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复习专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更新时间:2022-10-31 浏览次数:44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9年,我国首发共和国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一位勋章获得者说:我一直有两个梦,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位获得者(  )
    A . 杨利伟 B . 钟南山 C . 屠呦呦 D . 袁隆平
  • 2.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A . 毛泽东思想 B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 . 科学发展观
  •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哪一次会议上(  )  
    A . 中共十五大 B . 中共十六大 C . 中共十八大 D . 中共十九大
  • 4.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A . 贫穷与富裕的矛盾 B . 中华民族复兴梦与美国霸权主义的矛盾 C .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5. 为实现“禾下乘凉梦”奋斗一生的“杂交水稻之父”是(  )
    A . 邓稼先 B . 袁隆平 C . 钱学森 D . 屠呦呦
  • 6. 致力于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 . 邓稼先 B . 屠呦呦 C . 袁隆平 D . 钱学森
  • 7. “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回首党的辉煌岁月,英雄足迹遍布党史。习近平高度肯定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的英雄是(  )  
    A . 孙中山 B . 焦裕禄 C . 袁隆平 D . 雷锋
  • 8.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  )  
    A . 邓小平理论 B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 科学发展观 D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9.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正案)》,决定把习近平新时代____写入党章。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A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 . 科学发展现 C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 社会主义荣辱观
  • 10. "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的中国梦。梦中他到禾下乘凉,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以下有关于袁隆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②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和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③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④为解决我国人口吃饭问题和保障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1.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下列选项最能体现中国这一“美好愿景”的是(  )
    A .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 .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C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 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 12. 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毕生奋斗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不挨饿。文中的“他”是(  )  
    A . 王进喜 B . 邓稼先 C . 袁隆平 D . 焦裕禄
  • 13. 如图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部分重大科技成果,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 . 绿色 B . 创新 C . 协调 D . 开放
  • 14. 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  )  
    A . 毛泽东思想 B . 邓小平理论 C . 科学发展观 D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15.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材料中赞誉的“他”是(  )  
    A . 王进喜 B . 邓稼先 C . 袁隆平 D . 钱学森
  • 16.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这些技术被很多国家应用,人们赞誉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他的杰出贡献在于(    )

