需要灌溉或饮用的地方,甚至直接引到家里的水缸。

    1. (1) 引水竹筒利用的是原理。
    2. (2) 为了探索引水竹简利用的原理,沐沐做了一个模拟测试,如图所示。她搭建了一个倾斜的小木板,用弹簧测力计将一个重物从下往上拉。在完成模拟测试的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反复多次测量拉力并取平均值 B . 拉到最高处停下来再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C . 确保每次小木板的倾斜度都相同

    3. (3) 为了检验“不同坡度的竹筒省力情况是否一样”,沐沐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装置。

      图1和图2中的斜面高度-样,直接提升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牛,沐沐将物块沿斜面乙往上拉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牛,那么物块沿斜面甲往上拉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5牛。

    4. (4) 周末,沐沐随爸爸游农家乐,在去看连筒引水源头的路上时,发现山上有不少盘山公路,你的解释是

  • 36. 某科学兴趣小组在研究电磁铁时作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

    猜想B: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电磁铁的南北极会发生改变。

    猜想C: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猜想D:改变线圈匝数,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会发生改变。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1. (1) 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可以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2. (2) 通过比较两个实验,可以验证猜想B。
    3. (3) 通过比较①④两个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
    4. (4) 以上5个电磁铁中,磁性最强的是
    5. (5) 当小磁针靠近①装置铁芯下端时,小磁针的N极被吸引,则①装置铁芯的上端是极。
    6. (6) 在下列三幅图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电磁铁应用的物体是( )。
      A . 指南针 B . 电铃 C . 磁悬浮列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