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

更新时间:2022-12-29 浏览次数:6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九上·顺德期末) 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水果榨汁 B . 烧火做饭 C . 冰雪融化 D . 汽油挥发
  • 2. (2022·北京市) 人体每日需要摄入适量的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
    A . 元素 B . 单质 C . 分子 D . 原子
  • 3. (2022·扬州) 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适合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的标识是(   )
    A . B . C . D .
  • 4.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取用液体药品  C . 加热液体 D . 读取液体体积 
  • 5. 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下列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   )
    A . 氦气的化学式是He2 B . O2表示2个氧原子 C . 3Fe2+表示3个铁离子 D . 2N表示2个氮原子
  • 6. 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拉瓦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B . 门捷列夫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C . 钱学森确定了空气的组成 D . 张青莲为测定相对原子质量贡献非常大
  • 7. 下列选项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   )
    A . 冰水;四氧化三铁 B . 矿泉水;水 C . 空气;氧气 D . 高锰酸钾;硫
  • 8.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 B .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比空气要多 C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 . 空气中稀有气体约占总体积的0.94%
  • 9.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净水剂。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6 B . +3 C . +2 D . 0
  • 10. 研究发现千金藤素(C37H38N2O6)可抑制某些冠状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下列关于千金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含有6个氧原子 B . 含有氮分子 C . 由四种元素组成 D .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11. (2020九上·三水期末) 向如图所示的容器中分层装填活性炭、小卵石、石英砂就制成了简易净水装置,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装置能对水杀菌消毒 B . 此装置能降低水的硬度 C . X层装填石英砂 D . Z层装填活性炭
  • 12. 图I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II。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

    A . 本实验的目的是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B中的酚酞溶液比C中先变红 C . 图II(改进后)的实验与图I相比唯一的优点是节约药品,减少污染 D . 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温度越高,分子间的间隙越大。
  • 13.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 离子是带电,所以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 B .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 .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因此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14. 电解水的装置中,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试管b中的气体是H2 B . 实验中向水中加入硫酸钠是为了增强导电性 C . 产生的H2和O2的质量比为2:1 D . 由该实验可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 15. 图1是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数字化能为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 B . BC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燃烧放热使气体膨胀 C . CD段气压减小的唯一原因是因为集气瓶内氧气不断被消耗 D . DE段气压增大对应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二、填空题
  • 16. 硒元素有防癌、抗癌作用。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1. (1) 图中x=
    2. (2) 硒原子的质子数为,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 (3) 在化学反应中,硒原子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硒离子。硒离子的化学符号为
    4.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
    5. (5) 氘和氚是制造氢弹的原料。氘核和氚核在超高温的条件下会聚合成一个氦核,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范畴 B . 氘、氦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C . 该变化涉及的元素有三种 D . 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 17. 根据化学知识回答:
    1. (1) 稀土元素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镥是其中的一种。已知镥的原子序数为71,相对原子质量为175,则镥的中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镥原子总共含有的粒子数为
    2. (2) 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为Vc)易患坏血病。如图为某维生素C片说明书的一部分。

      维生素C片

      Vc化学式:C6H8O6

      每片100mg,含Vc20%

      一日**次,每次1片

      则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其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 (3) 左旋氧氟沙星(C18H20FN3O4)可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其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药品名称:左旋氧氟沙星

      化学式:C18H20FN3O4

      相对分子质量:361

      适应症:呼吸道感染

      成人用量:0.2g/次,2次/日,7~14日为1疗程

      贮存:避光、密封保存

      ①1个左旋氧氟沙星分子中含有个原子,其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②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一个疗程最少应服用左旋氧氟沙星g。

      ③从贮存方法看,左旋氧氟沙星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克水与361克左旋氧氟沙星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

三、综合题
  • 18. 小明在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1. (1) 明矾的作用是,操作①的名称是
    2. (2) 小明取少量的液体D于试管中,滴入适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液体D中的泡沫较少且有较多的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水(选填“软”或“硬”)。生活中常通过的方法是降低水的硬度。
    3. (3) 下图(A)中出现的不正确是(写一个),图(B)中颗粒状活性炭的作用是

    4. (4) 如图(C)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该实验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通电一段时间后,实际实验中a处与b处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通常大于2:1,其原因可能是
  • 19.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若选用装置A,应对装置进行的改动是,还需补充的一种用品是;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下同)。
    3. (3) 小东选用装置B制取氧气,选取的药品应是
    4. (4) 用KClO3制氧气需加MnO2作催化剂。若在KClO3中加少量的KMnO4 , 也能加快KClO3的分解。用文字说明其原因
    5. (5) 某同学用图甲装置探究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关系。实验时倾斜锥形瓶使过氧化氢溶液与催化剂接触,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乙。

      ①对比分析图乙中点可知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②上述两个实验虽反应速率不同,但完全反应后装置内气压相等,原因是

  • 20. 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很多因素有关。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时,某小组发现实验现象与预期的不同。

    【查阅资料】铁丝根据用途不同,成分也有差异,通常含碳和其它元素(本题不考虑其它元素)。

    【提出问题】铁丝燃烧的剧烈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1. (1) 【作出猜想】猜想一:;猜想二:氧气含量;猜想三:铁丝的含碳量
    2. (2)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氧气含量

      铁丝情况

      燃烧现象

      1

      21%

      铁丝

      不能燃烧

      2

      21%

      铁粉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3

      60%

      铁丝

      燃烧,轻微火星四射

      4

      100%

      铁丝

      燃烧,火星四射明显

      5

      X

      含碳0.2%的铁丝

      剧烈燃烧,少量火星四射

      6

      100%

      含碳0.6%的铁丝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实验分析】①铁丝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②实验1和对比,说明猜想一正确,实验3利4对比,说明猜想正确;

      ③实验5与实验6对比,X的值为,对比说明铁丝的含碳量越高,的现象越明显;

      ④铁丝易生锈,实验前需用砂纸打磨,由此推测还有会影响铁丝燃烧情况。若要验证此猜想,需要控制的变量有:

      A.氧气的含量    B.铁丝的含碳量    C.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 21. 请根据所学知识,认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一)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实验室常用图1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集气瓶中水的作用:①加速冷却;②

    2. (2) 在集气瓶外点燃红磷,一方面会污染空气,另一方面若燃烧匙伸进集气瓶的速度较慢会使测定结果。(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 (3) 某同学设计了图2的改进装置,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为200mL,量筒内装有100mL的水,用激光笔点燃白磷;实验结束时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应为mL。与图1装置相比,图2装置的优点是
    4. (4) (二)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A、B、C、D、E、F和I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F是一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

      写出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

    5. (5) 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是;C是;E是
    6. (6) 写出反应②的反应符号表达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