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

更新时间:2022-11-25 浏览次数:3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5八上·齐齐哈尔期中) 实验中既能做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A . 烧杯 B . 试管 C . 量筒 D . 集气瓶
  • 2. 下列变化中,与其它变化有根本区别的一种是(   )
    A . 水结成冰 B . 海水晒盐 C . 食物腐败 D . 木材加工成桌椅
  • 3. 下列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二氧化碳 B . 氮气 C . 冰水混合物 D . 清新空气
  • 4.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21% B .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稍大于空气的密度 C . 利用氧炔焰焊接金属,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 . 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一般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
  • 5.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A .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 液态水凝固成冰,所占体积变大﹣分子变大 C . 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 D . 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 6.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 . 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C .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分子在物理变化中不能再分 D . 在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四种微粒中,只有离子是带电荷的
  • 7.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加铁酱油”“含氟牙膏”等用品,这里的钙、硒、铁、氟指的是(   )
    A . 原子 B . 单质 C . 元素 D . 离子
  • 8. 交警常用重铬酸钾()检验司机是否酒驾,其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3价 B . +5价 C . +6价 D . +7价
  • 9. (2017九上·乐亭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滴加液体 C . 向试管中装固体 D . 加热液体
  • 10. 下列各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的一组是(   )
    A . Zn、S、Mg    B . Al、Na、Ca C . Cl、Mn、P D . K、Ag、N
  • 11. (2017九上·乐亭期末) 学会质疑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以下四个“一定”中正确的是(   )
    A . 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 . 温度升高,微粒之间的空隙一定变大 C . 化合反应一定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D . 某种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一定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 12. 对下列化学用语中“2”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Fe②2N③N2⑤S2-⑦H2O(   )
    A .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B .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⑥ C .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④⑤ D .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 13. 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 . 机动车排放尾气 B . 工厂排放废气 C . 风力发电 D . 建筑工地产生大量沙尘
  • 14.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 B .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 . 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给呼吸 D .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 15. (2017九上·乐亭期末) 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氧化镁 OMg B . 氮气 N C . 氯化钠 NaCl D . 铁 Fe2
  • 16. (2017九上·乐亭期末) 缺铁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是(   )
    A . 患佝偻病 B . 引起贫血 C . 产生龋齿 D . 骨质疏松
  • 17.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而不能用稀硫酸的原因是(   )
    A . 这两种物质间不能反应 B . 因为硫酸易挥发,因而产生的气体中混有杂质 C . 反应太剧烈来不及收集 D . 生成微溶性物质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 18. 木柴等大块的固体燃料燃烧时常会架空,使燃料燃烧得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燃烧架空的实质是(   )
    A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 .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 19. 最近科学家已经证实,存在着一种具有空心且类似于足球结构的分子N60 , 这一发现将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一种性能优异的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N60是一种单质 B . N60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氮原子 C . N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0 D . N60这种物质是由氮原子构成的
  • 20. (2018九上·秦淮期末) 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结合下图分析,关于这四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 B . 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 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 .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二、填空题
  • 21. 根据所学知识,用化学符号按下列要求填空。
    1. (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2. (2)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3.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4. (4) 太阳上最丰富的元素是,其次是
  • 22. 在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气五种气体中,将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 (1) 使酥脆的饼干放置于空气中变软的是
    2. (2) 可作燃料且无污染的是
    3. (3) 属于气态单质的是
    4. (4) 碳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是
    5. (5)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23. 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1. (1) 自来水厂生成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
      A . 沉淀 B . 过滤 C . 煮沸 D . 蒸馏 E . 吸附
    2. (2) 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
    3. (3) 上图吸附池内的活性炭起作用,该反应属于(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 (4) 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 24. 根据下列图示,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 (1) )反应;
    2. (2) )反应;
    3. (3)
  • 25. 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对比和归纳,我们往往可以得出一些十分有趣的规律,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仔细阅读下表中的内容,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常见的几种离子

    H+

    Na+

    Mg2+

    OH-

    Cl-

    SO42-

    对应元素或原子团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1. (1) 由前两行内容对照可得出的规律是
    2. (2) 已知通过元素或原子团的可以确定相应化合物的化学式,请你利用表格中所给内容,写出三种物质的化学式
    3. (3) 根据硫酸铁的化学式Fe2(SO43 , 可推断出所含阳离子的符号为
  • 26. 如图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

    1. (1) 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a、b两玻璃管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2. (2) 图2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①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②结合实验现象,写出水通电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3. (3) 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决定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该实验中能够说明水的化学式为“H2O”的实验现象是
  • 27. (2021·陕西) 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并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
    1. (1) “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质是
    2. (2) 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煤、和天然气的过度使用。
    3. (3) 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作用,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4. (4) 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助于完成目标。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 . 不用电器时及时关闭电源 B . 外出时多步行或骑自行车 C . 产生纸质垃圾时焚烧处理
  • 28. 如图是某品牌补铁剂的标签。请回答:

    1. (1) 富马酸亚铁中含有种元素,其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2. (2) 富马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 (3) 1包该补铁剂中含有铁元素的质量是多少毫克?(要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取整数)
三、综合题
  • 29. 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各反应物均无剩余)。A为黑色粉末,且A在该化学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均不改变;B和C组成元素完金相同且均为无色液体;F为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无色气体;A、B、C、F均为氧化物;D、E、H均为单质;D和H为无色气体、E为黑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B、G
    2. (2) 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
    3. (3) 反应④的文字表达式为
    4. (4) 操作X的名称是
  • 30.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好标记,将标记以上的部分按体积分为5等份;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在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④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 (2) 步骤④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为
    3. (3) 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 (4) 该实验还可推论出氮气的性质有(写出两条即可)。
  • 31.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图,请根据所给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②
    2. (2) 实验室准备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采用的装置组合(填字母代号,下同)。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为,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
    3. (3)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的方法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小)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