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11-27 浏览次数:4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70分)
  • 1. 认真研读过《资本论》的萧伯纳,声言自己是”一个无产者”。有一次,瘦削的萧伯纳碰到一位大腹便便的资本家,资本家讥讽道:“看见你,人们会以为英国闹饥荒!”萧伯纳回击道:“看见你,人们就会明白闹饥荒的原因。”萧伯纳的话形象地揭示了(   )

    ①工人全部劳动创造的价值养肥资本家

    ②资本家残酷压迫工人实现了财富增长

    ③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④工人得到的剩余价值不能使自己吃好点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从1952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全面展开的,而社会主义改革则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两者相同点在于是(   )

    ①对旧生产关系的根本改变,奠定了中国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②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上,改变与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环节

    ③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大胆探索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3. (2022高一上·官渡月考)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指近代中国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这两个步骤的关系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③民主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

    ④民主革命的最终发展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在封建制生产方式下,直接生产者一般拥有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并领租或分租地主的一小块土地,在缴纳地租等后建立自己的经济。这意味着(   )

    ①地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农民

    ②农民毫无人身自由,在地主的强制下劳动

    ③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④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可以支配部分劳动成果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2022年5月4日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爆发103周年,铭记历史,曾经的五四运动燃起的星星之火依旧绽放着耀眼的光芒。五四运动对当时中国的意义在于(     )
    A .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B . 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心骨 C . 工人阶级从此成为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领导力量 D . 使中国革命从此由民主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
  • 6.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有一种理论,企图恢复旧的生产资料的交换手段,从而恢复旧的所有制关系和旧的社会,或者是企图重新把现代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塞到已被它们突破而且必然被突破的旧的所有制关系的框子里去,这种理论在这两种场合中,都是反动的,同时又是空想的。这是因为这种理论(   )
    A . 否认了先进的上层建筑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B . 没有看到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 . 忽略了社会历史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 . 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 7. (2022高一上·安平月考) 李大钊赞扬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文章,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这反映的信息是(   )

    ①苏联革命成功,为社会主义中国提供了榜样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开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③中国的先进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④中国出现了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者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8. 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这四个自信(   )

    ①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②是相互分离、各自独立地发挥其作用的

    ③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④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2022高二下·双鸭山期末) 1956年底,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

    ①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②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标志着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 10. 《共产党宣言》发表之所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
    A . 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起草 B . 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 C . 第一次指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D . 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闸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 11. “过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下列关于“过渡时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过渡时期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 . 过渡时期指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 . 过渡时期是指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转变 D . 过渡时期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12.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的是(   )
    A .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 . 德国古典哲学和唯心主义 C . 空想社会主义与和谐制度 D . 空想社会主义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 13. 中国的近代史可以说是中国的耻辱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频频遭到列强的凌辱,被迫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由此可见,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   )

    ①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

    ②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④资本主义经济缓慢发展,逐步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2022高三上·辉南月考)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推行雇员持股计划,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失业救济、老年退休金、医疗补助、劳动保护、儿童福利等多项内容,工人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据此可知,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以上变化(    )

    ①还是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最终命运    

    ②可以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③改变了广大工人被剥削的经济地位    

    ④能缓和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2022高三上·定远月考) 在封建社会一度出现过“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    )
    A . 富者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 B . 贫者生产积极性不高 C .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D . 国家支持富者兼并土地
  • 16. 某校高一(2)班同学准备参加学校组织的“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国家共识”的征文比赛,他们拟定了一些写作要点。其中你认为符合主题且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道路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独立形成的科学社会主义“新版本”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坚定“四个自信"的根本政治保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7.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是极端低下的

    ②原始社会的铁制农具是极其简陋的

    ③原始社会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新石器时代

    ④原始人的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很低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8. (2022高三上·沈阳月考) 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焕然一新”主要表现在(   )

    ①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

    ③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起来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2022高二上·金溪开学考) “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西周时期,道路和修筑的渠道纵横交错,土地被分割成了一个个方块,形如“井”字,是为“井田”。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土地国有制度,井田制最早出现在商朝时期,到西周时经过不断的发展而走向成熟。井田制所处的历史时期(   )