    ①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和粮食增产

    ②为解决我国人民温饱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垄断了世界的种子市场和粮食生产

    ④缓解了部分国家的粮食危机和饥饿问题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7.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  )
    A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 邓小平理论 C . 科学发展观 D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18. 袁隆平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这两个梦想,他一辈子没离开稻田,并为之奋斗一生。这体现了袁隆平(  )  
    A . 敬业奉献、国际主义的精神 B . 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精神 C . 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精神 D .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精神
  • 19. 当今中国有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和60%的水稻产量归功于他的杂交水稻。“他”是(  )  
    A . 屠呦呦 B . 邓稼先 C . 钱学森 D . 袁隆平
  • 20. 先进的思想始终引领着我们前进的步伐。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  )  
    A . 邓小平理论 B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 科学发展观 D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1. 在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次会议是(  )  
    A . 中共十二大 B . 中共十四大 C . 中共十六大 D . 中共十八大
  • 22. “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文中的“他”是指(  )
    A . 张子仪 B . 袁隆平 C . 范荣显 D . 徐光启
  • 23.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写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材料中赞誉的“他”是(  )  
    A . 王进喜 B . 邓稼先 C . 袁隆平 D . 钱学森
  • 24.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下列与这一理念相符的事件是(  )  
    A . 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 B . 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C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 25. 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  
    A . 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 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谈话,并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 C . 1997年中共十五大通过党章,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26. 中共十八大和十九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  )  
    A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想 B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 科学发展观 D . 邓小平理论
  • 2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此论断出自(  )  
    A . 中共十五大 B . 中共十六大 C . 中共十七大 D . 中共十九大
  • 2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表明我国( )
    A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 建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 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 实现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 29. 这次的会议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次会议”是指(  )
    A . 中共七大 B . 中共八大 C . 中共十三大 D . 中共十九大
  • 30.   2021年5月24日,全中国的人都在送别一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伊朗驻华大使馆的微博写道“中国的禾下土里有您的汗水,世界的稻花香里有您的笑颜,将一生奉献于‘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您,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这位老人的杰出贡献是(  )
    A . 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 . 参与组织了“两弹一星”的研究 C . 培育并推广了杂交水稻 D . 发现青蒿素
  • 31. 小明搜集到一篇新闻,其标题为《十九大报告: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新闻中“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 . 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B .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 .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3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脱贫攻坚提供了规范性力量、建设性作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为进一步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源泉、积蓄能量。这说明(  )  
    A . 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B . 我国已实现全面小康 C . 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 D . 脱贫需要有精神指引
  • 33. 时代发展需要英雄模范人物的引领。以下英雄模范中,使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得到增强的是(  )
    A . 王进喜 B . 钱学森 C . 袁隆平 D . 屠呦呦
  • 34.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体现了中国(  )  
    A . 建设和谐世界的愿景 B .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C . 开启对外开放新征程 D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35. 今年5 月22日是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 院士逝世一周年纪念日,对他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 改变兰考面貌的“党的好干部” B . 率领钻井队参加石油大会战的“铁人” C . 研发杂交水稻技术的农业科学家 D . 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解放军好战士
  • 36. 指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党的代表大会是(  )  
    A . 中共八大 B . 中共十七大 C . 中共十八大 D . 中共十九大
  • 37. 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为人民谋福利,带领中国人民制定明确目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请问,在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和中共十八大上最重要的共同主题是(  )
    A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 科学发展观 C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38. 人们常称赞一位农业科学家,赞扬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020年,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他再次助力,捐献了一批物资给疫情重灾区。这位科学家是(  ) 
    A . 邓稼先 B . 钱学森 C . 袁隆平 D . 焦裕禄
  • 39. 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1956年中共八大认为“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2017年中共十九大认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共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  
    A . 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 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得到贯彻实施 C . 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D . 都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 40. 2021年5月的一天,长沙许多花店纷纷挂出“免费提供菊花”的小牌子,来自全国各地的上万民众自发吊唁一位伟大的人物,感念他让我们吃饱了饭。民众吊唁的是(  )  
    A . 魏源 B . 黄兴 C . 雷锋 D . 袁隆平
  • 41. 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国家之大,粮安天下。20世纪70年代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A . 邓稼先 B . 钱学森 C . 莫言 D . 袁隆平
  • 42.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22年秋季在北京召开。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 . 中共十五大 B . 中共十六大 C . 中共十八大 D . 中共十九大
  • 43. 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主要矛盾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下列属于中共十九大以来我国解决社会新矛盾的具体实践的是(  )  
    A . 实施西部大开发 B . 坚持“一国两制” C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D . 实施“一带一路”
  • 44. 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的描述中,关键词表达最为恰当的是(  )  
    A . 十一届三中全会——颁布宪法 B . 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 中共十五大——“三步走”战略部署 D . 中共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45. 20世纪70年代,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使全球数亿人受益;20世纪90年代,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这说明了(    )
    A . 科技进步增进了民生福祉 B . 改革开放促进了科技进步 C . 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发展 D . 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 46. 明确提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  )
    A . 十六大 B . 十七大 C . 十八大 D . 十九大
  • 47. 袁隆平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这个梦想,他一辈子离不开稻田,并为之奋斗一生。“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这体现袁隆平(  )  
    A . 爱国爱民、守护粮仓的精神 B . 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精神 C .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精神 D .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的精神
  • 48. 听到“东方魔稻”“杂交水稻之父”“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这些赞语,你会你会想到的人物是(  )  
    A . 袁隆平 B . 钱学森 C . 焦裕禄 D . 王进喜
  • 49. 习近平在一次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是(  )  
    A . 中共十六大 B . 中共十七大 C . 中共十八大 D . 中共十九大
  • 50. “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这位科学家是下图中的(      
    A . B . C . D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