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桥东教研片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2-12-12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九上·全椒) 下列成语典故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拔苗助长 B . 刻舟求剑 C . 火烧赤壁 D . 风吹草动
  • 2. 保护环境,保持空气清洁的有效措施(   )
    A . 植树造林 B . 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C . 减少城市人口 D . 工业废气随意排放
  • 3. 钽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钽为非金属元素 B . 钽相对的原子质量为180.9g C . 钽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电子 D . 钽原子核内质子数为73
  • 4.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塞紧橡皮塞 B . 固体药品取用 C . 滴管的使用 D . 熄灭酒精灯
  • 5. 做实验一定要注意先后顺序,如果先后顺序不符合题意,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产生严重后果。下列有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 收集氧气时,先将导管伸入装满水的集气瓶中,再点燃酒精灯 B . 加热时,先对试管进行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进行加热 C . 先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 实验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 6. (2019九上·大冶期末) 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B . 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C . 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 .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 7.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
    A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 B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C .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热 D . 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8. 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   )


    现象和变化

    解释

    A

    柳絮纷飞

    分子不断运动

    B

    热胀冷缩

    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

    C

    滴水成冰

    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

    D

    食品变质

    分子种类发生变化,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A . A B . B C . C D . D
  • 9. 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②属于同种原子 B . ③⑤化学性质相似 C . ②③④均表示离子 D . ②④都是阳离子
  • 10.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比较MnO2和Fe2O3对双氧水分解的效果

    B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探究分子运动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11. 用化学符号和名称填空:
    1. (1) 镁
    2. (2) 碳
    3. (3) 氦
    4. (4) 钾
    5. (5) 氮气
    6. (6) 钠离子
    7. (7)   
    8. (8)  
  • 12. (2023九上·鸡西期中) 有下列物质:①氮气②清洁的空气③矿泉水④稀有气体⑤二氧化碳⑥液氧⑦铁锈⑧红磷⑨冰水共存物⑩高锰酸钾加热后的固体,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序号)
  • 13. (2023九上·鸡西期中) 以下是初中化学常用仪器,请按要求回答:

    1. (1) 图中可以用A直接加热的是(填序号)
    2. (2) 写仪器名称:过滤时必需的一种仪器是;从广口瓶中取用固体用
    3. (3) 若用图中的仪器完成“量取8mL水加热至沸腾”,还需要补充的仪器是;实验后发现玻璃仪器破裂,其可能的原因是(选填序号)。

      A 用外焰加热   B.量取时失误,水太多    C.加热前没擦干外壁的水   D.加热过程中没有时而上下移动   E.加热时容器底部接触灯芯

    4. (4) 如果燃着的仪器A被碰倒,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 14. 水是大自然赐予人类重要的物质之一,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 (1)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 (2) 自来水中含较多的Ca2+、Mg2+ , 为(填:硬水、软水),生活中降低自来水的硬度,常采用方法。
    3. (3) 根据如图水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A中水发生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实验B中有氧气生成的试管连接电源的(填“正极”或“负极”)。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实验C中可利用去除水中的异味和色素。实验D制取蒸馏水时,需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其作用是

  • 15.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上表中原子序数为5的元素名称
    2. (2) 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请画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3. (3) R2+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 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4. (4) 写出一条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三、综合题
  • 16.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图是铁丝、木炭、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 (1) 图1实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它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 (2) 图2甲中用夹取一小块木炭插入乙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丙中的现象是
    3. (3) 图3中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是,若取用的硫粉过多,实验时需将燃烧终止,在不增加仪器和药品的前提下,可采取的措施是
  • 17.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装置图1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2. (2) 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比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检验该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3. (3) 若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若要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端(填“b”或“c”)进入,选用该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若将B装置换成C装置,则优点是
  • 18. 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的分解速率。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 (1) 甲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 (2) 由图Ⅰ分析可知:曲线 (填“①”或“②”)表示无二氧化锰条件下发生的反应。
    3. (3) 用图Ⅱ装置收集O2 , 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填“x”或“y”)导管口处。
    4. (4) 请从催化剂的角度解释,在实验过程中,上述两个反应虽化学反应速率不同,但完全反应后两个装置内压强相同的原因是 
    5. (5) 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对比淀粉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实验均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忽略不计。相关数据见下表。

      实验编号

      3%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20mL

      淀粉0.5g

      生成25mL气体的            a      

      20mL

      二氧化锰0.5g

      生成25mL气体的      b     

      ①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a、b指 ;最后,结果表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较好,则a b(填“<”、“>”或“=”)。

      ②小明取少量光亮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表面变黑(生成黑色氧化铜)后,迅速插入一只装有200mL3%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试管内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且变黑的铜丝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于是得出结论:氧化铜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有同学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原因是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还可能与 有关。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