    ①当时社会农业生产没有剥削

    ②当时社会金属工具已广泛使用

    ③当时社会土地所有制性质为公有制

    ④此时国家已经产生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0. (2022·海南模拟)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员工持股计划”。虽然普通工人中持股人数逐渐增加,但资本家拥有绝对多数的股份,占据着支配地位。资本家将部分股权转让给职工,反而能从中得到更多的好处。这表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

    ①并未在实质上改变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

    ②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③是资产阶级为维持自己的统治而采取的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④能够从根本上使资本主义国家摆脱经济危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1. (2022高二下·安徽期末) 三星堆考古“上新”啦!2022年6月13日,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举行。经过碳14测年,三星堆“祭祀坑”的年代被确认为商代晚期,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下列关于该时期说法正确的是:(   )

    ①私有制确立和贫富分化加剧

    ②金属工具广泛使用

    ③全体成员共同决定氏族大事

    ④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出现分工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2. (2022高一下·慈溪期末)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由此可见(   )
    A .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 .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被推翻 C .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 D .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 23. (2022高一下·开远期末)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党的八大召开后,我国(    )

    ①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证明实现民族复兴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就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③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了辛亥革命未完成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与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是根本不同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5. (2022高三上·辉南月考) 中国工人阶级是随着外资企业、官办资本和民族工业的建立而逐步成长发展起来的。到五四运动前后,产业工人达到200万左右,而且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形成了新兴的社会力量,但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本家三重压迫剥削。在此背景下(    )

    ①无产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②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具有了现实可能性

    ③工人阶级的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阶级基础

    ④中国工人阶级必将成为凝聚革命力量新的政治组织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6. (2022高二下·丽水期末) 1956 年 1 月 15 日,北京各界群众在天安门广场隆重集会,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

    ①新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③我国实现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27.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也是截至目前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下列属于原始社会生产力特点的是(     )
    A . 生产劳动中主要用石器工具 B . 氏族成员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C . 生产劳动中主要用金属工具 D . 氏族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 28. (2022高三上·福安月考)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它们相伴而生,唯物史观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有指导作用,剩余价值理论又证明了一般形态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又从各自的角度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马克思的两大发现(     )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③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④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29.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一论断(   )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③说明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④宣告资产阶级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都是不可避免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0. 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

    ①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③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前人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31. 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关于新中国的成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 B . 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 .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政治前提 D .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 32. (2022高三上·太原月考)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③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列主义

    ④在马列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 . ②→③→④→① B . ①→④→③→② C . ④→②→①→③ D . ③→①→②→④
  • 33. (2022高三上·工农开学考) 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发展历史,可谓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既有高歌猛进,也有坎坷曲折。在其发展进程中,人们通常认为社会主义经历了三次伟大的飞跃。关于这三次飞跃表述正确的是(   )

    ①巴黎公社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现实的飞跃

    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④二战后,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4. (2022高三上·辉南月考) 无数的“中国奇迹”、“神舟”飞天、“嫦娥”驻月、“蛟龙”入海、天眼、悟空、国产大飞机、北京即将成为唯一举办冬夏两次奥运会城市等等。这一系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    )
    A .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B .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 C . 我国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D .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35. (2022高三上·湖北月考)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类学工作者走进莽莽哀牢山拍摄了纪录片《苦聪人》,用胶片记录下了那些还在原始森林里风餐露宿、拿着简单木石工具刀耕火种的苦聪人的生产生活。由此推断,当时的苦聪人(    )

    ①有生产积极性,迈入了文明时代门槛    

    ②在生产生活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③以血缘关系结成的家庭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④不得不共同劳动且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 36.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唐时有人曾诉说老百姓有八苦:一苦官吏苛刻;二苦高利贷重;三苦赋税繁多;四苦事事摊钱;五苦当差服役;六苦无处申冤;七苦冻无衣、饥无食;八苦病不得医、死不得葬。

    材料二:马克思指出的:“资本家经常力图把工资降低到生理上所能容许的最高限度。”资本家还通过大量使用女工和童工,进行更残酷的剥削。女工同样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而她们的工资只能是一般工人的三分之二或者一半。童工工资则更低,往往只是女工工资的一半。有的资本家只给童工一点粗劣的伙食,根本就不付工资。

    1. (1) 结合材料一分析造成封建社会百姓生活“八苦”的根源是什么?
    2. (2) 结合材料二,说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 37.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4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4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

    1. (1) 改革开放的标志是什么?
    2.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这首40多年来的“奋斗赞歌”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