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1学年第一学期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

更新时间:2022-12-27 浏览次数:1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 11. 在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时,控制微生物运动正确的做法是(    )。
    A . 吸掉一些水 B . 滴上一些水 C . 用夹子夹住
  • 12. 把同样的三张纸折成“L”形、“T” 形和波浪形,它们的抗弯曲能力最强的是( )
    A . “L”形 B . “T”形 C . 波浪形
  • 13. 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设计制作成百叶窗样式,可以随着温度变化调节窗的开合,这是人们受( )启发的发明创造。
    A . 蝴蝶的触角 B . 蝴蝶的复眼 C . 蝴蝶的翅膀
  • 14. 下面是“日心说”示意图,其中甲、乙分别表示( )。

    A . 太阳和地球 B . 地球和太阳 C . 月球和地球
  • 15. 在“用橙子模拟地球自转”的活动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吸管模拟地球自转的轴 B . 用橙子的果肉模拟地核 C . 用橙子的横切线模拟赤道
  • 16. 下图中,大石头被撬得最远的是( )。
    A . B . C .
  • 17. 在模拟医生做外科手术的活动中,我们一般用右下图所示的剪刀来“解剖”。下列叙述不属于这把剪刀的优点的是( )。

    A . 刀口很长,剪起来快 B . 握柄的特殊设计,适合手指的操控 C . 刀口短,容易剪断且操作灵活
  • 18. 在人类历史上,信息交流和传播至今发生了五次变革,第三次信息革命是指( ) 。
    A . 文字的诞生 B .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 C . 电磁波的应用
  • 19. 将玩具电动车的转子取出后,如右图那样架起,使其可以灵活转动。当Y形导线接上电源时,转子( )。

    A . 不转动 B . 转动,但不到半周 C . 连续转动很多周
  • 20. 关于模拟活字印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捡字时我们看到的字与正常字一样 B . 刷墨时应该在活字印刷版上均匀涂抹墨汁 C . 拓印完成后需要晾制,才能装订成册
  • 21. 手摇铅笔机削铅笔时,收拢耳夹夹紧铅笔后,转动摇柄,就能把铅笔刨尖。摇柄运用了( )的原理。

    A . 杠杆 B . 轮轴 C . 斜面
  • 22.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你认为下列框架结构中最不容易变形的是( ).
    A . B . C .
  • 23. 下图所示的显微镜下观察的图像最有可能是( )。

    A . 红细胞 B . 叶表皮细胞 C . 口腔上皮细胞
  • 24. 地球上不同季节温度差异大的原因是( )。
    A . 太阳离地球的远近不同 B . 太阳东升西落 C . 太阳的直射点不同
  • 25.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弹簧测力计下方挂着一块铁,开关S连接在②位置,为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下列做法中,可行的是( )。

    A . 开关连接在②位置,将电池减少1节 B . 将开关拨到①位置,改变电池正负极的接法 C . 将开关拨到③位置,电池数量不变
三、连线题(共6分)
  • 26. 将下列科学家与其贡献用线连接起来。

    毕昇         “日心说”

    哥白尼       “地心说"

    托勒密         活字印刷术

    奥斯特         发现细胞

    阿基米德       最早提出杠杆原理

    罗伯特·胡克     发现“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针会发生偏转”

四、实验探究题(共44分)
  • 27. 1901年,挪威人伯克兰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发射器,首开电磁炮先河。为了认识电磁炮的一些特性,小海制作了一个电磁炮模型,其原理如图所示。线圈通电后,会产生磁性,在磁力作用下,吸引铁制撞针迅速前移,推动炮弹射出炮管。

    1. (1) 小海在电磁炮模型的右端放了一个小磁针,小磁针旋转发现如上图所示,则电磁炮模型右端是( )。
      A . N极 B . S极 C . S极或N极 D . 无法确定
    2. (2) 小海要增强电磁炮的磁力使炮弹射得更远,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 . 增加线圈匝数 B . 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C . 增大通过线圈中的电流
    3. (3) 电磁炮模型和我们课堂上的电磁铁类似,它们的磁力大小很难直接观察,我们可以通过吸引来反映磁力的大小。
    4. (4) 该模型在上述工作过程中主要是能转化为能。
    5. (5) 电磁铁被广泛应用到生活中,下列物品中没有用到电磁铁的是( )。
      A . 电动机 B . 指南针 C . 电磁起重机
  • 28. 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科学家发现太阳的寿命即将终结,人类为了生存,将地球改造成一座宇宙飞船,飞向宇宙寻找新的 “太阳”的故事。
    1. (1) 通过科学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转的周期是
    2. (2) 电影中,人类用“转向发动机”驱使地球停止自转。如果地球不自转只有公转,昼夜交替时间将会( )。
      A . 不变 B . 变长 C . 变短
    3. (3) 生物的习性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下列属于昼夜交替对生物产生影响的是( ) 。
      A . 动物在夏天和冬天会更换毛发 B . 鱼类洄游越冬 C . 黎明来临前公鸡会打鸣
    4. (4) 由于太阳引力场的作用导致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公转造成的是( )
      A . 太阳的东升西落 B . 一年四季的变化 C . 昼夜长短的变化
  • 29. 学习了《微小世界》单元内容之后,小明对微小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和同学课后继续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1. (1) 昆虫的触角相当于“鼻子”,小明在放大镜下看到的蝴蝶的触角是( )。
      A . B . C .
    2. (2) 小明找来了不同的物体进行观察,发现没有放大作用的是( )。
      A . 树叶上的小露珠 B . 装满水的透明圆柱形玻璃杯 C . 厚度为4厘米的正方形的冰块
    3. (3) 组装简易显微镜时,上下调整两块凸透镜间的距离从而找到图像放到最大且清晰的物体,这过程相当于光学显微镜使用步骤中的( ).

      A . 调焦 B . 对光 C . 上片
    4. (4)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看到的图像如右图所示,想要把图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将玻片往( )移动。

      A . 左方 B . 右方 C . 上方
    5. (5)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要想将视野由图甲转换成图乙,下列操作中,不需要的是( )。

      A . 移动装片 B . 调节反光镜 C . 转动物镜转换器
    6. (6)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微生物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但不会对刺激产生反应 B . 微生物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C . 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样 的特征
  • 30. 一位农民伯伯用扁担挑着两筐西瓜去集市上卖,前面一筐重200牛,后面一筐重250牛。

    1. (1) 农民伯伯的肩膀应该更靠近 (填“前筐”或“后管”),担子才能保持平衡。
    2. (2) 小明来买西瓜,他挑了个约3kg的西瓜给伯伯称,伯伯使用的杆秤如图甲所示,当放上西瓜后,你认为伯伯应该拿(填“A”或“B”)提绳,看图乙中的(填“刻度一”或“刻度二”)

    3. (3) 如果小明挑选了一个更大的西瓜,则秤砣应该向(填“左”或“右”)移动。若小明挑得西瓜过大,此方法无法称出西瓜的质量,伯伯应该怎么办?(注意:只有一个秤砣)
    4. (4) 如果伯伯称西瓜时,不小心将秤砣沾上了些泥土,那么称量的结果与实际物品的质量相比会( )。
      A . 变轻 B . 相等 C . 变重 D . 不一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